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肖斯塔科维奇诞辰100周年,俄罗斯举行了规模颇大的纪念活动,国内相关的活动不多,惟一可称道的也就只有这本书了。书信集和回忆录不同,更能保持历史原貌,两者参看,更可见音乐家的铁骨。 《肖斯塔科维奇书信集》的原编者格里克曼教授是肖斯塔科维奇生前的密友,他们的友谊持续了长达40多年。 在书信集中,格里克曼把300多封肖斯塔科维奇的信收入其中。比较特别的是,收信人和本书作者在每封信尾附加了详细的注释。 这些注释能够帮助读者置身于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当时的处境,同时又将我们到天才作曲家那深邃的精神世界之中,使读者能够更加清晰地窥视肖氏这位作曲家在他生活和创作的年代中所表现出的真实的心理特征。
本书立足于自闭症儿童的教育与干预,从语言、智力、情绪、社会交往、日常生活技能、环境支持等方面,分别进行了阐述。这种内容上的分别阐述,只是为了写作的方便,在实际的教育和训练中,这些内容都是有机结合而成为一体的。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我们力求理论简明,方法实用,并注重材料的新颖性和内容的可读性,希望能带给自闭症儿童的父母和相关的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启示。
中国紫砂工艺美术大师蒋蓉,是当代紫砂花塑器艺术的开山人物、紫砂花器艺术的一代宗师。本书以蒋蓉70余年漫长曲折的紫砂生涯为线索,把蒋蓉的生世命运和时代兴衰、紫砂沉浮联系在一起,全力刻画了一个饱经风霜的当代传奇女性。本书以生动的笔触、丰富的资料图片还原了一代紫砂大师蒋蓉的生平,并将她的创作历程进行了白描式的展现,让读者领略到蒋蓉紫砂艺术的独特魅力和这位女性紫砂艺人独特的人格特质。
编年史 n作者: [勃 迪伦 n译者: 徐振锋/吴宏凯 n出版社: 河南出版社 n原作名: CHRONICLES: volume one n出版年: 2017年10月版 n页数: 294 n开本:32 n定价: 38.00 nISBN: 978-7-5649-2627-4 n内容简介 n201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经典作品重版上市 n《编年史》是美国传奇民谣歌手鲍勃??迪伦历时三年在打字机上亲手敲出来的回忆录,记录了自己生命中种种非凡的时刻——初到纽约,签约哥伦比亚,遭遇创作瓶颈,家庭生活片段,点燃灵感火花,打破界限……这位民谣诗人用热情、怜悯和深邃的目光回顾了往昔岁月,将那逝去的黄金年代一幕幕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n一本出乎意料的里程碑之作 n——戈登??伯恩,《卫报》 n迪伦充满思想和迷人魅力的《编年
本书集结近50位浮世绘画师的240幅纹样设计标志性图案。自浮世绘初现至成熟期,横贯近300年,从海量之作中精挑细选,包括版画、绘本或肉笔作品,尽显日本画师丰盈的艺术想象力。除了耳熟能详的歌川广重、鸟居
作者简介 金采风,祖籍浙江省鄞县,1930年出生于上海。自幼喜爱越剧,1946年考入雪声剧团训练班,工小生;后转东山越艺社改演旦角。1951年8月,加入华东戏曲研究院越剧团。她工闺门旦,兼擅花旦,唱腔继承袁(雪芬)派,白成一格,有“金派”之称。其表演细腻隽永,在舞台上塑造了不少性格迥异、各具魅力的艺术形象。代表剧目有《盘夫索夫》、《碧玉簪》、《彩楼记》等。她所饰演的严兰贞和李秀英曾有“活兰贞、神秀英”之誉。1993年获美国纽约美华艺术协会颁发的“亚洲最杰出艺人奖”。
