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从杨利伟的学生时代开篇,以温暖的笔触叙写了这位 中华飞天人 如何从一个小城少年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国航天员,如何通过艰难的、接近完美的训练,终于成就了自己见证和创造奇迹的人生,他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象征着中国走向太空的成功,开启了中国人的太空时代。 23个成长关键,50段辛酸历练故事,更接地气地还原人物本色,是青少年励志成长的优秀读本,也是公众近距离了解杨利伟,触摸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脉络,感受我国科技进步的难得的读本。
《李政道传》精彩透析了李政道不凡的成功道路。浅俗曼妙地阐述了宇称不守恒定律的产生真相及其物理科学史上的重大意义。《李政道传》还从侧面反映了近年中国科学发展和教育决策的历史,全面披露了“文革”时期李政道的忧国情怀和相关高层内幕。本着对历史负责的态度,作者如实记述了李政道与杨振宁半个世纪学术恩怨的内幕。书中首次披露的事实,对时下学界的伦理困惑,也有着重大教育意义。 《李政道传》由李政道的好友兼助手季承先生耗费10年时间精心结撰,七删七改,还原了一个伟大学者的真实经历,特别讲述了李政道和妻子相遥、相知、相爱的故事。在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旅程中,爱情始终是李政道赢得事业成功和牵福生活的源泉。 李政道,1957年因发现宇称不守恒定律与杨振宁同获诺贝尔物理奖。同时也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积极襄赞
贝尔是美国重要的数学史家。他的这部《数学大师》是介绍数学史和数学艺术的经典著作。本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数学发展的历程,从古希腊的几何学,历经牛顿的微积分学,再到概率论、符号逻辑等等,都有详略适宜的叙述。同时,本书又告诉我们,数学家并不是一群躲在象牙塔内冥思苦想、不食人间烟火的怪人,他们除了智力过人以外,也和我们一样,有着世俗的欲望和追求,经历着常人的喜悦和苦恼。全书以历目前30多位数学大师的生平为主线,分章讲述了他们的杰出贡献、性情喜好和生活轶事。 《数学大师》也是一部思想史,追述了从古代到20世纪数学思想的发展。它以清晰的笔触、幽默的手法,对复杂的数学思想作了巧妙的分析和论述。无论是数学专业人士,还是一般读者,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许多有关数学和数学发展史的知识,对那些久闻其名的大
居里夫人是在朋友的建议下写下了这本《居里夫人自传》。本书的部分是居里夫人的自传,主要围绕着她的家庭、生活和工作经历展开,重点讲述了她在巴黎求学,与皮埃尔·居里相识并结为夫妻,一起进行科学研究,以及在皮埃尔·居里去世后,她独自抚养女儿,并继续科学研究的经历。本书的第二部分是居里夫人为她的丈夫皮埃尔·居里所写的传记。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我们从中了解到了皮埃尔·居里的童年,他的性格、他所受到的教育以及他在科研道路上的成就。除此之外,他们之间的信札、日记和他人对他的评价也充分向我们展现了皮埃尔·居里崇高的品德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汪应洛传》用文学化的语言,记录了汪院士的成长历程和为新中国管理事业所做的杰出贡献。汪应洛院士,管理科学与工程专家、教育家,中国管理工程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长期致力于管理科学与工程教育事业和科学研究。率先将管理工程、系统工程、工业工程三个领域融会贯通,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系统管理学派。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管理专门人才。主持了多项重大课题,为中国管理学科发展和管理教育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哥伦布/世界伟人传记》由谢祖英编写:世界上 的两位探险家:在陆上是马可波罗,在海上是哥伦布。 马可波罗在《东方见闻录》里,盛赞中国是一块黄金乐土—— 富庶的 。因此,引起了哥伦布探险的兴趣。他深信“地圆之说”,所以抱定了这个信念:从大西洋一直向西航行,准能到达印度和中国。 哥伦布本着坚毅不拔的精神,排除了人们对他的诽谤和讥笑,终于获得西班牙伊莎贝拉女王的资助,组织探险家,横越大西洋寻找东方的黄金国。他这次除了寻找黄金国外,还有一个愿望:因为他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一心一意想借着这个机会,把基督的爱,传布到新国度去,感化当地的人们。在还没有达到这个愿望之前,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先感化了那些要谋杀他的队员,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发现了新世界——美洲。 哥伦布这种伟大的开拓精
丁文江是胡适先生的好友,胡适当年有二十年不谈政治之说,丁断然不允许胡这样将自己超然世外,拉着胡和其他好友办《努力周刊》和《独立评论》。丁对胡说,不管你做如何的思想改革,文字运动(胡是白话文的发起者与推动者),文艺复兴,但倘是政治是腐败的,则所有这些断然也不能成功。丁文江因事故逝世后,胡适痛不欲生,决心为他立传。《中学图书馆文库 第二辑:丁文江的传记》为胡适所写的最长一部传记。可以说是胡适《四十自述》之外,又一部值得称道的优秀传记。
.
《林一山治水生涯漫忆》纪念文集的绝大部分文章选自《林一山治江思想研究会会刊》。该刊于2008年12月林一山逝世一周年时创刊,迄今已出8期,百万余言。本书从中编选了96篇、约50万言。从总体上看,本书对林一山纪念文字的广泛汇集尚属空前。这些文章的作者中,有长江委的现任和历任领导、老一代主要技术领导人、林一山身边的工作人员、与他有过接触的群众和现在的青年职工,还有出自其他单位的人员、报刊和网上的文章。这些作者代表了长江委老中青三代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本书全方位、多侧面地显示了林一山深湛的治水思想、重大的治江成就和心系国家水利建设,尊重科学、努力创新、开拓进取、永无止境的崇高精神。特别值得称道的是,许多作者从自身和林主任的直接接触中所捕捉到的他那独具性格特征的生动细节,读后使人感到如闻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