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非常适合小学生使用的英语图解小词典,书中收录了约1500个英文单词和短语,涵盖小学阶段中的大纲词汇,并在此基础上适当进行拓展延伸,希望能帮助孩子积累更多词汇,为英语学习打好基础。 1. 贴合大纲,小学*** 书中收录小学阶段英语学习***词汇,打造小学生迫切需要的单词库。 2. 图文编排,语境记忆 每个单词搭配场景图片和例句,轻松幽默,便于理解与记忆。 3. 注解详细,五位一体 单词、音标、词性、释义、例句,便于孩子全方位掌握词汇,学以致用。 4. 场景大图,主题式呈现 附加19个常见主题,用场景图的形式,补充呈现相关词汇,便于分类记忆。 5. 词汇语法,同步提升 在积累词汇的同时,还可通过例句习得各项语法知识,如常用的时态、搭配、句型等 6. 顺序排列,快速检索 按照单词首字母顺序依次排列,孩子可以迅速查找到需要的
楚辞,战国时兴起于楚国,是源于江淮流域的歌谣,与《诗经》并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两大渊源。“楚辞”之名,见于西汉前期,至西汉末年,刘向编屈原、宋玉等人作品成集,曰《楚辞》。《楚辞》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七篇,其浓郁的情感、瑰丽的文辞、丰富的想象,对后世诗、赋、骈文产生了深远影响。《楚辞》因所收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给读者阅读带来很多困难。基于此,我们邀请《楚辞》研究专家赵逵夫先生主编《楚辞语言词典》。全书约90万字,分《前言》、《凡例》、词典正文和附录四部分。收入王逸《楚辞章句》中作品中的实词、虚词和专有名词,除专有名词外,一般以意义的单位为词条。每个词条皆标引出处和书证。词典正文广泛吸收了
《中国典故大辞典》是国家“十五”重大出版规划项目。全书收录包括事典、语典在内的典故及其各种变式,共计三万二千多条,约四百万字,是当今规模、内容最全的典故类汉语工具书。 本书的编纂以《汉语大词典》为基础。《汉大》已收并已作典故处理的条目,除少数讹误者外,收录,不使遗漏;《汉大》中属于典故而未做典故处理的条目,均改写后予以收录;《汉大》未收的典故,包括已收典故而遗漏的大量不同表现形式,尽量增补,力求完备。
本书依照规范标准审慎确定字形、字音;对字头的简繁、正异关系进行了梳理;增加单字600多个(以地名、姓氏人名及科技用字为主),共收各类单字13000多个;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近3000条,增补新义400多项,删除少量陈旧的词语和词义,共收条目69000余条。
女字是世界上的女性专用文字,流传在中国五岭地区的江永、道县、江华一带。自20世纪80年代媒体报道它以后,几大洲的一些学者,尤其是女士,对它产生了很大兴趣,纷纷前往当地访问、学习、收集资料。十几年来,时有电视、广播报道,召开过一些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一些女书资料、女字汇和论文,就女字的结构、使用者和文化内涵进行了研究。但是对女字的起源、族属、价值、发展规律等诸方面,研究者的结论依然五花八门。从1986年开始,我调查了五岭方言的一些点,向女书传人学习女字的写法、读音和意义,收集了500多篇(首)女书的原件、复印件、摹写件。经18年思考,从中整理出女字3400多个,编成遣部阐明字源、字形、字音、字义的《女汉字典》。下面先就女字、女书及其所写方言做概括地论述。
方言调查记录语言的现状,方言比较反映语言的历史。方言词典用分条列举的形式,表达调查研究的初步成果。读者可以用来查考方言词语的意义。语言工作者可以据此从事专题研究。文史方面的学者,也可以取用其中的语料。汉语方言的调查研究工作近年来有所进展。在这个背影下,我们计划统一一部以实地调查为主的,综合的现代汉语方言词典。这个计划分两步走。步是调查四十处方言,编四十册地方言词典。第二步是在四十分册地方言词典的基础上,补充一些其他方言资料,编一部综合的汉语方言词典。分地方言词典与综合的汉语言词典均由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方言词典以方言调查为本。调查首先是物色发音合作人。发音合作选择老年中年,也不排斥青年。根据前者确定音系,记录语料,参考后者补充词语,同时说明音系与前者不同处。分地方言词典的要
本书收集了化妆品和表面活性剂的商品名称2万余条,可作为化妆品和使用表面活性剂的上述各部门科研、生产、供销及情报人员的工具书。近20年来随着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观念的更新,美容化妆品已成为人民美化生活的重要内容,对化妆品的质量、功能和安全性提出更高的要求。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还存在差距。表面活性剂不仅是化妆品和洗涤用品的主要原料,由于其具有多种功能,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如石油采收、高分子合成、建材、化学冶金、制药、涂料、机械加工、选矿、纺织、食品、发酵、造纸、皮革、医药卫生、生化、农业、农药、林业、土壤改造等部门得到广泛应用。国外文献中化妆品和洗涤用品配方中的组成以及表面活性剂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大多以商品名称出现,这给广大科研生产人员查阅国外文献及引进必要原料、开发新产品、提
