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浪漫主义诗人拜伦的权威传记旨在探索解密拜伦复杂又具有创造性的生活的方方面面。麦卡锡的视角是比较全面的,尤其重视诗人人生各个阶段中的主观意识,追溯了他在意大利、土耳其、希腊的旅行,以及诗人前往希腊的英雄式之旅。也正是在那里,诗人在三十六岁上就悲剧式地英年早逝。而他去世后,到处渗透着拜伦主义,拜伦主义横扫欧洲。作者阐述了拜伦主义对于文学、建筑、绘画、音乐、风俗、性和心理方面的影响,这也是全书最耀眼之处。
米沃什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波兰作家、诗人,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这本传记巨作中,作者安杰伊·弗劳瑙塞克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米沃什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的生动图景,同时也提供了理解其作品的丰富语境。弗劳瑙塞克追踪了米沃什个人的奥德赛之旅——经由立陶宛、波兰,到法国,再到美国,最后荣归波兰克拉科夫,终老于此。作者花十年时间写就这部米沃什标准传记,无论深入程度还是厚重程度均在目前米沃什生平及作品研究专著中首屈一指。这本传记基于大量的访谈资料而来,同时大量引用米沃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收有四十张珍贵资料照片,图文并茂。译者系波兰语译者,直接从波兰语再现了传记风采,也展现了米沃什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济慈的一生短暂而伟大,为研究文学天才之滋长繁盛及其背后的助因提供了不错素材。贝特的《约翰·济慈传》是济慈研究的权威传记。本书提供了济慈早年生活的大量珍贵文献,作者注重挖掘诗人的艺术创作与外部广阔的人文环境之间的关联。济慈的个人魅力、喷薄而出的活力、童心和强烈情感,在贝特的笔下得到了完美“再造”。与此同时,本书也展现了一位现代诗人如何在前人的“伟大”阴影之下,荷重升阶,浮出地表。
该文集包括上中下三篇,上册收録的四十余篇文章,是先生对农村经济、粮食问题、货币与金融、农村调查方法、西方经济的研究、评论和书评,曾在《独立评论》、《经济评论》、《东方杂志》等刊物和书籍上刊发。中册收録的是先生于1934 1940年在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期间的研究成果,包括四个农村调查报告:《冀北察东三十三县农村概况调查》(1935年),《清苑的农家经济》(商务印书馆,1936年),《广西粮食问题》(商务印书馆,1938年),《浙江省食粮之运销》(商务印书馆,1940年)。下册收録的是先生在美国哈佛大学撰写的博士论文《农业与工业化》(Agriculture and Industrialization),该书zui早由哈佛大学出版社于1949年以英文出版,1969年美国再版;1951年翻译成西班牙文,在墨西哥出版;中译本于1984年由华中工学院出版社出版; 2013年列入
来自同一个家庭的两对居里夫妇三次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一个的奇迹。皮埃尔和玛丽 居里发现了重原子的放射性,而弗雷德里克和伊雷娜 约里奥-居里则为人工放射性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物理学和化学开创了新纪元。这里就是居里一家的故事。书中不仅叙述了他们的科学发现、以科学形式解释了各个发现的原理,还回顾了两对居里夫妇为和平以及社会进步与公平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作者皮埃尔 拉德瓦尼是弗雷德里克 约里奥-居里的学生。
本书所载鸣虫葫芦,皆为作者多年来从事搜集的心血。书中详述了作者把玩葫芦可以陶冶性情,有益身心的真切体会。 本书对鸣虫葫芦之“本长”“官模”“民模”“花模”“素模”“三河刘”“安肃模”等类型的特点,阐述了自家的见解。 本书从真、善、美的角度,对鸣虫葫芦作了说明。 本书在珍视古老葫芦的同时,对当代新瓢人和新瓢艺给予了热情关注。
作为一本专业和非专业人员都可以接受的著作,《世界人类疾病史》将医学史和医学地理学的研究与的医学发现结合起来,是一部自1864年德国医学家和医史学家August Hirsch的巨著《历史地理病理学手册》(Handbuch der historisch-ge.ographisch Pathologic)以来,内容最为广泛的人类疾病史著作。 本书探讨了全世界的疾病模式以及不同医学传统与疾病作斗争的各种方法。来自世界各国的160多位医学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为本书撰稿,使得本书成为一部真正跨学科的医学史和人类疾病史著作。 本书的前面四个部分追述了有史以来的疾病概念。随着医学从技艺发展为科学,疾病的概念也延伸到不仅包括瘟疫和流行病,而且包括与遗传、营养和精神作用物质滥用相关的功能失调。它向读者介绍了流行病学和免疫学,考察了不同医学传统及其在医学之外控制疾病的各种尝试。第五到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从战犯到公民(原国民党将领改造生活的回忆)/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选用的各篇文章的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叙述了从被俘、抗拒改造、接受改造,直至获得新生的经过。尽管他们所经历的改造过程大体相似,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份、精神气质、社会地位、生活阅历等相异,因而他们的转变经过、认识感受也不尽相同,各有自己的鲜明的特点。但是,从他们的喜怒哀乐之中,人们不难窥见历史发展的轨迹;从对战犯进行改造的伟大政策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博大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