《伍迪艾伦谈话录》是伍迪·艾伦从1971至2009年接受其传记作者的访谈全记录。一位电影大师关于电影拍摄、剧本写作、私人生活的坦率自白。全方位呈现幽默、智慧、真实的伍迪·艾伦。伍迪·艾伦是当今好莱坞独树一帜的大导演,同时也是身兼编剧、演员、作家等多种身份的全才。他的作品数量繁多,横跨电影、戏剧,甚至是歌剧领域。创作题材涉及文学、性、哲学、心理学、古希腊、犹太身份、欧洲电影。以及他的出生地与一生的居所:纽约市。
葛里尔逊是否会认同今天人们对记录片的看法,这一点很值得怀疑。因为,记录片会让人们觉得主题庸碌,有“偷窥”之嫌,而且无法给人以希望。如果一个精英人物能够反映民主的思想,而不是某些政治上、经济上的权贵人物的思想,那他就可以成为宣传家或教育家。对这一点,他是完全没有怀疑的。葛里尔逊对“宣传”一词的定义是和时下流行的定义起冲突的。因为时下的定义听起来有点中立,缺乏价值,含有通告性质。今天的定义是:“为了产生一种影响去帮助宣传者要达到自己的意图,而有意识地、系统化地对观念的形成、意识的操纵和行为的指导所做出的努力。” 葛里尔逊认为,宣传者或记录片制作者应该坦然宣告,影片的客体具有公共的或普遍的价值和作用,它并不是代表某些统治阶层和统治观念。从一开始,他的理解就是,宣传就是教育,是一
张善子曾任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主席暨首席常务理事和理事,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颁令褒扬的画家,亦是中华文化抗战史上非常值得尊敬和讨论的一位画家。为较精准地表现张善子的世界,借助有限的资料,《张善子的世界》采取了特辑、论(《千秋正气,一代虎痴》)、证(年谱、文献,图典、张善子作品等)、录互为一体的方式,旨在使展示与研究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具有相应的深度和广度。《张善子的世界》可供艺术爱好者参考学习。
梅庵琴派起源于山东,于民国初形成于南京,崛起于南通,在南方琴坛有着巨大的影响。后来更进军港台,如今台湾的老一辈琴家几乎尽出梅庵门下,更远播欧美。梅庵琴社成立于1929年,是现存中国最古老的琴社之一。《梅庵琴谱》是八十年来刊印次数最多、流传最广的琴谱,也是最早被译成外文的琴谱,版本多达十余种,其中的版本收录于《琴曲集成》第二十九册。 《梅庵琴人传》收录梅庵琴派开山大师王燕卿、琵琶大师沈肇州,古琴家徐立孙、邵大苏、程午嘉、刘景韶、吴宗汉、陈心园、朱惜辰,此外还有民乐大师刘天华、台湾中研院院士凌纯声、国画家王个簃等一系列人物。书中另有《待访录》、《梅庵琴派系年》,以补内容及体例之不足。 《梅庵琴人传》配有珍贵图片近二百幅,大多数为次公布于世。
吴湖帆的画,负海内外硕望,苍浑萧疏,不拘一格而空灵超逸,妙具化工,对之似读前人烟柳斜阳之什,濯涟净植之图,觉峦气葩芬,拂拂从十指间出,为之尘襟俱涤。 湖帆之所以为湖帆,具备三种条件:一,书画的兼擅;二,鉴别的高超;三,收藏的富赡。三者参互错综,交相为用,这也是世罕其匹的,因此徐邦达从赵叔孺、陆抑非从陈迦庵、杨石朗从贺天健,最后三人均叩吴氏梅景书屋之门,有如百川滔滔,朝宗溟海了。 这部《吴湖帆传》的问世,和湖帆历来所刊若干种的画集相表里。
《豫剧大师常香玉》全书以七章的篇幅介绍了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的艺术人生。具体内容有常香玉演艺活动报道、常香玉谈艺、常香玉“艺术人生”访谈、常香玉艺术评介、常香玉演出剧目精选、常香玉艺术年表等。
中学时期,曾听美术老师给我们讲过齐白石老先生学画的大致经历。说他30岁时才开始学画画。当时,我们都被他是勇敢、决心、毅力所折服。不过,这只是简单的叙述,其中具体的情节又当如何,其困难重重。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为中国国画大师的艰苦求学经历,也让我们能够从中学到一些经验和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