楚辞,战国时兴起于楚国,是源于江淮流域的歌谣,与《诗经》并称,成为中国古典文学两大渊源。“楚辞”之名,见于西汉前期,至西汉末年,刘向编屈原、宋玉等人作品成集,曰《楚辞》。《楚辞》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七篇,其浓郁的情感、瑰丽的文辞、丰富的想象,对后世诗、赋、骈文产生了深远影响。《楚辞》因所收作品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给读者阅读带来很多困难。基于此,我们邀请《楚辞》研究专家赵逵夫先生主编《楚辞语言词典》。全书约90万字,分《前言》、《凡例》、词典正文和录四部分。收入王逸《楚辞章句》中作品中的实词、虚词和专有名词,除专有名词外,一般以意义的单位为词条。每个词条皆标引出处和书证。词典正文广泛吸收了前
《日语惯用句型手册》基于实用、有效的原则,侧重“不通过句型的形式难以掌握的内容”,精选充分满足一般学习者需要的600多条日语常用句型,提供了较多实用性例句。
本着求实、求新、求全的原则,全息性地收列汉语修辞格,并针对十多年来语言运用的丰富变化,重新梳理新旧辞格,尤其注重从公众语言生活中发掘鲜活的修辞格用例,反映语言运用和社会生活的有效互动。本词典共收一级辞格和二级辞格287种。所收辞格分主条、分条和副条。主条为一级辞格。分条为二级辞格,是主条的下位层次条目。副条是一级辞格或二级辞格的同格异名条目。正文内容包括辞格名、注音、定义、例释、辨析等。其中,辨析部分包括两类,一是易混辞格的辨析,二是修辞格与相关术语的辨析。词典按辞格音序编排,附《条目笔画索引》、《易混辞格与相关术语“辨析”索引》、《新时期以来(1977-2009)修辞格论著分类篇目索引》。
《中国语言文字学大辞典》是关于语言文字学的专门性的大型工具书,共收词目10000条左右。内容包括中国语言文字,部分世界语言文字,中国语言文字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国语言文字学文献资料、人物、论著、刊物、社团等名称、术语,举凡与语言文字学有关的名词、术语,都纳入在内。
《编纂忆往》分往事回忆、学术评论、编纂花絮三部分内容,主要由《汉语大词典》靠前版的回忆性文章组成,主编为原《汉语大词典》编写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汉语大词典编纂处办公室主任,作者均为参加靠前版编纂的编写者或编辑,孙厚璞等回顾了《汉语大词典》1986年出版靠前卷,1994年全书出齐。这在我国辞书编纂目前,是一个少见的盛举。它对我国迅速发展的汉语辞书编纂事业,起到了继往开来、承先启后的作用。《汉语大词典》是一部既收今词,又收古词,也收“不古不今”的语词,具有汉语词语的总汇那样性质的词典,供人查阅和参考。全书编写方针是“古今兼收,源流并重”。所谓“源流并重”,是说每一条词语的解释都应尽可能依据历史原则,理清词义的来源和演变,发生和发展。在处理词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关系时,又以词汇意义为主。
《汉译简编穆卡迪玛特蒙古语词典》原来是阿勒-扎玛赫沙里在12世纪编纂的一部阿拉伯-波斯语词典,后来又增加了突厥语。其第四种语言-蒙古语部分是何时何人加上去的,至今无从探究,学者根据其语言特点推断大概是14世纪初或中叶某个人所加。本书的特点是在原书中出现在句子和词组中的每个单词都作为一个条目来列出,并附上了例文。读者可按音序查到该词典中的所有单词,这样极大地方便了读者。把N·鲍培的俄译文译成汉文,对中国读者提供使得是不言而喻的。
甲骨文、金文、小篆、汉简通称为古文字,作者耗时十余年,探讨古文字源流沿革,并以说文解字部首和笔画为索引编纂成融研究、考证、学习、鉴赏于一炉的极具价值的古文字工具书,对广大读者学习古文字提供极为方便的读本。
以语词为主,兼收百科的通俗性语文工具书,主要收现代词语,也收一些古词古义,释义力求简明,重在实用,供中等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此次0次修订,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增添了80年代以来的新词新义,同时根据新资料对原有的一些注释内容做了补充修改,并删减了少数过时、冷僻和与附录内容重复的复词条目,2、根据82年以后国家有关语言文字规范文字,修订了字形、字音和字义,整理了部分异形词,3、新增“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附录都根据新资料进行了修订甚至改写,同时新添了《中国少数民族简表》、《中国行政区划简表》。经过修订,0版共收单字11900多个,复词23700多条。
《汉蒙常用词词典》是一本大型蒙古语语文词典,也是一本翻译现代汉语常用词的汉蒙对照词典。它收汉字3181个、词语(多字条)56000多条,并服务于初级和中等文化程度的汉译蒙翻译人员。该项目是自治区成立以来规模、投入最多的民族文化建设研究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