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内容包括:力学计算基础,阐述超静定扭转计算与常见静力计算扭转的内力图;详细阐述建筑结构静力计算受力分析、计算方法和公式,列出了计算图形和计算表格,特别列出了简支斜梁的内力与变形计算,同时,详细介绍静力计算需要的力学基本资料,列出了常用截面的几何特性表和塑性截面模量表;阐述了应用各类静力计算方法的典型例题;简明地列出桥梁结构的静力计算方法和公式等。本指南适合于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考生使用,也可供本行业结构设计人员使用和大专院校土建专业师生参考。
本套丛书根据行业标准《城镇供水行业职业技能标准》CJJ/T225-2016要求,系统阐述了自来水生产工、化学检验员(供水)、供水泵站运行工、水井工、水表装修工、供水调度工、泵站机电设备维修工、泵站机电设备维修工、仪器仪表维修工(供水)、供水管道工和变配电运行工等10个供水行业重要岗位应掌握的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以及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在广泛吸取国内外先进理论及现代专业操作技能的基础上,综合了国内供水行业调研成果,融汇了作者们多年实践经验的精华。我们相信,随着城镇供水行业职业技能系列培训教材的出版,必将对全国供水行业职工的职业技能、素养的提高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新华书店旗舰店】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规范条文熟悉·理解·应用 地基与基础 201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编者:孙惠镐 原价 ¥41.0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01-01
本书辑录了2007年至2011年5年间全国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试题及标准答案和详细解答分析,是与《全国一、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教程》配合使用的考试用书。本书旨在使考生通过历年考题真正全面了解考试要求的广度、深度和考试趋向,从而对自己的水平有一个客观真实的认识和评估,发现自己的不足,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和提高,查补缺漏,争取顺利通过考试。书中所给出的标准答案和解析过程,能让考生真正明白在考试中如何选择切入点并进行规范的应答,故本书是考试人员的考试用书。
建筑的围护结构,或者说它的外壳或表皮,必须同时满足许多需求,包括通风、太阳能热增益、眩光控制、日照水平、隔热、水的控制、材料、装配、噪声和污染控制等,这些需求使得它的设计变成了一个复杂的平衡过程。然而,将环境系统整合成一个清晰、全面、优雅的设计并不是一种拼贴式的操作。它必须全面考虑关乎整体的各个部分,以便制定出能在多种尺度下运作的清晰策略。《建筑围护结构完全解读》可作为基于整个过程的思考的“工具箱”,同时还可为一线设计师和学生服务。它提供针对建筑表皮设计和技术的综合方法,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指导手册或案例研究集合。
本书围绕建筑工程施工与混凝土应用展开研究,以建筑工程施工的基本原理为切入点,首先阐述建筑工程施工的部署及准备、建筑工程施工的组织与设计、建筑工程施工工程与技术;其次研究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及应用、装配式混凝土施工及应用;突出创新性,探讨绿色轻骨料混凝土的创新应用。本书通俗易懂、结构层次严谨,观点新颖正确,条理清晰分明,内容翔实丰富,文字表述严谨,具有独到见解,努力使理论上有创新,建立有效、全面、科学的研究机制。
【新华书店旗舰店】 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规范条文熟悉·理解·应用 高层建筑结构 高耸结构与横向作用 201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作者 编者:孙惠镐 原价 ¥44.00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5-02-01
自1997年首次全国统考至今,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已经连续举行了15次。命题专家组成员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为方便考生备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执业资格注册中心组织命题专家朱炳寅、娄宇、王平编写了《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2011年试题解答及分析》一书,概要介绍了我国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基本情况,对考生备考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提出了建议和注意事项,列出了试题的标准解答方法,阐明了命题思路及解题分析。《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2011年试题解答及分析》可供参加全国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考试的考生和大专院校土建类专业的师生使用。
《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系统地讲述了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各类建筑结构的设计与运用,试图以理论为前提,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须精要为度,力求具有针对性、适应性和实用性。《建筑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基本概念清晰,基本理论简明扼要,从建筑结构的概述开始,分别探讨了建筑结构的力学知识、建筑结构的设计、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性能分析、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建筑结构的施工图和其他类型建筑结构及建筑结构的选型,叙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本书根据高等院校教育人才培养要求,满足装配式建筑行业发展需求,系统地介绍装配式建筑的概念和发展意义、国外装配式建筑发展简要情况、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一体化装修、信息化管理和智能化应用、装配式建筑案例参考等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等相关专业的,也可作为装配式建筑生产、施工及管理人员的培训与参考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