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全球化时代指导学生如何选择专业,以及在全球范围内如何更好地就业的专业书籍。全书按照文科、理科、社科、商科、工科、法学、艺术、医科8大门类,对北美高校本科阶段的50个专业的学习内容、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就业前景、薪酬状态等做详尽细致地解析。在解析的同时,每个专业都邀请了一位刚完成该专业学习的嘉宾进行专业选择、学习生活、就业打算等内容的分享,这些真实、多维度的分享让读者窥见支撑他们专业及职业选择背后的价值取舍、人生观和行业前沿、个人发展的思考。全书内容扎实,表述专业,语言通俗易懂,故事生动具有非常强的可读性与借鉴性。是一本全球化时代严谨真实、全面可靠的专业选择及就业指南。
本书是新高考下高中学生选科辅导书。内容包含两大板块:一是选科组合意见指导和大学专业介绍,对应63个专业大类,每个专业大类介绍1 5个热门专业。包括专业介绍(是什么),主要学习内容和课程(学什么),未来就业单位、岗位、职位、门槛等(就业方向)。 二是学习方法、经验总结,包括面向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思路点睛、本书学习方法介绍与实施建议,如何规划时间、应对考试等具体时间节点的心态调整和复习建议。 本书主要目的是为广大家长、学生介绍大学本科专业概况、专业发展前景、专业就业方向、适合的学生等信息,并提出选科组合建议。 本书内容聚焦大学专业介绍、选科、学习方法总结,对家长、学生从选科到填报志愿阶段的遇到的常见问题有很高的参考价值,适合新高考下广大师生、家长阅读。
《职业规划下的高考志愿填报》是一本指导考生和家长如何正确填报高考志愿的书,本书分上篇、中篇和下篇三个部分,其中上篇 职业规划 在阐明行业、职业与专业之间关系的基础上,从 职业天赋能力 这个核心概念出发,独创性地提出 海星能力理论 ,并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进行职业倾向测试和自我定位,以实现科学合理的职业规划。中篇 志愿规划 在阐明高考招生政策和招生类型的基础上,正面回答了业界每年热议又迷惑不解的基本问题:专业、大学和城市,究竟谁是?系统论证并明确提出 专业原则 ,并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进行志愿规划。下篇 志愿填报 在阐明高考招生录取规则和常用志愿填报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 高考招生基本模型 理论,并在这个理论的指导下,研究出适用于新老高考的通用填报方法:比例系数法。这个通用方法,解决了年新高考
高一~高三升学规划必修课:提升高中学习力的多种优化方案、创新7维度高考选科的决策技巧、从K书高手到考试高手的5大秘诀、迈入重点大学的20种升学路径、高中70余种竞赛总有一种适合你、高校综合评价、强基计划的申报综评、强基笔试及面试真题解码高考临场高水平发挥的15种技术。
新高考,新政策,新事物,新规律,全社会对新高考的认知都处于探索阶段,急切需要一本科学、准确、易读的指导书,为新高保驾护航,为家长指点迷津。 本书包含决胜高考、新高考政策、生涯规划,选科、志愿填报、高校、专业共七章内容,全部以一问一答的形式展现。既有政策解读,也有实际操作办法和建议;既有理论知识,也有实战经验总结;既有基本数据指引,也有数据分析和建议。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新。的政策变化、独立院校高校转设、强基计划分析、2020-2021高考录取情况和分析等全部包含。2、全。新高考的特色环节全部囊括,如政策解读、生涯规划、选科开始、志愿填报等。3、易。新高考知识量非常丰富,本书将之进行分解、细化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以聊天的语言形式与读者沟通,非常易于家长们掌握和阅读。4、用。全书瞄准如何操
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足可见报考的重要性。 既然它如此重要,甚至可以说重要程度和高考持平,那么你是不是应该也在它身上花一些时间呢。为了高考,可以说我们是准备了12年了,为了填报志愿我想90%的人花的时间不超过花在高考上的时间的千分之一。大部分同学都是高考完了才开始匆匆了解填志愿,后匆匆填了志愿。 《2022山东省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是2021年11月才出版的面向山东高中生介绍如何填报志愿的一本书。 全书442页,800千字,分量是足够的。在纸质书普遍涨价的今天,68元的售价不能说贵了,毕竟有些教辅书都卖到100多元一本了。 本书是市面上少见的工具书,的特点是: 梳理了新高考改革两年报考数据,考生可结合自身情况去分析录取率和升学途径 与省招生指南同步,对应查询,考生可以根据相应批次找到对应的报考数据 这种
《把好高考最后一关 好院校》是高中生生涯规划辅导书。本书分上、下两册,系统介绍了870所高校,包括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公办大学和中外合办高校,以及专科警校,帮助考生在高考分数公布后,选出适合自己的大学。 本书不仅介绍了每个学校的历史背景和官方身份,帮助考生了解学校的整体情况,还对学校的就业和升学情况进行分析,帮助考生了解学校的深造率和毕业生就业质量,以选择更适合自己的大学。 全书没有单纯地推荐哪所大学,或者不推荐哪所大学,而是将一些对考生非常重要的数据整理出来,供考生和家长自行参考数据进行判断。另外,本书中所有数据均来源于各所大学官网发布的内容,尤其是来源于两份权威报告,分别是《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和《本科生教学质量报告》,其他非官方数据均未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