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砚秋先生是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程派艺术的创始人,影响深远。本书没有着意表现他在京剧艺术方面的成就,而更看重他以一个苦孩子的出身,如何一步步跨入艺术殿堂。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生活,坚韧而执著,一如他在舞台上幽咽凝重的唱腔。
程砚秋先生是杰出的京剧表演艺术家,程派艺术的创始人,影响深远。本书没有着意表现他在京剧艺术方面的成就,而更看重他以一个苦孩子的出身,如何一步步跨入艺术殿堂。他主动或被动地接受着生活,坚韧而执著,一如他在舞台上幽咽凝重的唱腔。
越剧表演艺术家王文娟的传记,分为“艺术访谈”和“艺术传评”两部分,对艺术大师的从艺经历、艺术成就、艺术特点进行了重点采写。对艺术家在王派艺术的形成方面所做的探索、创新,进行了深入点化。特别是对于“王派”艺术的表演、唱念特色的总结,是本书一大特色和亮点。
蒋月泉,评弹艺术史上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他博采各家所长后自成一家,创立在评弹曲调中传唱最广、影响的弹词流派唱腔“蒋调”。他与众多评弹艺人将形成于苏州的评弹在上海发扬光大后,不为盛名所累,离开大上海,辗转小码头,在摸爬滚打中,终成一代“大响档”。在新中国成立后,他整理或创作的《玉蜻蜓》、《白蛇传》,中篇《林冲》、《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等脍炙人口的作品,将评弹艺术带入新的高度,并使蒋派艺术成为评弹中最重要的流派。《菊坛名家丛书·评弹系列·皓月涌泉:蒋月泉传》作者使用大量一手材料,从历史的角度,以文学的笔法,为我们勾勒出一位“为艺术而艺术”的评弹艺术家形象。
越剧“三花一娟一桂”的时代由此刻开始向“尹桂芳时代”转变,万人空巷的“尹桂芳现象”成为越剧最终确立起以小生为台柱的风格特征的有力佐证,成了上海越剧圈中的代表人物。《我在人世间--越剧皇帝尹桂芳的舞台伴侣李金凤自述》由李金凤记录了这位大师的艺术旅程。
一兵荒马乱中名怜出世二“童伶班”为邻偷偷学艺三闯南北世界技艺大长四“夏天仙”剧院气死二叔五返天津排演时装新戏六唱堂会戏耍袁氏父子七反清延艺坛双杰惨遭害八为艺术拒绝金玉良缘九“张辫帅”无耻逼婚十为生活重上舞台十一求同误酿苦酒十二尾声附录舊闻钞録:刘喜奎关于蔡延锴的一段事关于王老人燕石《新茶花》的来源周恩来与新剧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