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要跳舞(创造性舞蹈的心体验)》由李宗芹所著,《就是要跳舞(创造性舞蹈的心体验)》为艺术类、心理类图书,共5万字,20幅图片,7张应用表格,本书分为四章,后附结语、延伸阅读和图片表格索引等内容。本书娓娓道来地介绍了创造性舞蹈的起源、理论依据和实践中的引导经验,文中更是穿插了很多参与者的亲身体验,富有感染力。作者的语言生动活泼,深入浅出,精致的文章给人“润物细无声”的阅读体验。
《桃李舞春秋》是北京舞蹈学院参加第九届“桃李杯”舞蹈大赛的纪实和总结,主要内容包括舞蹈组织、人才选拔与确定、获奖作品的展示、专家访谈以及经验总结与评价等。同时精选了百余张获奖剧目图片以及参赛选手和指导教师的照片。通过《桃李舞春秋》内容的呈现,对于检验我国舞蹈专业教学、总结舞蹈教学及创作经验、促进舞蹈教学质量和表演水平的提高、繁荣舞蹈剧目创作等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将有力地推动我国舞蹈教育事业的发展。《桃李舞春秋》适用于中高等院校舞蹈专业,也可供社会舞蹈爱好者阅读。
《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求索》对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思考,致力于中国古典舞学科基础理论的建设。中国古典舞虽为当代建构,但其与中国传统美学有着文化血脉上的紧密联系。立足这一点,著作分为“古典舞美学之源”、“古典舞美学之法理”、“古典舞之品鉴”三编共十章,从历史源头、美学法则、审美鉴赏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典舞的美学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架构,使中国古典舞有了自己的美学学理基础。
本书包括佛教与音乐、乐舞壁画的虚实性、敦煌乐舞中的对称美学、几种特殊的伎乐形式、敦煌舞姿、敦煌遗书中的音乐文学、遗书中的舞谱等章节。
《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四种:舞乐图》系北京舞蹈学院收集整理的“中国古代舞乐域外图书”之一。包括《舞乐图》以及《新订舞乐图说》两部分。《舞乐图》由高岛千春与北爪有乡集中了许多古舞乐图重绘填色;《新订舞乐图说》用了一些篇幅叙述了日本舞乐的历史由来,虽然谈不上系统,所引史料也比较零散,但是读者还是可以从中对日本舞乐的形成有一个大概的了解。
《俄罗斯芭蕾历史经验研究/舞学文丛》研究重心为俄罗斯芭蕾“历时”层面的传统整合与“共时”层面的理论创新。一方面,通过对俄罗斯芭蕾历史经验的总结分类,了解俄罗斯芭蕾历史发展的概况及相关艺术理论,构建以我国为核心的芭蕾艺术长远发展的系统指导理论。另一方面,通过对俄罗斯芭蕾编导、教育、表演等实际调查,总结出其在发展过程中的独到优势和不足之处,并以此历史为鉴,考证我国芭蕾艺术的相关问题,为其实际进步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建议。
"赵铁春,北京舞蹈学院研究生部主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曾出版《中国汉族民间舞教程》《美的启蒙》《舞蹈鉴赏》等著作。本选题是一本阐述中国民间舞田野工作方法的工具性书籍。选题由中国民族民间舞采风和田野作业、教材和教学、创作和研究的主要案例及调查逸事,共四个部分构成。"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研究资料汇编》系列书稿一共四本,是对于丝绸之路上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的研究资料的分类集成。本论文集是其中的“敦煌卷”,书中以敦煌为主题,搜集了几十年来与敦煌有关的乐器、乐谱、讲唱艺术、舞蹈、壁画音乐等经典论文,这些论文基本上都在各大专业期刊上发表过。此论文集的出版有助于敦煌艺术遗产的开掘、继承和发扬。
本是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学科教改和建设的重点项目。该书是当代舞蹈艺术实践中业已证明的新成果的总结。为了体现出这部的创新意图,编著者亲历了敦煌舞从编创、表演到教学的全过程,力图使这本不仅充分体现了对表演实践的总结提炼和适于课堂教学训练的有机结合。整部布局合理,要领简洁。有意识地突出重点,抓住敦煌舞的站姿、行姿、跃姿和旋转以及舞绸展开训练,强化风格表演性特征,避免刻板和重复、机械式的训练,使学舞者在训练中体悟身心合一、内在控制与动作技巧自然协调的感觉,形成表演能力。 敦煌舞是一种新的古典舞蹈,它既是古代传统艺术,又融入了当代舞蹈审美艺术、表现艺术。在教学领域体现这种舞蹈的科学训练规律,时间不算很长,有诸多问题仍需要继续探索。
本书是一部有关舞蹈编导的教材,全书共分为10章:章舞蹈编导的专业职责;第二章舞蹈艺术的审美特征;第三章舞蹈艺术的题材选择;第四章舞蹈结构的专业特征;第五章舞蹈音乐的专业要求;第六章舞蹈编导的舞台美术;第七章舞蹈艺术的形象思维;第八章舞蹈编导的创作方法;第九章舞蹈艺术的舞台调度;第十章舞蹈编导的小品教学
《维吾尔族舞蹈(男班)/中国民族民间舞传习》中的风格性组合训练与太孜·泰提克组合训练,体现了传统维吾尔族舞蹈典型的动作特点与节奏特点。清新典雅、端庄稳重是维吾尔族舞蹈的美学风格,乐曲欢快,舞蹈动作对比度大,旋转、造型、舞姿的力度、手臂和手腕的灵活张弛有度。表演方面注重行云流水、飘逸流畅,并以饱含激情、丰实深厚的内在美见长。所有动作常在那轻微合度,应对着乐律的一摆一晃间展示出来。
《飞动的点线面:舞蹈构图1000例》共分两大部分。部分主要阐明:什么是舞蹈构图、舞蹈构图的重要性、舞蹈构图的基本要素及舞蹈构图的方法等,并以中外舞蹈作品中运用舞蹈构图成功的实例来印证,力求言之有物、通俗易懂。第二部分是精选出的一千多例舞蹈构图,其中又分为:中国民间广场舞蹈的构图、中外舞台舞蹈的构图和舞蹈构图新探三项。
《舞者的智慧(意会思维研究)》从舞蹈意会思维的问题入手,共分十三个章节,讲述了作者吕艺生在舞蹈实践和研究过程中对舞蹈思维的思考和探索,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融会舞蹈理论、表演、创作和教育,从舞蹈动作的关注点上升到思维层面,是一部对舞蹈理论研究者、编导、演员及学生均有参考价值的教材。
《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求索》对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思考,致力于中国古典舞学科基础理论的建设。中国古典舞虽为当代建构,但其与中国传统美学有着文化血脉上的紧密联系。立足这一点,著作分为“古典舞美学之源”、“古典舞美学之法理”、“古典舞之品鉴”三编共十章,从历史源头、美学法则、审美鉴赏三个方面,对中国古典舞的美学原理进行详细分析和论述,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国古典舞美学原理架构,使中国古典舞有了自己的美学学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