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是一本图集,书中收集了许多精美的图案,其中的每一副作品都是作者精心创造的艺术结晶,融入了作者的灵感,给人以美的享受,具有学习和参考的价值。 从某种意义来说,朱宪民很早就体认到了影像的纪实价值。收集在这本书里的图片就是明证。作为一种摄影行为,朱宪民始终保持了高度的统一性,他是旁观者,冷眼热风,江天世界。同时,他还是见证者,一点一滴地、一下一下地把空间中的变化凝固成结实的平面,然后呈现给那些对历史永远怀有敬意的人们。如果我们被朱 宪民留存的镜头所感动,那就无异于通过观看把隐藏在他影像中的意义给释放了出来。作为一个影像工作者,还有什么比这更重要,也更有成就感呢?
2013年是徕卡相机诞生一百周年,作者金铁路以十几年来在外发表过的数十篇关于德国徕卡相机的故事、传奇、技术和新产品的文章为素材,整合、编撰成《品味徕卡》。内容有:徕卡相机诞生趣事;回味徕卡;千呼万唤始出来——徕卡M7相机;徕卡M7相机拍摄实录;难以割舍的爱——徕卡MP相机;留有悬念的徕卡相机——R9;永不褪色的经典——徕卡M3型相机;战争中的徕卡等。
《私人摄像机》关注一个越来越受关注的领域:散文电影。部分从理论、实践、美学的角度分析散文电影;第二部分关注同源主观人称非虚构电影:日记电影、游记、札记和自画像。这些是关于思考、调查以及自我反思的电影形式。导演从镜头后面走到了镜头前,用人称的口吻向观众陈述、分享自我。这种作者式、实验、激进式的散文电影属于先锋政治电影家族,并且呼应了我们今天需要的更即兴的自传式私人表达形式。本书涉及的导演包括戈达尔、克利斯·马克,哈伦·法罗基、帕索里尼、亚历山大·索科洛夫、安东尼奥尼、费里尼、乔纳斯·米克斯,阿涅斯·瓦尔达等。作者试图对电影体验、作者电影和观众、电影与真实以及主体性给予更新锐的解读。
比尔尼科尔斯编著的《纪录片导论(第2版)》详细地考察了纪录片这种迷人的电影制作形式,将一系列问题分成不同的章节。这些问题涵盖了纪录片的定义、道德、内容、形态、种类以及政治等诸多方面。由于纪录片所面对的是我们生活的这个具体世界而不是电影制作者想象出来的一般世界,因此,它与各种类型的故事片(科幻片、恐怖片、惊险片、情节剧等)在很多重要的方面都迥然不同。与故事片相比,拍摄纪录片的目标预设不同,电影作者与主题之间的关系性质不同,对观众的期待也不同。本书假定摄影影像、磁带影像和数字影像与它们所再现的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极其强大的,即使它们也可以被有效伪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