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作者以近代中国绅士资本家盛宣怀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中国电报局、华盛纺织厂、中国通商银行四家官督商办企业为主线,大量使用中文、日文和西文的可靠资料,详细阐述了中国早期工业化的经济成就和问题、人事和政策、社会和制度诸问题,并将中国的经验与日本和西方的经验进行了富有启发性的比较研究,提出了一系列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的问题。《中国早期工业化:盛宣怀(1844-1916)和官督商办企业》所涉及到的经济发展中内在的尚未解决的某些政策问题,为当今工业的现代化计划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欧洲文明的曙光》(以下简称《曙光》)是柴尔德最重要的代表作,该书在欧洲印行了12版。丹尼尔指出,《曙光》不仅是一本在考古学上造诣极深、无可匹敌的作品,而且成为史前考古学发展的一个崭新起点。《曙光》一书几乎完全根据考古学证据来探究欧洲旧石器至青铜时代中期这段史前史,尽管当时一些保守的学者批评该书陌生的术语太多,缺乏必要的论证并揭示要点,但是大家基本肯定该书最重要的特色是系统涵盖了区域文化的材料,对这些材料进行了整理,并对所见的考古证据进行阐释。这种材料收集、组织、分析和阐释的方法使该书成为一本标准的专业参考书和一种史前考古研究的模式迅速为欧洲考古学家所采纳,并影响了整整一代考古学家。
没有毛主席,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本书在广泛征集基础上,同时借鉴了许多已经出版过的毛主席画册的编辑经验,由在中南海工作过的离退休老干部和从事新闻出版工作的离退休资深编辑等人士编辑而成。本书共收录毛主席各个历史时期珍贵照片550幅,其中有5幅照片属首次公开发表。本书参照毛主席传记的时间顺序编排,并请有关文献、档案部门的专家审核,撰写说明文字,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毛泽东主席的音容笑貌和丰功伟绩,为弘扬革命传统精神,实现百年强国梦共同奋斗。
《造反者:从隋末反政府武装透视王朝末局》是中国的王朝末代是个不断重复的老戏,隔几百年就来那么一次,桥段都差不多。无非是官逼民反、遍地烽烟;继而篡权夺位,军阀混战,生灵涂炭;然后王师出现,拨乱反正,收复河山;最后改朝换代,万象更新,其实一切照旧,只看能维持多久。抛开英雄好汉的传奇故事,抹去隋朝末世的演义色彩,直接切入历史本质,对隋末各种反政府势力的个性与共性展开分析,从最有代表性的个体的生命轨迹去探求历代封建王朝造反者的共性,同时揭示了这些造反者个性中他人无法复制的部分。
《历史的暗角: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作者余秋雨,文化学者余秋雨无疑是今世当之无愧的散文大家。他的散文素以文采飞扬、韵味悠长、见解独到而备受读者喜爱,被视为智者之思。发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而持续勃兴至今的文化散文即因他而起:文化散文另有别名叫做苦旅或秋雨体。秋雨散文见常人所未见,思常人所未思,在叩问历史的同时追问天人、古今,哲思绵延,情致高锭,其审美价值、文化价值和史学意义自不待言。
《历史是怎样学好的》是“战神王金战”《怎样学好》系列中一本针对高中历史学科的学习方法指导书。《历史是怎样学好的》一书中既有解决高中生学习兴趣和方法的问题的内容。同时,书中也着眼学生直奔学习效果的目标,即如何提高学习成绩的内容。书中的“魅力篇”告诉学生历史学科的魅力所在,激发他们学习历史的兴趣。“方法篇”告诉学生学好历史的各种方法和技巧,让他们在考试时能够以不变应万变。“实战篇”对高中阶段历史学科的重难点进行突破讲解,使学生的历史学习更具有效性和针对性。一本《历史是怎样学好的》在手,学好高中历史不用愁!
掌握了尼罗河一年一度洪水规律的古埃及人建立了强大的中央集权国家,而公元前2200年开始的大旱则导致埃及陷入四分五裂的中王国时期;公元前200年之后三百余年的温和气候催生了罗马帝国,而欧亚大草原的大旱则唤出了可怕的“上帝之鞭”匈人战士,使帝国一蹶不振;高棉王朝修筑完善的灌溉系统利用丰沛的雨水,但过度的开垦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洪水的肆虐最终使宏伟壮丽的吴哥窟被人遗忘;“小冰期”使西班牙对北美的殖民严重受挫,但荷兰的商船则利用此时更强的东风获得了优势,成为促成“荷兰黄金时代”的一个因素。最近几十年古气候学的迅速发展,使科学家们获得了望向远古的望远镜,通过对深海岩芯、极地冰芯、洞穴沉积物、树木年轮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测古人曾经生活的环境,许多历史学问题也因此获得了气候方面的新解释。现在我们知道
继《海上遗珍》辑《武康路》2017年出版之后,2018年出版的第二辑《衡山路》依然延续原有的风格,收录了学者、作家等撰写的关于衡山路(辟筑于1922年,旧称贝当路)和宝庆路(辟筑于1902年,旧称宝建路)上的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名人的文章,既有对建筑历史沿革的考证、对轶闻趣事的生动记述,也有对曾经居住在这里的文化名人的深情回忆,透过细枝末节,感受时代变迁。
《仁慈的暴君朱棣》以通俗易懂的现代语境讲述明成祖朱棣夺取政权后,因顾忌“名不正,言不顺”而对侄儿朱允炆的前朝旧臣采取血腥镇压,因此获得“暴君”称号;又由“靖难之役”后备加体恤民情,努力将原本满目疮痍的局面发展成为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永乐盛世”。比如,这位被后世尊称为“永乐大帝”的仁慈暴君,先后五次亲征蒙古、收复交趾,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在西北设立哈密卫,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在位期间,他还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开创了中国航海史上的创举,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对此,毛泽东曾经评价朱棣“搞得比较好”。《仁慈的暴君朱棣》讲述的正是这位个性鲜明、有胆有识、意志顽强的封建王朝的“改革派”皇帝朱棣的那些旧朝往事。
