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白尼出生在波兰一个议员家庭,从小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当时欧洲流行占星术,从小就有怀疑精神的哥白尼,在老师的影响下,开始观测天象,学习天文学知识,推翻 地心说 ,提出 日心说 。他的发现,奠定了近代天文学的基础,揭开了天文学革命崭新的一页。 本书用简洁朴实的语言,讲述了哥白尼的一生,歌颂了他热爱祖国、热爱科学、不畏艰难,追求真理的精神。
本书以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林巧稚的医学生涯为经,以她的成长背景为纬,详细记述了她在妇产科医学的求学、行医经历及在妇产医学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展现了林巧稚丰富多彩的人生、博爱的人文精神以及高尚的医德和精神情操。作品在对协和医院历史的梳理和对人物性格的发掘上精雕细刻,使人们得以走近和了解这位“东方圣母”式的女性。 林巧稚(1901年12月23日-1983年4月22日),医学家,是中国妇产科学的主要开拓者、奠基人之一,在胎儿宫内呼吸、女性盆腔疾病、妇科肿瘤、新生儿溶血症等方面的研究做出了贡献。林巧稚虽然一生没有结婚,却亲自接生了5万多名婴儿,被尊称为“万婴之母”“生命天使”,又与梁毅文被合称为“南梁北林”。
一艘不起眼的小军舰,一次不平凡的环球航行,由于达尔文的参与,在科学史上留下了永远的光荣。 通过大量的实地考察,达尔文意识到,大量的灭绝生物都是在生存斗争中被淘汰下来的失败者。那么在自然界中,谁能够活命,谁注定要死呢?是什么决定了它们的生死存亡呢?是它们自己,是它们自身的优点。一切生物,在生存斗争中,如果不具有胜过其他生物的优点,就都要灭亡。只有那些具有别的生物所没有的某些有利性状的动物和植物,才能够在生存斗争中活下来并产生后代;只有zui能适应生存环境的生物,才能活下来。 与 人工选择 相对应,达尔文称这种自然条件选择适合于自己的生物的过程为 自然选择 ,有时也称 适者生存 。 本书以时间为线索,对达尔文自出生到去世的整个生命过程进行了细致而又精准的描写。本书是一本较为quan威的达尔文传记
莱特兄弟是美国发明家,是世界上第yi架飞机的制造者。兄弟俩从小接受了父母及学校良好的教育,但没有获得文凭。兄弟俩从小就热爱发明,在父母的鼓励下,从小就热爱发明创造,制作风筝、自行车、报纸折叠机等,为兄弟俩以后发现飞机打下了基础,证明了兴趣是好的老师。
20世纪伟大的航空航天科学家,美国di一枚“国家科学勋章”的获得者,开创了数学和基础科学在航空航天和其他技术领域的应用,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冯卡门一生桃李满天下,他是科学家、“中国火箭之父”钱学森先生的导师,而科学家钱伟长、郭永怀、林家翘等也都是冯卡门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的亲传弟子。本书是冯卡门的传记,主要由他本人口述,并由《华盛顿晚邮报》科学新闻记者李埃德森执笔编撰完成。本书共44章,生动描绘了冯卡门自童年至去世的精彩传奇的一生。
本书讲述了赵振业院士的成长过程,详细介绍了他带领团队取得科研成果的艰辛历程,总结了他获得成功的思路及方法,同时阐述了材料科学与工程中的几个基本规律。 本书内容丰富,不仅适合从事材料研究的专业人员阅读,也适合其他专业科研人员阅读,对有志于中国航空事业的广大青少年也大有裨益。
《图说世界名人: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介绍了,伽利略·伽利莱,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其成就包括改进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以及支持哥白尼的日心说。当时,人们争相传颂:“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今天,史蒂芬·霍金说:“自然科学的诞生要归功于伽利略,他这方面的功劳大概 。”
本书,共338条。为了方便读者查阅,以卷别和年份注明了每条的出处。所选内容,有的仅十数字,但其中体现出钱学森辩证唯物的哲学思想,字字珠玑,见识;而字里行间透露出钱学森学高德馨的人生感悟,引人深思。在钱学森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们编辑此书,期望钱学森之精神如一盏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后人的心灵世界。
·他是的空间技术与空间物理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他开拓了颗人造卫星、返回式卫星、科学试验卫星。通信卫星的研制工作。 ·他艰苦创业,坚持事业就是生命,并且始终甘当铺路石。
《永远的潘家铮》系编者为怀念潘家铮院士逝世一周年而征集编选的纪念文集,赶在潘院士周年祭日前出版。全书按“追忆岁月”、“见证水电”、“传承文化”、“缅怀亲情”四个板块,辑录了七十余篇怀念文章,表达了社会各界对潘家铮院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永远的潘家铮》适于社会各界人士阅读,尤其可供水利水电行业的从业人员和学校师生学习参考。
