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文学》杂志是一份纯净清新的老牌纯文学刊物,品质高雅、内容健康,帮助孩子们塑造完美性格,全面提升人的素质。1963年创刊,至今已有49年历史,哺育了几代少年儿童,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杂志分三个版本,月发行量约为110万册,是真正意义上的百万大刊,业内屈指可数。 包含内容: 1.《儿童文学》上册(经典版) 创刊49年,历经几代人精心打造的一份经典的纯文学刊物,是中国儿童文学的一面旗帜,帮助孩子塑造完美性格,全面提升人的素质。适宜9-99岁公民阅读,老少皆宜,雅俗共赏,一本在手,三代可读。 2.《儿童文学》中册(选萃版) 以强烈的精品意识构筑三大板块精品内容,兼具文学欣赏与写作指导两大功能。在身心疲惫的课后,享受阅读带给你的快乐与温暖。 3.《儿童文学》下册(时尚版) 智慧写作、阳光阅读、精雅设计
《儿童文学》始终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原则,即:以儿童为中心、以儿童为主体,服务于儿童、陶冶儿童心性;坚持高品位、高格调、高质量的纯文学宗旨;坚持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读者,不断超越自我与时俱进。 近几年来,在纯文学刊物普遍市场疲软的大背景下,《儿童文学》一枝独秀,期发量连年上升。《儿童文学》自1997年改刊一来,实施精品战略,使刊物发行量每年平均以30%的速度攀升,从10年前的月发6万册左右,上升到现在的40多万。可以说,不论在儿童文学领域里,还是在整个中国纯文学领域里,《儿童文学》杂志的发行量都是首屈一指的。经过多年的努力,《儿童文学》杂志已由一份“少儿文学读物”拓展成为了一份“家庭读物”,目前正慢慢向一份“社会读物”奋进。它以一流的品位和丰富的内容获得了少儿读者、家长、老师以及
卷《世纪初生:1904—1930》(The Start : 1904-1930),威廉·夏伊勒在世纪之交不久后出生,成长于美国一个中西部小镇的“大街”,在安顿下来以前他决定逃离美国的保守中心地区。1925年,他搭上一条运牛船前往欧洲,口袋里只有200美元,计划在那里待两个月。 终在巴黎,夏伊勒和上千名年轻美国人一起,向巴黎版《芝加哥论坛报》投递简历。就在他回国的前一晚,《芝加哥论坛报》的编辑终于给他了一份工作——这也是夏伊勒从此在欧洲驻扎二十年的重要职业生涯的起点。现在威廉·夏伊勒回想起这些岁月——在《芝加哥论坛报》的编辑室里与詹姆斯·瑟伯邻桌而坐;与斯科特·菲茨杰拉德和塞尔达、海明威、格特鲁德·斯泰因、多萝西·汤普森、伊莎朵拉·邓肯以及约翰·君特谈笑风生;之后作为驻外记者,在动荡的20世纪20年代辗转于伦敦、柏林、维也纳、罗马
周雷、刘耕路、周岭三大红学家联手打造,影视经典文学剧本完整展示。弥补拍摄遗憾、弥补剪辑舍弃,完整呈现1987年电视剧版《红楼梦》剧本。毫不夸张地说,这是1987年电视剧版《红楼梦》剧本原貌文学版。 该剧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舍弃高鹦续作,重新创作。不同于原著的十二钗最终结局,忠于曹雪芹原笔原意的家亡人散各东西…… 中国电视剧目前绝妙的篇章,被誉为“不可逾越的经典”,第一次全景影视化古典名著《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