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教学教什么》是根据国培标准设计的参与式语文教师培训教材,在教材结构上有所创新,包括理论、课例、共同备课这3个工作坊,以及光盘资源,设计了读者的学习方式,实现了教材的立体化,体现了培训的案例式、情境式和参与式,堪称“纸质版的在线教育”。
本书是作者20多年来在中小学写作教学领域的教学实践与理论思考的总结。本书旨在帮助语文教师初步掌握写作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了解一些优秀教师在写作教学上的探索,思考“思维与写作”“阅读与写作”“写作技巧与全语言学习”等基本问题。 本书可作为师范院校写作教学研究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语文教师提高写作教学实效的参考用书。
文本解读和课程设计,都是语文老师的看家本领。特级教师李竹平巧妙地将这两者结合在一起,并认为语文教学是一个寻意的过程。这个过程,则由文本解读生发,指向“一节课或文本本身学习的解读”“单元整体目标有效落实
物理高端备课是指以物理课程与教学理论为指导,采用“备课”的形式,结合初中物理教学中20个经典教学案例,研究既符合物理学内在逻辑,又符合物理教学规律,同时符合学生学习规律并接受课堂教学实践检验的教学设计,体现“从物理知识传授到物理方法教育,再到物理思想形成”的核心理念。在此基础上,构筑一线物理教师参与的教学研究交流平台,从而达到物理教育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促进教师专业提升与学生认知发展向高水平跨越的物理教育研究活动。物理高端备课则要求备课者传统的教材分析、教案撰写以及教学设计的局限,不仅要明确“做什么”、“如何做”,还要基于深度的理论思考,在教学中论证“为什么要这样做”,并在高端备课的过程中呈现这些思考。这种工作构筑了专业沟通与学术批判的桥梁,对促进学科教师专业发展以及我国学科
本书收录了作者在小学语文教学艺术方面的30个研究专题。从教材研读到教学设计,从阅读教学到写作教学,从教学艺术到教师发展,作者通过自己广泛的实践,用实在的内容、丰富的例证、操作性强的方法,告诉青年语文教师怎样做小学语文研究。30个研究专题,多方面的研究内容,体现了老一辈语文教育专家对青年语文教师提升教学素养的拳拳之心。
如何根据课文文体特点确定“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为了及时总结梳理有关研究成果,帮助一线教师解疑释惑,让“关注文体”的课程理念落地生根,本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小学语文文体教学”进行了系统地总结,并给出了具体的教学课例。本书对一线教师开展备课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有效的写作教学应该从关注写作知识的系统性转变为关注学生写作学习需求的满足。能够满足学生学习需求的写作教学应当具备“规模小,容量少,主题明确,目标清晰,针对性强”等特征。本书从写作的情境化特征、非线性特征以及问题解决特征分析了建构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必要性,并从学习理论和课程教学理论等方面为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建构寻求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阐释了微型化写作教学的基本特征:以写作学习者为中心,以学生运用写作知识、形成写作能力为根本目的。微型化写作教学具有聚焦具体问题、满足具体需求的特点,其核心是对写作学情的关注。全书主体章节分别研究写作学情的探测与分析,微型化写作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的确定与开发,学习支架的设置以及微型化写作教学组织等内容。
本书的大部分内容,取自《语文学习》杂志的“案例·语文课程建设”专栏。在众多专家和教师的参与下,在2004-2006年间,该专栏发表了一系列具有创新价值的论文和探索性的课例、教材样章,对我国语文课程与教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赢得了广大语文教师的好评。本书是“语文课程建设书系”的本, 以《语文学习》“案例·语文课程建设”专栏为平台,本社将陆续出版致力于“语文教学内容重构”的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