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稿是一部弘扬科学家精神的青少年读物。作者以大量翔实的访谈资料为基础,用生动的文笔详细记述了世界知名的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与实验原子核物理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王淦昌默默负重、妙趣横生而又惊天动地的一生。书中通过大量感人故事,歌颂了这位品格高尚、一生三次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为了祖国科技的强大愿以身许国、隐姓埋名、在默默无闻中与辐射死光做着生死较量、无私奉献、胸怀坦荡、科学求实的大科学家。本书的出版有助于让广大读者更好的了解 两弹一星 精神及其背后科学家们为之奋斗的伟大而辉煌的科技人生。
钱学森院士是中国火箭、导弹、航天事业的拓荒者和奠基人,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出身华丽家族,家学深厚,于1935念横渡太平洋,成为美国航空大师冯·卡门的高足。他在美国从事火箭研究,参与国防机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准备回祖国效力,突然遭到美国联邦调查局的“调查”,甚至因“间谍罪”被逮捕入狱。美国千方百计阻止他回国,因为他们深知钱学森“抵得上五个师“! 经过五年谋划与抗争,在周恩来直接过问下,钱学森在1955年回到祖国。亲切接见了他,称他为“火箭王”。钱学森运筹帷幄,对中国的“两弹一星”以及载人航天事业做出了不可替代的巨大的历史性贡献,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大国地位的提升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 本书深度解密钱学森的传奇人生,没有不实赞美,也不回避迷茫和困境,真实而完整地呈现了他的一生。书中
本书系《 两弹一星 元勋故事丛书》之一。书中全面回顾了钱三强的人生旅程,从他的早年求学经历,到成为中国原子能事业的奠基者之一,再到参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氢弹的研制,这些丰富的历史细节构成了这位伟大科学家的传奇生涯。书中不仅介绍了钱三强的科学成就,还刻画了他坚韧的性格、崇高的精神和对国家的深厚感情。钱三强曾在艰苦条件下坚持科研,以超乎常人的勇气和执着,克服了重重困难,为中国的科学事业和国防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通过阅读本书,读者不仅可以了解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成长道路和心灵历程,还能深入认识到我国核科学技术发展的艰辛和辉煌。
本书系《 两弹一星 元勋故事丛书》之一,是一部描写 两弹一星 元勋人物陈芳允先生的传记文学著作。全书共分为六个部分,从陈芳允先生的家世背景开始娓娓道来,讲述陈芳允先生的父母、陈芳允先生的求学经历、陈芳允先生立志为中国物理学事业作贡献的思想过程以及其对我国 两弹一星 事业作出的卓越贡献,并在书的末尾附录了陈芳允先生的自作年谱、往来书信及相关文章。本书作者在撰述时,参考了详实的有关陈芳允先生的档案和图书资料,生动地刻画了一位伟大的 两弹一星 元勋英雄形象。
本书共分两个部分:一部分为居里夫人为自己撰写的《自传》。她通过直白、坦诚的语言,真实记录了自己 一个普通女孩,通过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传奇一生。第二部分则是居里夫人为丈夫皮埃尔 居里所写的传记。书中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日记,以及他人对皮埃尔 居里的评价等,展现出了皮埃尔 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徐光宪,男,1920年生,浙江绍兴人。194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化学系,1951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量子化学。回国后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现任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历任北京大学原子能系(后改为技术物理系)副主任、稀土化学研究中心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中国化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稀土学会副理事长,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等职。 徐光宪与合作者在量子化学领域中,提出了原子价的新概念nxcπ结构规则和分子的周期律、同系线性规律的量子化学基础和稀土化合物的电子结构特征,被授予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编著的《物质结构》被授予国家优秀教材特等奖。他创建“串级萃取理论”,并与严纯华等合作者,深入发展这一理论,并
本书以第二人称的角度记录了水稻专家袁隆平从出生至今的人生历程。全书分十八章, 主要内容包括: 颠沛流离到重庆、从相辉学院到西南农学院、安江农校搞科研、挑战世界难题等。
善良、正直、优秀的名人是社会的精华、后人的楷模,他们的言行自由启迪世人之妙用。借鉴前人,借鉴历史,可推动文明进步。 本书为《图解天下名人丛书·居里夫人》分册。本书以简洁大方的版式将图片与文字有机结合,再现了诺贝尔传奇的一生,使读者看到一个全新、立体的诺贝尔,并能从中获取丰富的历史知识、科学知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
《爱因斯坦》通过独立思考的少年、“相对论”的提出和发表、举世瞩目的伟人、不懈的斗士、原子能之父等章节讲述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善良、正直、优秀的名人是社会的精英、后人的楷模,他们的言行自有启迪世人之妙用。借鉴前人,借鉴历史,可推动文明进步。 伽利略是世界近代史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图解天下名人丛书:伽利略(修订版)》详尽介绍了他的一生和他的发明创造。 《图解天下名人丛书:伽利略(修订版)》全书图文并茂,有助于形象记忆,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他曾被称作“整个世纪的大脑”,并给我们的世界观带来了的变革。阿尔伯特·爱因斯坦,1879年生于乌尔姆,1896年后移居瑞士。在他的“奇迹年”里,也就是1905年,他完成了最负盛名的理论“相对论”。1914年他迁居柏林,1921年荣获诺贝尔奖,1933年被迫逃离德国,尔后一直在美国的普林斯顿执教和从事研究工作,直至1955年辞世。上面的介绍虽然简短,却概括了爱因斯坦动荡不安、波澜壮阔的一生。他不但是最为的自然科学家,同时还作为一位逆向思维者和特立独行、在政治上善于思考的人留在人们的记忆之中。爱因斯坦用他的公式E=mc2书就了历史,而他那张对着全世界伸出舌头的照片同样广为流行。 于尔根·奈佛(Jurgen Neffe)借助大量新披露的文件和令人惊讶的档案资料,讲述了爱因斯坦以及他那个时代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在爱因斯坦神话背后所隐藏的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