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书从分析危机、矛盾、效率和福利国家等概念的涵义入手,围绕着“资本主义不能没有福利国家,但资本主义又不能与福利国家共存”的核心为观点,深刻地阐述了现代福利国家所面临的各种矛盾,如商品化与降商品化、计划与行政理性、福利开支与财政危机、合法性与效率、自由民主内容与形式的分离等。
北欧四国——丹麦、瑞典、挪威、冰岛、芬兰,纯净的湖泊和深幽的峡湾缠绵着皑皑白雪,奇幻异彩的极光、苍茫林海和“白夜”奇观,组成一派神奇壮观的北国风光。波罗的海的涛声,维京后代的粗犷豪迈,“海的女儿的忧伤”,浸淫着这片神奇的土地。从圣诞老人的故乡北极村,到人体雕塑公园,从诺贝尔颁奖地到世界上的步行街……这里是高质量的度假观光胜地,独特的自然风情等待您来体验。本书以精美的图文介绍北欧20多座旅游城市,提供赴北欧五国旅行的实用指南。
社会主义是贯穿于20世纪民主政治的一个活跃的理想。即使那些反对它的人也都意识到了它的潜力。但社会主义的涵义仍是晦暗不明的,而由政治哲学家提出的用以解释它的现有理论也未能把握住通常人们思考社会主义问题的方式。本书提出了一种新的理论。戴维·米勒指出必须在语境中理解正义诸原则,每一原则都在不同形式的人类结合体中得到认同。由于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政治理论也必定是复杂的。 本书所展现的正义理论和大多数其他晚近的由政治哲学发展而来的观点不同,除了对流行的观点更为敏锐以外,它更加密切地关注到正义原则所处的社会环境。这一关注的焦点赋予理论较少的抽象性。我相信,它也提高了理论的政治相关性。我也很敏锐地感觉到,在这写这本收书的过程中,在政治哲学家们,特别是那些我们称作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者们所辩护
本书以清代死刑监候制度为研究对象,不仅从思想和制度两个层面梳理了死刑监候的历史渊源,更从立法、司法两个角度对该项制度的形成、运作、沿革做了全方位的考察,这在学界尚属首次。本书以死刑监候案件的整个司法过程为主线,利用大量史料,创造性地提出了死刑监候案件审理分为“定案拟罪”和“秋朝审”两个司法阶段的观点。进而,作者还发现了清代秋审和朝审的一个重要司法功能,即在程度上成文法典,通过司法的手段纠正立法的偏失,追求天理、国法、人情的高度统一,从而实现公平与正义的结果。不仅如此,对于清代秋审和朝审的概念、沿革、程序、结果,对于秋审文类的梳理、分析,对于皇帝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死缓制度与死刑监候之差别等问题,不囿于前人之成说,思路开阔,探赜索隐,多有创新之见。
本书主要内容有:国际核不扩散体制与中国;中国对联事国维和机制的参与;联合国安理会改革的中国视角;中国与APEC的相互适应及APEC的未来;中国与WTO:一个相互学习、适应和促进的过程;用新的视角审视国际人权公约与中国的关系;《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演进民中国的利害和战略选择;国际组织建设的中国传统思想资源;中国加入国际组织的文化伦理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