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962年,教皇为奥托一世加冕,神圣罗马帝国诞生。民众满以为能乐享荣耀与和平,但事与愿违,帝国自有其宿命。八百四十多年后,在拿破仑铁蹄的蹂躏下,帝国终于行将就木。 1806年8月6日,末代皇帝弗朗茨二世终于摆脱了枷锁,宣布神圣罗马帝国不复存在。 伏尔泰是这么形容神圣罗马帝国的:"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事实真如他所形容的这么不堪么?帝国究竟是靠什么力量维系了八百多年呢?让我们从书中寻找自己的答案吧。
《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作者以近代中国绅士资本家盛宣怀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华盛纺织厂、中国通商银行四家官督商办企业为主线,大量使用中文、日文和西文的可靠资料,详细阐述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经济成就和问题、人事和政策、社会和制度诸问题,并将中国的经验与日本和西方的经验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的问题。《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所涉及到的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尚未解决的某些政策问题,为当今工业的现代化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康定历史文化丛书:锅庄旧事》系统讲述康定锅庄历史,从三百多年前为争夺茶叶市场而发生在康定的那场战争讲起,讲到明正土司迁炉(康定),讲到茶马互市,讲到康定的大小锅庄以及发生在这些锅庄中的逸闻趣事……一任他信马由缰,纵横驰骋,凡是与康定锅庄有关的人与事他都尽可能地讲到,从进入木家锅庄讲到走出锅庄大院。
《青丘汉潮:中华文化的遗存与影响》采用兼具学术性与通俗性的写作方式,详细介绍了汉文化对古代朝鲜的深远影响。如儒家文化、汉字、科举制度、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艺术、传统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同时,作者也强调了中华文化在古代朝鲜半岛经历的本地化变异。本书还展示了汉文化目前在朝鲜半岛,尤其是韩国的遗存,让读者了解汉文化无远弗届的魅力,有助于读者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如果从人性化的角度看历史,历史会变得趣味无穷。《历史的模样1:夏商周》从史料最稀缺的夏商周谈起,寻踪觅迹,追根溯源,一段遥远的历史和历史中的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书中以人物代人的讲述方式扯下了夏商周历代帝王高高在上的面纱,展现了帝王的常人思维,使人物和他们所经历的重大历史事件来龙去脉昭然若揭、血肉丰满。《历史的模样1:夏商周》还揭露了尧舜禹禅让背后的血腥、商纣王身负六大罪状的冤枉、烽火戏诸侯的虚假等历史真相。这些都为读者打开了一扇独特的看待和分析历史的窗户。
《在少奇身边的日子》通过刘少奇这些身边工作人员的亲身回忆,我们感受到了同在公共政治生活中所表现的刘少奇那严肃的、具有高度政治组织原则性不完全相同的另一侧面。书中反映的许多这些林林总总点点滴滴的动人故事,也使我们深切感受到了日常生活中刘少奇的音容笑貌。
《黄巢民变狼虎谷》内容简介:最使人闲惑的一件事是:罗马帝国怎么一开始就有元老院:当中国正沉醉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追求思想统一的时候,希腊、罗马已了解议会政治和权力制衡的功能而中国知识分子,却只会注注《论语》、解解《孟子》,寻章摘句地研究研究圣人的微言大义,盼望出现明君贤相,以致政治上的任何冲击'都只在厨地踏步,没有崭新的理念和的指导师原则历史上所有革命首领和民族救星,他只要坐上帝王宝座,最初还有一些精爽的措施,最后千篇一律地都会堕落得比旧统治者更为腐败?中国人被美丽口号戏弄了个够之后,的收获是更痛苦和更失望。
《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作者以近代中国绅士资本家盛宣怀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华盛纺织厂、中国通商银行四家官督商办企业为主线,大量使用中文、日文和西文的可靠资料,详细阐述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经济成就和问题、人事和政策、社会和制度诸问题,并将中国的经验与日本和西方的经验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的问题。《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所涉及到的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尚未解决的某些政策问题,为当今工业的现代化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