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增((1587 1646),纳西族,纳西名阿宅阿寺,汉名木增,号生白,又号华岳。 11岁时继承了丽江知府一职,是第13代木氏土司。他一生以 明国忠臣 自勉,精忠报国。到木增任知府的时期,木氏土司的实力和影响力空前强大,但同时也成为明朝衰亡前木氏土司*后的辉煌。木增生性刚猛儒雅兼具,因功劳卓著,屡获朝廷褒奖。先后受封为云南、四川、广西左、右布政使,太仆寺正卿,并敕建 忠义坊 ,是历代木氏土司中授衔*多的。木增还为促进滇川藏交接地区纳西、汉、藏、白、傈僳等族的和谐和经济文化的繁荣和交流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被藏民尊称为 木天王 。该书便以木增土司为写作对象,采用文学的写作方法,记述了木增对纳西族地区发展的贡献,同时,也对木土司对纳西文化与汉文化的发展融合所做的努力进行了记录。
《近代藏族史:藏文》由土登彭措编
......
周馥是中国近代有名的治水专家,形成了自己的治水思想,也即治水之道。本书从“从一介布衣到封疆大吏”“治理直隶海河水系”“治理山东黄运河”“治水之道”四方面叙述了周馥的治水生涯。他的治水之道一方面与历代古人治水案例、理念和思想有关,另一方面 多的是来自于他治理水患的实践,他的治水经验和实践是我国近代水利 重要的一部分,其治水思想也丰富了我国近代的治水理论。
陈荆鸿是岭南著名学者和报人,先后居广州、香港,深研明清至民国间岭南文史,名重一时,遗文集有《艺文丛稿》、《海桑忆语》等。今由广东人民出版社选辑而编为《蕴庐文萃》,凡十种,曰:《岭南名人谭丛》、《岭南名人遗迹》、《岭南谪宦寓贤》、《岭南诗坛逸事》、《岭南艺林散叶》、《岭南书画名家》、《岭南名胜记略》、《岭南名刹祠宇》、《岭南风物与风俗传说》、《海桑随笔》。本书为《岭南谪宦寓贤》,篇中所叙无论人、事、诗文、风土等等,莫不征引有绪、析论恰允。
本书从“名门家风砺干才”“朝局风雨见峥嵘”“湖南平乱试韬略”“江运交汇开生面”“重整门户镇江天”“收功建宁隐故园”等方面叙述了史弥坚的治水生涯。史弥坚是江运交汇都市的建设者,他在乱世之中重振了镇江府这座江运交汇的都市,不仅收功于当代, 泽被了此后数百年间往来长江与江南运河上的人们。通过他的治水经历,读者可以 好地透视古代中国城市聚落如何同时与大运河和长江互动相生的历史事实。
本书从“扬历中外天下廉吏”“授任总河整顿河务”“清黄相会畅通清口”“治运减患河工告成”“宦海沉浮变幻莫测”“法今传后廉善流芳”六方面叙述了张鹏翮的治水生涯。张鹏翮在中国水利发展史中举足轻重。他深入实地考察,不断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同时勇于创新和尝试,精心设计治水方案,系统开展治河工程,不仅创立黄淮安澜、漕运通畅的大好局面,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治水方法。读者可以通过这本书品读治水廉吏张鹏翮波澜壮阔的治河华章。
《近代藏族史:藏文》由土登彭措编
本书从“名门家风砺干才”“朝局风雨见峥嵘”“湖南平乱试韬略”“江运交汇开生面”“重整门户镇江天”“收功建宁隐故园”等方面叙述了史弥坚的治水生涯。史弥坚是江运交汇都市的建设者,他在乱世之中重振了镇江府这座江运交汇的都市,不仅收功于当代, 泽被了此后数百年间往来长江与江南运河上的人们。通过他的治水经历,读者可以 好地透视古代中国城市聚落如何同时与大运河和长江互动相生的历史事实。
本书以姜师度一生见诸史籍的重要事件为线索,按照时间顺序,从“家国大爱官迹鲜”“故土河北展抱负”“漕仓巧思兴水利”“建城治盐并营田”“一生兴利垂青史”五方面叙述了姜师度的治水经历。姜师度以治水才能著称,积极兴修水利,改善灌溉系统,对于当时的农业发展和防洪减灾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一心穿地”的美称。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本书,了解一位真实的历史人物姜师度,了解他所作所为的山河挚情,感受他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