在莫斯科一条安静的小巷里,有一栋老房子。往上爬六段楼梯,左转,就是穆罗姆采夫的家。1902 年10 月的某个夜晚,我们走进他家,在那里待了整整100 年。我们认识了穆罗姆采夫家族的几代人,也认识了他们的邻居和朋友;我们目睹了他们的相聚和分离、快乐和悲伤、希望和失落,经历了许多俄罗斯普通家庭在那个年代中所经历的一切。 这段家族往事折射出了20 世纪俄罗斯的历史。诉说这段历史的不本书的主人公,还有他们的物件:家具、衣物、餐具、图书、玩具等。物件会保存它们被制造和使用的那个时代的烙印,留下光阴的痕迹。它们见证了课本中未曾写过、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历史,也见证了每一个家族的故事、朋友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 这段家族往事折射出了20 世纪俄罗斯的历史。诉说这段历史的不本书的主人公,还有他们的物件:家具、衣物
在莫斯科一条安静的小巷里,有一栋老房子。往上爬六段楼梯,左转,就是穆罗姆采夫的家。1902 年10 月的某个夜晚,我们走进他家,在那里待了整整100 年。我们认识了穆罗姆采夫家族的几代人,也认识了他们的邻居和朋友;我们目睹了他们的相聚和分离、快乐和悲伤、希望和失落,经历了许多俄罗斯普通家庭在那个年代中所经历的一切。 这段家族往事折射出了20 世纪俄罗斯的历史。诉说这段历史的不本书的主人公,还有他们的物件:家具、衣物、餐具、图书、玩具等。物件会保存它们被制造和使用的那个时代的烙印,留下光阴的痕迹。它们见证了课本中未曾写过、对我们至关重要的历史,也见证了每一个家族的故事、朋友的故事、我们每一个人的故事。 这段家族往事折射出了20 世纪俄罗斯的历史。诉说这段历史的不本书的主人公,还有他们的物件:家具、衣物
昭君是中国古代美女之一,为什么皇帝不把她留在身边?昭君不是个出塞和亲的女子,为什么只是她流芳千载?世事艰辛,弱肉强食,关爱她的人居心叵测……,宫延险恶,尔虞我诈,讨好她的人笑里藏刀……,出寒和亲,然而,草原亦非净土,一个蒙面人正一步步逼近她……
《三国志》由西晋史学家陈寿编撰,是记载三国时期魏、蜀、吴的纪传体国别史。全书一共六十五卷,《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形式上,《三国志》主要以本纪、传为主,没有表和志;内容上,陈寿对史实经过认真的考订、慎重的选择,并且不妄加评论,这使《三国志》拥有了文辞简约的特点,但也造成了史料不足的缺点。后经裴松之注释,使得《三国志》日臻完善,成为后世传颂的经典良史之作。
《高中历史等级考A级指引》一书是为选考上海高中历史学业等级考试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检测、自我评价、力争取得A级成绩的学生而编写。本书遵循《上海市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修改稿)》学习内容与要求,分专题进行知识梳理与练习,覆盖高中历史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的各项学习专题,并附有10套按照2017年高中历史年级考试的题型、分数分配要求的模拟测试卷。本书专题知识梳理与练习部分通过“知识结构”“内容整合”和“核心解惑”模块编写,意在指导学生既全面、系统厘清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又有重点地掌握历史学科核心内容和难点问题;通过“专题练习”、“模拟测试卷”模块学习,力图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历史综合解题能力和解决历史学科难点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举一反三,巩固学习,提高效率。
你或许见到过贵州龙和海百合的化石,你或许听说过夜郎自大的故事,你或许到过黄果树瀑布旅游、参观过遵义会议会址……但你不了解贵州。 贵州是中国西南的一块宝地,是一片充满人问传奇的沃土。她就像被历史锁在深闺里的绝代佳人,人们至今都很难尽睹她的芳颜。历史给贵州留下太多让人百恩不解的谜团,它们犹如闪烁在晴朗夜空中的遥远星辰,永远那么神秘,那么难以捉摸,却又那么令人向往。 若干世纪以来,数不清的中外学者不倦地对贵州进行考察,追寻蛛丝马迹,翻阅历史文献,力图给神奇贵州的诸多悬念找到令人信服的答案。本书作者倾多年贵州史研究之积累,以笔记形式写出这本既展示贵州历史发展脉络,又对贵州重大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进行深入探讨的论著。通过它,你会对贵州有一个全新的认识,更会被贵州的神奇所吸引。
史学的进步有赖于不断的创新。历史是一个变动不居、新陈代谢的发展过程,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也是逐渐深化而不可能凝固不变。后人或根据新发现的史料补正前人某一个判断,或是站在更高的起点上对某一问题予以更为全面、本质的阐释,这本是很正常的事情。正如李大钊所指出:“历史不怕重作,且必要重作”,“根据新史观、新史料,把旧历史一一改作,是现代史学者的责任。”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史学研究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研究,已取得很大成绩,其中不乏论著,颇有创见。在以往的研究中曾有过的简单化、片面性的偏向,已逐步得到了纠正。这种创新是可喜的,它深化了中国近代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