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是配合展览同期出版的中英双语图录。内容包括:UCCA馆长前言;巴黎毕加索美术馆策展人Emilia Philippot撰写的展览介绍文章;中央美院吴雪杉教授关于毕加索对中国影响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所有展出作品的精美图片120幅左右。全书分6个主题,全面回顾毕加索创作生涯的前30年。
《艺术巨匠:邓石如》讲述他幼年时常在大龙山上砍柴或凤凰桥下钓鱼,故又自号龙山樵长、凤水渔长,并常在书法篆刻作品上自署“古浣”或“古浣子”。另有自署完白、完白山人、完白山民、铁砚山房、叔华等。
波纳罗蒂·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diLodovicoBuonarrotiSimoni,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峰的代表。与拉斐尔和达芬奇并称为文艺复兴后三杰,又译“米开朗基罗”、“米高安哲罗”。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小行星3001以他的名字命名来表达后人作为对他的尊敬。本书针米开朗基罗的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有清楚完整的交待。完整搜罗米开朗基罗的绘画及雕塑作品,搭配专业的作品赏析。作品赏析皆附重要作品完整呈现,全图导览,一目了然。评论文选集单元,让读者从多样的角度看见拉斐尔不同的面貌。
吴昌硕以书、画、篆刻闻名于世,其影响力既深且远,直至今天。但他的一生,却充满坎坷、痛苦与矛盾。本书以详实的史料,追踪历史的时空,展现艺术家的人生之路与艺术之旅,鉴赏和收藏吴昌硕的艺术品珍贵读本。
《渴望生活——梵高传》是美国传记作家欧文·斯通的成名作,是其年仅26岁时的作品。欧文·斯通认为,最能打动读者的不是名人深厚的成就和辉煌,而是他们追求和探索的过程。八十余年来,梵高悲惨而成就辉煌的人生震撼无数读者。这部作品被译成八十余种文字,发行数千万册,感动亿万读者。
《郑板桥家书(精)》编著者李金旺。与弟亦师亦友,笑谈天下大事,纵论为人治学;与妻瑟瑟和呜,交换育儿看法,细聊生活琐事;与子舐犊情深,劝诚去恶向善——浓浓的亲情,真真的话语,深深的智慧,实实在在的孝道传承。郑板桥很擅长于诗、书、画,被誉为“三绝奇才”,其作品极受王公贵族赞赏。郑板桥平生著述颇丰,可惜本人性格不羁,写完后往往随手丢弃,以致世间刊行流传的《板桥全集》也仅仅收入其作品的十分之二三。今于三山某藏书家处寻得一册《郑板桥家书》,书后有附录,说明此书是从郑板桥后裔处借阅抄录,由此看来确实不是赝品。
三处乡土,数不尽的海岸:米罗热爱加泰罗尼亚和他家乡的红土地;巴黎,是他的舞台,他登上宝座的神奇地方,那里有他的诗友;马约卡,大地母亲,灿烂天空下的松树和角豆树。他曾经到达艺术的所有彼岸,勘探它所有的内陆腹地:野曾派,立体派,“细节”写实主义,梦幻绘画,粘粘画,诗画,书籍插图,雕塑,陶艺。这是孤独寂寞又色彩缤纷的缓慢之旅,远离各派运动和理论。在这本书中,霍安·彭耶-米罗和格洛丽亚·洛利维耶-拉奥拉对此作了描述。缓慢之旅九十年而及终点,顽强的工作和纯粹的魅力,最终混合在令人目眩的斑斓色彩之中。
《天才与巨匠:漫画大师蔡志忠的传奇人生》(附赠全彩蔡志忠创作手稿《我的梦想,我的画》)是漫画家蔡志忠亲写自传,见证蔡志忠从辍学少年到漫画大师的传奇蜕变。蔡志忠的心路历程,给了我们关于坚持、梦想、勤奋、独立思考的启迪,让我们在分享他的成功与失败的同时,也重新定义自己的人生与选择。同时,《天才与巨匠:漫画大师蔡志忠的传奇人生》赠送300多幅全彩版蔡志忠手创作画稿《我的梦想,我的画》,全面展示一个漫画大师的创作心路,提供了我们重新认识蔡志忠的新视角。 书中收录女作家三毛、《霸王别姬》编剧李碧华所作序言,再现蔡志忠先生半生传奇。小说家李昂、作家林清玄、“老盖仙”夏元瑜、北大中文系教授龚鹏程、政治人物宋楚瑜都曾对蔡志忠先生赞誉有加。
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在其剧本《皆大欢喜》中写道: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人和女人都是演员,他们各有自己的进口与出口,一个人在一生中扮演许多角色。”所谓人生如戏莫若如是。人一生所处的社会关系及其行为模式决定了这个人所扮演的社会角色。今天我们的主角在他那个历史时期似乎是一个全能型人才。五百四十多年后,当面对他所留下的作品与文献,以及翻看他的同辈或后辈关于他的传记资料时发现,我们不能仅仅以“文人画家”四个字来概括他的一生。在那个历史时期,他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扮演了很多的社会角色,比如文人、画家、书法家、鉴藏家、老师甚至政客等等,当然还有学生、儿子以及丈夫、父亲。这些角色令这个人物如此的精彩迷离。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文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