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越阿尔卑斯山》一本用骑行的角度呈现阿尔卑斯山的美景和周边国家风土人情的书籍,书中收录了德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等国风情文化,记述了作者和她的骑行伙伴们骑行中的点点滴滴。这个骑山团有二十个人,平均年纪六十岁,是业余摩托车手。十五天时间里,盛林与她的伙伴们在阿尔卑斯山上穿越,平均骑行三千公里,穿越了高山,穿越了生死,也穿越了自我。
除了植物学以外,可能没有哪一领域比民俗研究对植物更感兴趣。《植物民俗与传说/经典自然随笔》围绕植物五花八门的传说做了简短而系统的总结。比如白花预示着死亡?哪些植物被用于?在这本书中,作者综述了各个方面的植物传说,包括植物崇拜、植物与恶魔学等。直至今日,此书仍是植物传说的经典之作。通过了解植物背后的故事,认识植物在历史与文化中的地位。
《美的决定:E.B.怀特书信集》系美国当代著名散文作家、儿童文学作家E.B.怀特一生的书信选集。《夏洛的网》、《这就是纽约》、《重游缅湖》,获各方好评。此书信集主要收入作者在《纽约客》杂志工作期间、他与妻子凯瑟琳恋爱时期,以及他在创作重头书《夏洛的网》、《文体的要素》等时期与美国文学界人士、学者、编辑及自己妻子的往来信件,在近代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些书信不仅对研究作者本人和诸如《纽约客》杂志,以及美国文化界的历史具有较高价值,而且其文笔优美、幽默动人,一封封信本身就是一篇篇精彩的随笔。
这是一本由八篇文章组成的散文集,每章都有一个主题,独立成篇,从航线说到同志,飞行、飞机和行星、绿洲、沙漠、沙漠中心,归结到人。贯穿这些文章的线索是飞行员的感受、激情和思索,是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是作者对友谊、责任、勇气、毅力的颂扬,是对人类、文明、战争、品质的深层思考。 人的幸福不在于自由、而在于承担责任。当我们意识到自己的角色,哪怕是最不起眼的角色,哪怕是最不起上发的角色,我们就会感到幸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生得坦然,死得从容,因为赋予生命以意义的也赋予死亡以意义。
纵览人类文明的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来自中国。作为中国文化主流的儒家思想,影响了整个东亚,乃至整个世界。品读孔子的《论语》,感悟其微言大义,能使我们在纷繁万象中拨云见日,选择好正确的人生方向。 n 《论语》一书记载着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语行事,是一部典籍文献。它集中反映了孔子的思想,是儒学思想智慧的宝库。宋朝以来,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这是一本被读了几千年的教科书,包含了对中国古代的政治、文化、历史、哲学和宗教等方方面面的思考,大到治国,小至日常起居,无不饱含精警的启迪,充满着哲理和智慧。
一只渡渡鸟,1681年,死于枪口下,毛里求斯 一只旅鸽,1914年,死于辛辛那提动物园,美国 一只隆鸟,1649年,死于人类的捕杀,马达加斯加 一只异龙鲤,1981年,死于异龙湖的干涸,中国 …… 它们走了,我们还在。孤独的人类是可耻的。 《逝者如渡渡》叙说了数百年间,世界各地灭绝了的,或正在走向灭绝的30多种动物的故事,记录它们,是在寻找它们,并让它们永远地留在我们心中。寻找,是希望悲剧不再重演,是找回心中对自然的爱,是对未来满怀希望。
阿城先生经典短篇小说集,收录了70篇作者的短篇小说,其中有十多篇是之前版本的《遍地风流》没有,这次新添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