这本书研究探索的是:力量、形式、节奏和空间这些构成运动基础的已知因素。此书还开辟了围绕着舞蹈有联系的课题的研究前景:与舞伴合作,与音乐的关系、如何利用道具布景。本书提供了有关这些因素的知识,并附有图例。 对于那些选择舞蹈作为表达方式的人,或认为舞蹈不应归结为单纯的身体练习的人,或置舞蹈于娱乐之外,愿意用身体运动进行创造的人来说,将乐意而爽快地接受我的方法。根据每个人的技术水平,此书在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基础给个人探索以及在个人舞资确实与传统不同的情况下,能帮助找到个人的舞蹈风格。
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组合教程,在四川音乐学院舞蹈系于2004年开始设立,迄今,任芳和《舞蹈丛书:中国古典舞基本功标准化组合教程》所包含的内容,已在七届本科生、若干个教学班级中进行过教学实践,所得到的教学反馈是积极而有益的。归结起来,我们认为,在教学中推行中国古典舞基本功组合及其教程,是有利于教学质量的稳固和提高的。于是,我们将在实践中所积累的、在实践中被证明是有积极成效的这一套“教程”贡献出来,哪怕是对社会、对中国舞蹈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成熟只起到了添砖加瓦的作用,也与愿足矣!
现代舞训练课程是对舞蹈表演、舞蹈编导进行训练的重要基础课程。本教材是以玛莎 格莱姆的训练体系为核心,内容是通过收缩与放松达到对人体的重心、脊椎等全方位训练的目的,为学生将来的表演与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全书由现代舞技术训练综述、基本概念、课堂基训练习三个部分构成。书稿中配有大量的动作解说插图。
舞蹈是身体的哲学。舞蹈是具有象征意义并自成体系的情感符号,它承载着宇宙的生命内涵,是直接体现生命的艺术,中国舞蹈,契合了中国哲学中的不言之美,以其『不言」舞出『至言」、『大美」,表现生命的『生』与『在」。本书立足于舞蹈本体,运用哲学思辨和美学方法,对历代的舞蹈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审美命题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理论总结,科学地构建起中国舞蹈美学的基奉框架,堪称中国舞蹈美学研究的奠基之作。
王诗漪编著的《舞蹈形体训练基础》主要选择和运用了中国古典舞的身韵和身法训练,是为各大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幼师专业)提供的舞蹈课程中基本功训练部分的教材。由于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特性决定了其舞蹈课程非专业性的同时而又要求学习内容严谨规范,并可以根据幼儿教育的需要具有传统特点和可变性,因而选取了以中国古典舞为主的训练方法,通过对专业中国古典舞训练素材的分析和筛选,通过地面练习,把杆练习,中间练习以及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基本练习循序渐进地训练身体各个关节的灵活性以及肌肉韧带的柔韧性,掌握基本的直,绷,开的要领,克服身体的自然体态,获得正确的直立感。学习有关舞蹈的基本知识,术语,常用舞姿,培养节奏感和身段的协调性。教材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地面素质训练、把杆素质训练、中间素质训练、古典身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