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系《 两弹一星 元勋故事丛书》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了姚桐斌先生精彩却短暂的一生。从姚桐斌先生在动荡年代艰辛求学的经历讲起,到其不幸被害,短短几十年的生平经历都在书中有全面体现。且书中引用了许多先生家属所述内容,有很强的可读性。全书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将一位心系祖国、用自己所学报效家国的伟大科学家呈现在读者眼前。作者在描绘先生不畏困难、全身心投入中国导弹发明工作的同时,还向读者展现了他与妻子彭洁清的那段令人艳羡的爱情故事。虽然先生英年早逝,但他作为留学归国的火箭材料专家,对新中国导弹生产作出了极大贡献。
理查德·费恩曼是当代爱戴的科学家之一。他不但以其科学上的巨大贡献而名留青史,而且因在“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事故调查中的决定性作用而名闻遐迩。他还是一个撬开原子能工程保险柜的人,一个会敲巴西邦戈鼓的“科学顽童”。费恩曼将物理学研究视为一种娱乐。他有一种独特的与自然交流的方式。只有当他将其用公式表达出来以后,我们才能与他分享“真实世界”的秘密。他以坦诚和严肃闻名。他在科学上的诚实令无数后来者高山仰止。他也是一位出色的教师,他关于物理学的讲演曾令无数青年学生领悟到物理学的奥秘。约翰·格里宾、玛丽·格里宾编著的《科学大师传记精选·迷人的科学风采:费恩曼传》是费恩曼的传记文学,让您体会到现代科学那难以言述的美,以及理查德·费恩曼“迷人的科学风采”。
超人的毅力、非凡的才能、过人的数学直觉,成就了历多产的数学家欧拉。在这本小册子里,你可以了解欧拉卓绝的一生,同时也可以从欧拉的数学直觉,以及直觉在科学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得到宝贵的启示。
《胡同里的科学家》作者王越经实地考察和历史资料比对,选择对青少年有教育意义、对北京城有历史价值的科学家故居、科学遗存的地理点30处,按北京城不同地域的胡同地理特征归类为皇城、东四、东单、崇文门、西城、宣南等六个地区,介绍科学家故居所在的胡同。每条以故事链接方式,讲述科学家的事迹、精神和人格。
黄大年,1958年生,生前是著名地球物理学家,2009年,他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怀着一腔爱国热情义无反顾返回祖国,担任母校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全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带领科研团队取得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为国家深地资源探测和国防安全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本书收录了人民日报、新华社及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报道文章、视频节目,通过图文并茂、链接网络媒体的方式,多侧面地呈现了黄大年“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崇高形象。
共和国的科学院院士、工程院院士作为科技领域顶尖学者的代表,他们身上不仅体现着敬业奉献、顽强拼搏、团结合作、开拓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他们更是具有远大理想与高尚情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模范实践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中南大学近年来积极探索导师思想政治教育责任制,在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获得者、2006年感动中国人物、校长黄伯云院士的倡导下举办“我的理想、实践和情操”院士系列报告会,充分发挥院士群体引领作用,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见》这一重要文件。陶行知先生说:“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的深处。”院士典型示范既真实亲切,又令人信服。他们给学生所谈的人生感受、所讲的动人事迹、所说的传
《协和医魂:曾宪九》是中国现代基本外科、危重病医学和肠外肠内营养学科的奠基人曾宪九的传记。 曾宪九1940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48年协和复院后批回到协和,从此在协和外科辛勤耕耘37年并担任科主任29年,直至1985年病逝。他是“老协和”培养出来的医学精英的典范,更是新时期传承协和优良传统的重要推动者。他不仅以出色的学术能力促进临床医疗事业的高质量发展,更以卓尔不群的领导才能高瞻远瞩地规划学科,他还是一位将温暖和感情倾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师长。他坚持“研究课题要从临床中来”,因而能在科学的春天到来之际,毅然决定协和外科以胰腺外科研究为主体,同时深入外科营养支持研究,并创建中国的危重病医学。 曾宪九的一生是中国现代外科学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一代高级知识分子追求真理、科学报国的共同命运的写照
《曾昭抡》全面真实反映了科学家、教育家、民主人士、评论家曾昭抡曲折丰富的一生,涉及其家庭亲情、社会关系、教育业绩、学术成果、学会活动、报刊出版、抗日救亡、高教改革、外科学考察等各个方面。对以曾昭抡为代表的中国化学家引进西方化学,开创中国化学研究,创立高等化学化工教育,创建中国化学会,制定中文化学名词,创立科学文摘,建设国防化学,致力新中国高教建设等重要历史及社会原因,均作了严谨可靠的叙述探讨。《曾昭抡》结构宏大、内容丰富、史据确凿、史实准确、阐述严密,涉及中国现代众多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特别注重传主历史社会环境关系的揭示与剖析,许多重要史实均为首次研究披露,力图在环境个人分析史学治史方法上有所突破和进步。
顽皮的童年、在民族屈辱中成熟、土墙和茅草棚里的大学生活、核物理前沿科学的研究生、探索原子能科学奥秘的八年、重大转折的突然到来、从头摸起、负责中国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杰出的组织领导工作、零时之前的煎熬、核辐射的伤害、中国西部升起蘑菇云、再接再厉攻克氢弹、二代轻舟已过桥、故地重游、在医院中:永远不忘国家的事业、功垂史册等等。
本书共分为七章,主要内容包括:苦难童年、黑暗中的光亮、寻找前进的方向、成果初现、曲折的道路、辉煌的高峰、幸福人生。
《郭守敬》是中国古代科学家郭守敬的完全成长纪实,纪述了三岁丧父母,十七岁制成莲花漏,浑天仪,十八岁完成邢州北脉治水,被忽必烈誉为巧思绝人的郭守敬的非凡人生。他在入朝为官前后,曾几次遭暗杀,所幸有惊无险,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化解了一次次危机。人经过仔细观察和运算,编撰出我国历史上施行最久的历法——《授时历》,并在天文。水利和机械制造等方面,创造了十六项世界!《郭守敬》通篇故事精彩,开合有致,人物个性鲜明,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和人文色彩用温暖人心的励志故事让人在感动中体验心灵深处的悸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