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格妮丝·史沫特莱(1890~1950年),女。美国人,生于密苏里州。当 过侍女、烟厂工人和书刊推销员。曾在《纽约呼声报》任职。1918年因声援印度独立运动而 被捕入狱6个月。1919年起侨居柏林8年,积极投身印度民族解放运动,曾在柏林会见尼赫鲁 。1929年初以《法兰克福日报》特派记者(后任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中国特派员)身份 来中国,在上海参加进步文化运动。曾协助宋庆龄等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为外国报刊撰 文报道江西苏区的革命斗争,报道西安事变消息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前往延安访问朱德总 司令,并在山西前线担任八路军总部随军外国记者。 1938年1月,从山西前线来到武汉,住在吴德施主教家中。甫一抵汉,未及盥洗更衣,便去 拜会美国大使詹森,取得了詹森的支持。次日,在汉口德明饭店拜会南斯拉夫公共卫生专家 、国际联盟派到
《荒野求生:贝尔自传》作者贝尔·格里尔斯身上贴满神奇标签,但很多年前,他与你我无异。从一个普通的小男孩,到“站在食物链的男人”,这中间发生过的一切,《荒野求生:贝尔自传》用三十多万字的深情回溯、60余张精彩照片娓娓道出——这里有一个真实的贝尔。六岁时的贝尔瘦弱怯懦,但他接受规则,不惧挑战,在距地七英尺高的单杠上,他像死野鸡一样倒挂,咬牙死撑;在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中,他满怀热爱,跟着父亲攀岩,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一次次从泥浆中挺直腰身——这里有一个不屈服的贝尔。
《快乐影子之舞》是门罗的成名作和处女作,历时15年写成,一举赢得加拿大文学奖项总督奖。《快乐影子之舞》收录的15个短篇故事里,门罗以非凡的视角观照平凡的生活,显示出足以成为经典作家的特质。 《快乐影子之舞》收录的这些故事发生在农场,在河畔沼泽地,在西安大略孤独的小镇和新兴的郊区。女孩跟着父亲上门推销,无意目睹父亲埋藏已久的恋情;两对陌生男女在寂寞小镇里耐着性子相互抚慰,老小姐让智障的孩子们用音乐发出与另一个世界的沟通……作者将注意力投向平常人的欲望及遗憾,爱的欢愉与痛苦,以及逼仄生活中的绝望和负疚,让我们惊觉人心里共同的野心、恐惧和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