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沃什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波兰作家、诗人,198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在这本传记巨作中,作者安杰伊·弗劳瑙塞克为我们提供了关于米沃什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的生动图景,同时也提供了理解其作品的丰富语境。弗劳瑙塞克追踪了米沃什个人的奥德赛之旅——经由立陶宛、波兰,到法国,再到美国,最后荣归波兰克拉科夫,终老于此。作者花十年时间写就这部米沃什标准传记,无论深入程度还是厚重程度均在目前米沃什生平及作品研究专著中首屈一指。这本传记基于大量的访谈资料而来,同时大量引用米沃什的诗歌和散文作品,收有四十张珍贵资料照片,图文并茂。译者系波兰语译者,直接从波兰语再现了传记风采,也展现了米沃什文学作品的独特魅力。
以《黄帝内经》为依椐,提出五形人“天和态”概念,指出“未病”即为“病前之病”,介绍一下内容:辨识五形人正偏之形、色、音、貌、态,五形人年忌,五形人先天禀受,从“生活、导引、膏方”三个方面治未病,为中医在整体观念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提供了理论拓展与实际操作方法。全书共八章,约30万字。
《一个市民的自白:考绍岁月》 马洛伊·山多尔,以故乡考绍为原点、青春成长为轨迹、家族历史为背景,开始一个市民的自白,生动地再现了奥匈帝国末年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东欧市民文化的全景画卷,细微地记录了市民阶层的生活方式、家族传统、文艺风尚、道德准则与礼仪风度。他更将视线由外而内逐渐收束,深度地探索市民阶层的精神愿景,并最终聚焦于考绍的身份社会,观照这座城市在资本主义化的过程中所面临的诸多问题的丰富面向。 《一个市民的自白:欧洲苍穹下》 1919年,马洛伊留学德国。此后,他游历欧洲,去往东亚,最终回到布达佩斯。十年间,他是旅人、作家和记者,以冷静理性之眼凝视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欧洲大陆,自繁华的表象窥见文明的黄昏时刻,揭示被美好掩映的颓然暗面。他更以灼热感性之笔、火烫真诚之心,追怀逝去的昨日世
作为一本专业和非专业人员都可以接受的著作,《世界人类疾病史》将医学史和医学地理学的研究与的医学发现结合起来,是一部自1864年德国医学家和医史学家August Hirsch的巨著《历史地理病理学手册》(Handbuch der historisch-ge.ographisch Pathologic)以来,内容最为广泛的人类疾病史著作。 本书探讨了全世界的疾病模式以及不同医学传统与疾病作斗争的各种方法。来自世界各国的160多位医学科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为本书撰稿,使得本书成为一部真正跨学科的医学史和人类疾病史著作。 本书的前面四个部分追述了有史以来的疾病概念。随着医学从技艺发展为科学,疾病的概念也延伸到不仅包括瘟疫和流行病,而且包括与遗传、营养和精神作用物质滥用相关的功能失调。它向读者介绍了流行病学和免疫学,考察了不同医学传统及其在医学之外控制疾病的各种尝试。第五到
本书作者许美德教授,是当今国际比较教育学家,也是国际上最负盛名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专家之一,曾任加拿大驻中国大使馆文化参赞,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高等教育系教授、系主任,安大略教育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香港教育学院院长,世界比较教育与国际教育学会理事长。 本书的英文版于1996年在美国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在教育界和学术界产生了很大的反响,并于当年获美国《Choice》杂志杰出学术著作奖。国外学者认为,“Ruth Hayhoe就是财富:任何一个对现代中国比较教育和知识社会学感兴趣的人,都不能不读她的著作。”
本书所载鸣虫葫芦,皆为作者多年来从事搜集的心血。书中详述了作者把玩葫芦可以陶冶性情,有益身心的真切体会。 本书对鸣虫葫芦之“本长”“官模”“民模”“花模”“素模”“三河刘”“安肃模”等类型的特点,阐述了自家的见解。 本书从真、善、美的角度,对鸣虫葫芦作了说明。 本书在珍视古老葫芦的同时,对当代新瓢人和新瓢艺给予了热情关注。
深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学校卫生科周丽主任带领她的团队,根据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和长期在工作一线的实践经验,针对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工作的实际问题,编写了《校医实用手册》,是一件值得称道的大好事。全书分九章,从学校传染病、学生常见病、伤害和急救、常见心理行为障碍、学校环境卫生、学校食品卫生、健康促进学校、学生体检、学校卫生室建设、校医职责等方面,以深入浅出的方式,系统、全面介绍了学校卫生的工作内容。所举的实例都是平时常见的,采取的措施可操作性和实用性都很强,而且有坚实的理论基础,是一本非常适用于基层学校卫生人员的工作指南。 在改革开发的大好形势下,在党和国家正确的方针、政策指引下,我国的学校卫生工作正朝着健康的方向迅猛发展。相信《校医实用手册》的出版能为学校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和
本书系北京图书馆和北京中医研究院珍藏的孤本《回回药方》和《永类钤方》等八部方书经编校而成。《回回药方》是元·回回医所编,为手抄本传世,其中折伤门论述骨伤科内容。《永类钤方》系元·李仲南撰,成书于公元1331年,全书二十二卷,其中卷二十二风损伤折论述骨伤科内容。此二书为北京图书馆所珍藏,其所论骨伤科包括骨折、关节脱位、筋骨缝损伤的手法复位外固定技术和内外用药经验,以及对脊柱损伤的论述和治疗经验十分宝贵,不少经验和方法至今还有科研、临床应用价值。 方书编校者对全书进行了点校和必要的注释,使之通俗易懂,古为今用,对现代临床、科研有实用价值,是从事骨伤科、外科、妇产科、药剂工作者有益的参考文献。
来自同一个家庭的两对居里夫妇三次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是一个的奇迹。皮埃尔和玛丽 居里发现了重原子的放射性,而弗雷德里克和伊雷娜 约里奥-居里则为人工放射性的发现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物理学和化学开创了新纪元。这里就是居里一家的故事。书中不仅叙述了他们的科学发现、以科学形式解释了各个发现的原理,还回顾了两对居里夫妇为和平以及社会进步与公平所作出的不懈努力。作者皮埃尔 拉德瓦尼是弗雷德里克 约里奥-居里的学生。
王闿运(1833—1916)晚清经学家、文学家。字壬秋,又字壬父,号湘绮,世称湘绮先生。咸丰举人,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主讲成都尊经书院、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弟子杨度、夏寿田、廖平、杨锐、刘光第、齐白石等皆为近代 的重要人物。一生著述甚丰, 留有《湘绮楼日记》,被誉为晚清四大日记之一。 本书所收为现存王氏全部日记,起自同治八年(1869),讫于民国五年(1916),历时将近半个世纪,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
全国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的《从战犯到公民(原国民党将领改造生活的回忆)/文史资料百部经典文库/百年中国记忆》选用的各篇文章的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叙述了从被俘、抗拒改造、接受改造,直至获得新生的经过。尽管他们所经历的改造过程大体相似,但由于每个人的身份、精神气质、社会地位、生活阅历等相异,因而他们的转变经过、认识感受也不尽相同,各有自己的鲜明的特点。但是,从他们的喜怒哀乐之中,人们不难窥见历史发展的轨迹;从对战犯进行改造的伟大政策中,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博大胸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