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希德院士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表面物理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谢希德是新中国的位女校长,是一位富有实践经验的教育家,她的桃李满天下。谢希德还是一位享有盛誉的社会活动家,她积极参政议政,关注并投身国际学术文化交流,为复旦和中国走向世界做出了自己的贡献。《谢希德传》资料殷实、照片珍贵、情感真挚、文笔优美,多方面展现了谢希德院士的生平业绩和人格魅力,读来感人肺腑、催人奋进,是适合广大青少年朋友励志之传记作品。
《袁隆平传》以极富情感的笔调,充沛的第一手资料,生动记录了袁隆平这一路走来的人生之旅。其艰辛,其曲折,其求索,其百折不挠,其志趣,其情调,其普通人生活中的最能打动人的点点滴滴……给了我们一个真实的、真切的、可敬可亲的、可感可触的袁隆平。读《袁隆平传》,不仅让你感受到科学的力量,更感觉到人格的力量。 袁隆平,一个为了解决人类的吃饭问题而付出了巨大辛劳,取得了巨大成果的中国科学家。 在世界杂交水稻领域,由他所研发成功的杂交水稻技术三十多年来一直居领先地位,若将这一技术推广至全球的水稻种植,每年可多养活十亿人口;在中国亿万农民的心中,他被人们视为丰足生活的依傍,当年朴实的农民说,吃饭靠“两平”,一靠邓小平的好政策,二靠袁隆平的好种子。 1999年,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一
1957年,杨振宁与李政道因为“对称不守恒”理论的贡献,成为率先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人。 1982年,美国氢弹之父泰勒指出,杨振宁因为创建“杨-米尔斯规范理论”,应该再次获得诺贝尔奖。 1999年,有名物理学家戴森指出,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狄拉克之后为20世纪物理学树立风格的一代大师。 杨建邺著的《杨振宁传(增订版)》由杨振宁先生审定认可,是有关他很厚实,很全面、的一部传记。它以翔实的史料收集、扎实的物理论述和踏实的写作态度见长,是了解杨振宁先生的人生历程、科学成就、思想轨迹的扛鼎之作。
《曙光集》可以说是这二十多年间作者的心路历程他走过的,他思考的,他了解的,他关心的,他热爱的,以及他期望的。 《曙光集》仍然采用了Selected Papers的排序方法。数字表示写作或发表的年代,数字后的字母没有特别的意思。特别要提出的是,书里的文章由不同译者翻译,译名不尽相同,如80b中的“韦耳”与85j中的“魏尔”指的都是H.We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