创造学是20世纪80年代初才传人我国大陆的一门 以开发人们创造力为主要目标的新学科。以此 为基础,作者创建了行为创造学。庄寿强编著的《普 通行为创造学(第4版)》是在中国矿业大学为本科生 开设26年普通创造学选修课和全校 公共基础必修课中逐步充实完善后撰写而成,其间历 经1990、1999、2001、2006年四次更名出版。在获得 的“创造学”教学成果奖后,先后为200 多所高校用做教材或主要教学参考书。本书共六章, 内容包括创造学概述、创造潜力及创造能力、创造性 思维、创造原理、创造技法及创造教育,最后附有创 造 性思维练习导引、作者自我格言及创造思绪。 本书引用大量科学家、发明家及作者本人的创造 实例,系统阐述了行为创造学的基础理论,按照循序 渐进的思路构建框架,由浅入深,层次分明,概念清 晰,阐述严谨,适于不同专业大学生的
《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玻尔传》是19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原子结构学说之父、量子力学中的哥本哈根学派的领袖。其子奥格·尼尔斯·玻尔也是物理学家,于1975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爱因斯坦高度称赞玻尔:“作为一位科学思想家,玻尔所以有这么惊人的吸引力,在于他具有大胆和谨慎这两种品质的难得融合;很少有谁对隐秘的事物具有这一种直觉的理解力,同时又兼有这样强有力的批判能力。他不但具有关于细节的知识,而且还始终坚定地注视着基本原理。他无疑是我们时代科学领域中最的发现者之一。”
古人云:雁过留声,人过留名!在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人像河底的鹅卵石一样,深深地嵌在历史的河床内。可以说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们就是这样一群人吧。《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阿尔贝特·施韦泽传》是诺贝尔奖获奖者传记丛书之一,讲述了阿尔贝特·施韦泽的故事。
《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丛书,就像一部星光璀璨的 英雄谱,真实、完整地记录了英雄模范人物不平凡的一生,再现了他们非 凡的人格魅力和精神世界。舍身堵枪眼的,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的王进喜,中国原子弹之父邓稼先,新时期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 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一个个动人的故事,犹如群星闪烁,光耀中华。当今中国正处于变革的时代,迫切需要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承担 历史使命、为祖国和人民奉献一切的先进人物。在“双百”人物崇高精神 的引领下,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征程中,必将英雄辈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蒋筑英》是该丛书之一。
本书是人物传记故事,生动地记述了科学家钱学森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生历程。他从少年时代起,就热爱祖国,热爱科学。后到美国留学,学习研究,与老师一起提出了“卡门-钱公式”,并创立了工程控制论。新中国成立后,他积极要求回国参加建设,受到美国政府的无理阻挠和迫害,5年后终于回到祖国。他曾长期担任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的技术领导职务,参加近程、中程、远程导弹和人造卫星的研制领导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他曾获“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称号和“两弹一星”奖章,被举为人民科学家。
纵观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我国古代以及近现代科学家的成就和对全人类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中华历史上的“发明”至今被世界科学界所褒扬。中华民族是个不屈不挠的民族,自从有了人类历史,我们就成为世界科技的领航人。 本书对我国古代及近现代科学家们所创造的重大成就进行客观描述,并对他们为人类做出的贡献和对历史进程的影响做出精彩评点。 本书会成为青少年读者一本理想的科教读物。
本书内容包括:童华年少时;禁区拓荒者;冲刺三系系稻;攻克两系关;征战超级稻;情智盈天地;当惊世界殊;壮志酬未来……
大约是在50年以前吧,我从一本科学家传记中知道了爱因斯坦传奇般的人生和他伟大的科学贡献。那时我还是少不更事的年龄,在一阵狂热的崇拜爱因斯坦的思想支配下,我决心学习物理学,还向朋友发誓要像爱因斯坦那样忠于物理学事业,而且……要做出与他般配的贡献。45年过去了,我倒真是从兰州大学物理系“毕业”了,并且在20年的苦风凄雨过后,竟然从一具“泥巴腿子”又回到高等学校来教物理。我的人生经历倒也颇为传奇,但高中时代的梦想从根本上被粉碎了。当然,即使没有经历那风风雨雨20年的家村生活,我也决不可能做出与爱因斯坦“般配”的贡献,因为我根本不是那种材料。少时的梦想只不过是少不更事的“聊发少年狂”而已,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