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涉及了燃烧、爆炸的基本原理,着重论述了燃烧爆炸危险性物质及其特性、燃烧爆炸事故后果分析,对实际生产有的指导作用。本书引用了的国家标准GB 18218—20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以及化工企业定量风险评价导则(征求意见稿),更新了危险化学品的分类方法。 本书理论与实践并重,在理论上阐明基本原理的同时,重视工程上的实用性。书中详细阐述了9类共计85种典型的燃烧、爆炸危险性物质的燃爆特性及灭火方法,以及15个泄漏、池火灾、蒸气云爆炸、沸腾液体扩展蒸气云爆炸、物理爆炸、中毒等事故后果进行的定量分析和计算实例。此外书中所列入的工艺参数、相关数据对生产实践均有的参考价值。 该书系统性强、内容充实、实用性强,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化工安全工程等相关专业教材,也可作为消防工程从业人员、安全评价人员
全书共17章。前12章讲述了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类型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及其机理、合成。选取最有代表性的反应进行透彻阐述,相关联的反应放在例题及习题中,并附有与正文内容相衔接的导语。虽然所占篇幅不长,却涵盖了应有的内容,且富有启发性; 3章介绍了测定有机分子结构的方法; 后4章是有关生物分子和生物化学过程的内容。以前12章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基本反应为铺垫,用基本化学反应对生物现象的本质进行阐述,既有深度,又使初学者易理解接受。 除主体内容,每章均包括相关链接、例题、习题、关键词和小结。相关链接部分,讨论了一些当今的热门话题,涉及农业、医药、环境及生命科学等内容,既承接正文知识,又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使读者扩展视野,同时领悟有机化学的奥妙; 例题是正文知识的实例说明,紧密配合正文知识进行解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 居里夫人光辉的一生,显示了的人格,展现了不朽的人生价值,树立了一座崇高的人生丰碑。特别是作为女性,她揭示了夫妻结合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尤其是她在家庭、子女、事业、个人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协调和成就,充分证明了女性完全可以同男性一样,走出自己的路,创造的业绩,她是科学巨匠,也是贤妻良母。
本书按照反应类型和机理类型编排,分亲核取代、亲核加成、还原氧化和重排等十一章。每章除有习题及其解答外,还对基本反应作了回顾和总结。全书的习题多采自研究论文,习题的解答也是参考各种已发表的文献资料,增加了可靠性和实用性。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化学系及化工类有关专业高年级学生及研究生使用,也可作为有机化学和化工专业教学和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居里夫人1867年11月7日出生在波兰,原名叫玛丽·斯可罗多夫斯卡。少年的玛丽,虽然家境贫寒,但十分好学,16岁那年,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于华沙女子中学,并获得金质奖章。但那时的波兰,已被俄、普、奥三国瓜分,波兰女子没有上大学的权利。家境贫困,又无力到国外求学,因此只好到乡下当了5年家庭教师。在此期间,她省吃节用,积了一点钱准备到国外求学。 居里夫人光辉的一生,显示了的人格,展现了不朽的人生价值,树立了一座崇高的人生丰碑。特别是作为女性,她揭示了夫妻结合的意义和生活的价值,尤其是她在家庭、子女、事业、个人与社会等诸多方面的协调和成就,充分证明了女性完全可以同男性一样,走出自己的路,创造的业绩,她是科学巨匠,也是贤妻良母。
诺贝尔奖是人们向往的奖赏这是无可争议的事实。然而,无论从前还是现在,同样引起大量争议的是有很多诺贝尔奖的授奖决定受政治左右。这在本书的13篇特写中也有所反映。本书的编选首先考虑人们以前不太熟悉的那些诺贝尔奖女得主,同时照顾到不同的国家。此外,还有意识地选择不同年代的获奖者,特别是在同一专业领域内,因为在她们身上所体现的毕竟是一种”时代精神“。当然在取舍方面,今天仍然显得比较重要的一些研究和工作领域以及个人的偏好也起了的作用。
《量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主要介绍量子化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应的计算方法。《量子化学中的计算方法》共8章,具体内容包括数学预备知识,量子力学导论,Hartree-Fock方程及自洽场计算,单电子和双电子积分计算,组态相互作用计算,微扰理论,耦合簇理论和约化密度矩阵理论。
要想成为科学家,不论男女,只要有居里夫人的精神,并非难事。但要想成为居里夫人那样出色的科学家,不论男女都几乎是不大可能的,像居里夫人那样罕见的人格,全人类一个世纪只能出现一个。 1935年11月23日,在居里夫人的悼念会上,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对居里夫人的一段600字的悼词中,只用了30多个字谈到居里夫人的科学功绩,其他都用来赞扬她的品德力量。爱因斯坦曾激动而又满怀尊敬地说:“居里夫人的品德力量和热忱,哪怕只要有一小部分存在于欧洲的知识分子中间,欧洲就会面临一个比较光明的未来。” 居里夫人一生所遭遇的磨难,有许多是人们无法想象的。为了求学,她在18岁就离家到偏僻的农村担任家庭教师,在那远离文明和科学的地方,独自承受孤寂和一些人间的屈辱。在巴黎,她几乎是在饥寒交迫的生活中,取得了连男学生也难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