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措辞参考词典》由成语词库经主题检索而编成。写作者可按文章的主题、话题迅速找到期望的一批成语,从而减轻写作时思索词语的困难,增加文章的文采。本书读者对象为学生、语文教师、文秘人员、记者、编辑等。
所谓异文,就是通假字和异体字的统称。如“乌乎”、“于戏”是“呜呼”的通假字,“迹”、“迹”是“迹”的异体字。通假,也叫“通借”。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本字。严格说,与本无其字的假借不同,但习惯上也通称假借。包括同音通假,如借“公”为“功”、借“骏”为“峻”;又声通假,如借“祝”为“织”、借“果”为“敢”;叠韵通假,如借“崇”为“终”、借“革”为“勒”,等等。古书多用通假字;今简化汉字也常常采用,如借“谷”为“谷”、借“吁”为“吁”,等等。
这部词典的特色如下: 收词刻意新颖、范围广泛,凡现代汉语中使用的词,尽量收入。特别是对于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词,也大量地加以收入。 释义力求准确、规范。对每个字、词、词组、成语、谚语、短句等,尽量译出其相应的日语意义,并且为了帮助读者加深了解词义、词性,加入了大量的例句,以使读者能够灵活运用及掌握。 在一般词语之外,还收录了一些常见的方言词语、方言意义。 词条中含有表现、用法、比较、由来、参考、注意等多种学习栏目,提高学习效率。 配有大量的精彩插图,愉悦读者、活跃气氛。 在词典后面附有查阅便利、非常实用的日汉小词典。
共收单字约100100个,其中通用字7000个,通用字以外的字2800个,酌收当今仍有实用价值的罕用字300个。 系统阐释字义及文字源流,生动记述字的故事,精心提供标准书法,帮助读者全方位地理解汉字,正确、规范地使用汉字。 在字的书写、释义、书证、例证等方面,均着力体现科学、规范之原则。 随文配以精美图片,为读者准确、透彻地理解字词意义提供了有益的帮助。
《日汉英汉英日词典》是一部多语种、初级学习水平的词典; 在“日汉英”、“汉英日”词典中,分别设置了多个特色专栏、便于学习者集中学习; “日常会话”部分、能够帮助初学者提高在旅行或人际交流时的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
《日汉英汉英日词典》是一部多语种、初级学习水平的词典; 在“日汉英”、“汉英日”词典中,分别设置了多个特色专栏、便于学习者集中学习; “日常会话”部分、能够帮助初学者提高在旅行或人际交流时的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
崔恒异同志,是上海复旦大学的同学,解放初期,在复旦曾听过我讲授先秦史、考古学、商周史和甲骨学等课,一九五六年毕业,分配在安徽大学工作。时光流逝,一别数十寒暑,我从上海调朱北京,也已三十周年。 本书所收字词,是以现在认识并知其用法的为主。 本书词目以隶定字体笔划多少顺序排列,笔划相同的,则以该字的笔画的顺序排列。 本书在字、词和合文的词目后,各标明甲骨文字体。
《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2版)》共收录船舶轮机方面常用单词、词汇及有关缩略语词汇24400余条。内容包括船舶动力机械、船舶电气设备、轮机自动化以及轮机管理专业方面的词汇;与轮机专业有关的船舶驾驶、远洋运输业务、海上保险与法规、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词汇也少量收入。为方便使用者查阅有关常用资料,正文后有附录7个。 《实用英汉轮机词典(第2版)》可供船舶轮机专业人员、企事业单位轮机专业技术人员以及海运院校轮机专业师生使用。
《日汉英汉英日词典》是一部多语种、初级学习水平的词典; 在“日汉英”、“汉英日”词典中,分别设置了多个特色专栏、便于学习者集中学习; “日常会话”部分、能够帮助初学者提高在旅行或人际交流时的最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
《写作措辞参考词典》由成语词库经主题检索而编成。写作者可按文章的主题、话题迅速找到期望的一批成语,从而减轻写作时思索词语的困难,增加文章的文采。本书读者对象为学生、语文教师、文秘人员、记者、编辑等。
《汉英大词典(第3版)》是由英语学家、词典编纂专家吴光华先生主编的一部大型综合性汉英类词典。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前两个版本,累计印数达10万册,曾获第8届中国图书奖,有良好的市场基础与读者口碑。译文社获得第3版的后,在吴光华先生的领衔下,组织全国各地的专家,对原词典做了精心的修订。第3版共收主词条24万条,新增新词新义1万5千条,总字数增加到1600万;并特别注重收集近年来社会生活中涌现出的新词新义,如“首席执行官”、“厄尔尼诺现象”、“疯牛病”、“猪流感”、“不折腾”、“躲猫猫”等。《汉英大词典》(第3版)的出版,将填补译文出版社大型综合性汉英词典编篡领域的空白;同时,可与陆谷孙先生主编的《英汉大词典》构成姊妹篇,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适用于外语工作者、翻译工作者、科技工作者、教师、
《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谚语大辞典》为专收古今谚语的大型工具书,共收古今谚语达15000余条,是同类词典中规模的。作者在大量的古今图书中收集资料,收录对象包括古代农书、史籍、诸子、唐宋传奇、宋元话本、元曲剧本、明清杂剧、明清小说、近现代大量文艺作品,所收的谚语包括古代天时、气候、农作、礼仪、读书、交友、饮食、政治、军事、文化等等方面,内容翔实,例证丰满。 《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谚语大辞典》的编写,以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汉语俗语语料的计算机处理与相关的语言学问题研究 (02BYYO17)的成果-- 汉语俗语语料数据库 为基础,以汉语语汇学的理论为指导,与同类辞书相比较,在收词立目、释义体例等方面多有创新。 《汉语工具书大系:中国谚语大辞典》释义严谨,引例丰赡,编写者均为多年从事语汇学研究的专家学者,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