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作者迪伦·威廉提出,教育水平对个体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而提升教育水平,关键在教师。每个教师都能在课堂上做出改变,以提升教学质量,这比学校改革和课程改革更有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形成性评价,就是提升教学质量有效的方法。在书中,作者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介绍了形成性评价的5个关键策略,并提供了70多种课堂形成性评价的实用技术。这些在普通课堂就可实施,无需额外的资源,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
261所大学,261幅高清大学实景图,真实了解大学概貌。104个热门专业介绍,近1000多所大学推荐,全面掌握报考信息。261条金句,天天激发孩子进取心。每日设有空白记事格,让孩子规划好每一天。平摊式精装方式,方便打开,便于书写。
陶行知作为我国建国初的大众教育家、大众诗人和社会学家于一身的行动理论家,他所走过的教育之路,是每个以教育为终身事业的人所要好好研究与思索学习的。这部他的教育文集,让我们与这个大教育家的思想有了更进一层的亲密接触。文集的最前面选了两封信,用以表明陶行知的经历和终生志愿。其余均以时间为序分段编排。他的思想光辉主要聚集在他对待生活与教育的态度从而形成的理念。
当今时代,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迅猛发展,全球化、信息化步伐明显加快,这些变化对人的素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有力地回应了新时代的呼唤,也为深化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提供了方向。 本书从理论、观念、操作三个层面对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进行了系统阐述,包括核心素养的意义、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观重建、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基本策略主题,旨在帮助教师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树立立德树人的教学意识和教学观念,培养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本书致力于让更多学生在学习中通过使用第一性原理思维,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提升学习基础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全书分为8章,通过回到学习的本质,研究从学习输入到学习输出过程中的各分支要素,提升学习基础能力(学习力、专注力、行动力、内驱力、应试力);以学习环节(预习、课堂、课后)为逻辑顺序,搭建适合每个人的自学系统,解决各种普适性及个性化学习问题。
《高中记叙文写作范式(第2版)》是北京市特级教师、北京市十一学校高中语文课程首席教师雷其坤老师的说理文写作思维训练的探索与实践,本书是成果之一。该书稿力图通过建构科学合理的高中记叙文写作范式体系与教学流程,切实发挥高中记叙文写作的"树人"功能,保证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有序、高效,让学生真正成为记叙文写作活动的主体,促进学生作文与做人同步提升。书稿分为10个模块:人物个性化、事件曲折化、景物独特化、情感真诚化、趣味高雅化、意蕴深厚化、表现新奇化、谋篇精巧化、构想创意化、升格常态化。每个模块分若干写作范式,有的写作范式还分为若干子范式,如“事件曲折化”模块中“设置悬念”写作范式,分为“单一悬念”“叠加悬念”“连环悬念”“包含悬念”等4种子范式。每种范式配上典型范文,加上简要评析,供同学们写作借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人才选拔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一轮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和主要亮点,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 本书作者站在文件研制者的角度,结合丰富生动的案例,从“为何评”“评什么”“怎么评”对这一制度进行了深度解读,明确回答了“学生应该怎么办”“教师应该怎么办”“学校应该怎么办”“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怎么办”等问题。 对于教师、家长甚至学生本人,全面精准地理解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并将其创造性地融入我们的工作和学习之中,培养“整体的、活生生的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陶行知教育名篇》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多年的考验,不仅仍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今天的中国教育改革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陶行知是“五四”前后中国教育改造的旗手,他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办中国人民所需要的教育。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育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平民教育”、“学校观”、“创造的儿童教育”、“民主教育”等各个方面集中体现了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知行合一”的独特教育思想,经过八十
郭洪是巴川中学的校长。到过巴川中学的人,都能从巴川人工作的细节中感受得到“自主教育”的思想浸润。和郭洪交流,“自主认识”、“自主设计”、“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评价”……他如数家珍。郭洪在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的确效果良好! 他践行自主教育,关注学生自我生成性的进步和成长;在意学生的快乐和幸福;关心教育的前途和出路。
《魅力微班会》是特级教师丁如许及其团队开展班会课研究的近期新成果,在微时代的背景下,打造“魅力微班会”。立足于师生身边的事,根据社会发展、学生成长的需要,从全国各地精选60篇微班会课例,选题灵活,形式多样,各有特色,为班主任老师提供了丰富、有价值的微班会方案。
20世纪80和90年代是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时代”,欧洲高等教育评估得到了的大发展。本书主要介绍这期间欧洲各国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和发展情况,其中,以英国为代表的“中介式”评估制度、以法国为代表的“中内集权制”评估制度、以比利时为代表的“二元结构型”评估制度、以瑞典为代表的独立“委员会制”评估等,都是典型的代表。欧洲院校评估和专业评估相隔合的评估模式,对世界许多国家高等教育评估制度的建立产生了重大影响。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探索和建立我国特点的教育评估制度,研究和借鉴欧洲高等教育评估的经验具有积极的意义。
行动,体验中的身体,不只是“躯体”、“肉体”,它是自我的“体现”,显示的是个体的生存状态、行动能力,是个体精神建构的本源。然而现代教育却把身体当成“工具”,规训它,役使它。于是,身体变得僵硬,心灵变得枯竭。本书是“社会学视野中的教育丛书”之一,该书共分4个章节对身体社会学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从身体与教育研究、教育中的身体形态、教育日常生活中的身体主体活动等。该书可供各大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书使用。
《开启未来之路:中小学生涯教育实施指南》将对生涯教育的目标,小学、初中和高中生涯教育的实施内容、生涯教育主要方面:自我认识、社会理解和生涯规划的具体实施进行阐述,对生涯教师的培养、社会生涯教育资源的利用和学校生涯辅导开展的支持系统等进行指导,为中小学生涯教育的开展提供指南。
《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主要是以学会生存为主,其内容有:部分研究的结果;章教育问题;第二章进步与极限;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第二部分 未来;第四章 挑战;第五章 发现;第六章目的;第三部分向学习化社会前进;第七章教育策略的作用与功能;第八章当代策略的要素;第九章 团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