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历年高考语文,都十分重视对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的测试。自高考科目实行“3+X”以后,对这一块的考查更为突出,不仅在试卷部分用7道题进行分项测试,而且另辟第五部分独立测试语言表达,合计总分达33分,占语文总分(150分)的1/5稍强。一年又一年的高考,平时一次又一次的模拟或训练,使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制约一个考生、一个班级、一所学校语文总分的,主要不是文方文,不是现代文,也不是作文,而是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
通过本书你能够厘清两个问题: ,学科是什么?作为在各自学科领域卓有建树的著名教授以及初高中教材编写者,汇集多年教学经验、感受,来阐释学科的本质、该学科在大学的发展方向和未来可能从事的工作。告诉你:你现在的所学是一生有用的知识,你进入大学后它会延展成不同的有趣的方向,不同专业方向会成为毕业后你可能从事的丰富多彩的工作。学习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高考,应该享受学习、爱上学习,这样才能获得基本的知识和能力。 第二,高考考你什么?作为目前的考核手段,高考无法回避也不必回避,有兴趣的学和高水平的考是否可以统一?答案是肯定的。高校不希望选拔到高分低能的“答题机器”,考生也不愿扎进一片黑暗的“题山卷海”。在了解了学科的本质后,教授们在书中将带领你探讨中学阶段每个基础学科你所需要掌握的核心
内容推荐 本书是高中生备战高考古诗文阅读的辅导书。由命题专家权威解读高考古诗文阅读的命题趋势,并对未来的高考阅读命题进行预测。详细分析了高考现代文阅读考察的重点、难点,提供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题秘诀,能有效帮助学生备考。
*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指出: 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课标》言简意赅,阐明了语文课程性质,强调高中语文课程目标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语文的应用、审美和探究等方面得到比较协调的发展。 *考试中心200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考试大纲》),根据高校对新生文化素质的要求,依据*2003年颁布的《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