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是我国目前的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辞书。1915年开始编纂,1979年后确定十年修订一次的制度。后推出《辞海》第四版、第五版和第六版。2020年8月出版的《辞海》为第七版彩图本。为适合不同读者需求,2022年1月推出《辞海》第七版缩印本。缩印本在内容上与彩图本保持一致。总条目近13万条,总字数约2300万字。全书词目力求精当,释文力求精确,坚持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稳定性和简明性,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和文字关,继承历版《辞海》收词全面、释义准确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辞海》是我国目前专享的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辞书。1915年开始编纂,1979年后确定十年修订一次的制度。后推出《辞海》第四版、第五版和第六版。2020年出版的《辞海》为第七版。第七版计划推出彩图本、缩印本等版本,以适合不同读者需求。新增能源科学、材料科学、交通运输等学科,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体系。总条目近13万条,总字数约2300万字。缩印本在内容上与彩图本保持一致,词目力求精当,释文力求准确,坚持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稳定性和简明性,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和文字关,继承历版《辞海》收词全面、释义准确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辞海》是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的主要功能于一体,以百科知识为主的大型综合性词典。1936 1937年出版,1958年开始修订,历经六次修订,此为第七版。《辞海》(第七版)彩图本总字数约2400万字,总条目近13万条,图片约18000幅。在第六版基础上,对学科设置适当调整,对条目增删反复论证,在内容方面进行大量与时俱进的修改和增补,学科架构更趋完善,知识体系更趋系统,定位是 守正出新 。其语词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一弱,百科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二强。字头、词目力求精当,释文内容力求精确,坚持辞书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稳定性和简明性,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和文字关,不仅继承历版《辞海》收词全面、释义准确的特点,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产品形态上也不断创新,同步推出《辞海》网络版,更好地服务读者、
《辞海》是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的主要功能于一体,以百科知识为主的大型综合性词典。1936—1937年出版第yi版,1958年启yi次修订,历经六次修订,此为第七版。《辞海》(第七版)彩图本总字数约2400万字,总条目13万条,图片约18000幅。在第六版基础上,对学科设置适当调整,对条目增删反复论证,在内容方面进行大量与时俱进的修改和增补,学科架构更趋完善,知识体系更趋系统,定位是“守正出新”。其语词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一弱,百科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二强。字头、词目力求精当,释文内容力求精que,坚持辞书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稳定性和简明性,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和文字关,不仅继承历版《辞海》收词全面、释义准确的特点,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产品形态上也不断创新,同步推出《辞海》网络版,更好地服
《辞海》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辞书。1915年开始编纂,1979年后确定十年修订一次的制度。后推出《辞海》第四版、第五版和第六版。2020年8月出版
《康煕字典:标点整理本》原于2005年,是汉语大词典出版社出版。以道光王引之订正本《康熙字典》为底本,参校别本,重新横排出版。逐句加标点,主要使用逗号、句号、冒号、书名号等。为方便读者使用,在原注音反切、直音后加标汉语拼音和注音符号。原书无篆文,现掳徐铉校本《说文解字》,将规范小篆附于正文字头之后。书末新编四角号码索引,收入原书正文、補遗、傅考中全部字头,以便检索。 此次重印,我们在原书的基础上约请专家、学者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对原书中一些错误书量作了挖改,使得重印本既保持了本词典的原有特色,又提高了质量,将更适合广大读者的需要。
《新华大字典》第3版是《通用规范汉字表》发布后的近期新修订之作。它是一部严格执行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全面体现国家汉字使用标准的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品牌畅销图书。该书收列单字14587个,包括《通用规范汉字表》中的8105字。共设7大板块,13个功能项。包括(1)汉字属性:列出字形、字级、结构、笔画数、部首。(2)注音释义:更出汉字现代的音和义,释义准确,例证恰切。(3)文字源流:列出造字法,分析字形、字义和用法的源流演变。(4)四体书法:列出行、草、隶、篆四种字体,提供书法知识。(5)字的故事:提供与字头相关的历史典故,介绍相关的文化知识。(6)辨析:对意义相近或相关的字词进行辨析。(7)插图:配置精美插图1500余幅,形象直观地图解字义、词义。适合广大师生及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使用。
《近现代汉语辞源》是在香港“中国语文学会”近现代汉语语源数据库的基础上,汇集爬梳近现代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包括鸦片战争后至民国时期的学术著作、科技刊物、专科词典等)编纂而成的。主要收录1840年以后(少量溯源至明末清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后,汉语受西方文化影响而产生的词语和少量本族新词,共计50000余条,约600万字。本书以现代汉语通用词汇为正条,广泛收录近现代历史文献中的同义词、异形词作为副条,辅以简明释义,并提供翔实、精当的近现代历史文献中的语源书证。书后附录有“西学东渐大事记”“主要引用文献目录”等,为现代汉语的形成提供溯源资料,为中国近现代社会、历史研究提供指引和参考。
《现代汉语八百词》为我国第一部语法词典。选词以虚词为主,也收了一部分实词。每一个词按意义和用法分项详加说明,可以供非汉族人学习汉语时使用,一般语文工作者和方言地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也可参考。
宋子然主编的《100年汉语新词新语大辞典》是2010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流行语的社会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0XSH013)的很终成果之一,是我国靠前个经优选级学术论证认可的新词新语辞典编纂项目。本书收词时段为1912年-2011年,即辛亥革命后、民国元年至今。全书约350万字,分三卷:上卷(1912年-1949年)、中卷(1949年-1978年)、下卷(1978年-2011年)。每条词目下含注音、释义、例证、按语。按语是本书的创新特色,其内容除了对新词新语的由来与构成进行分析比较外,还着重介绍它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介绍它所涉及的相关知识或数据,意在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者提供参考资料,为后世读者提供阅读帮助。本书正文后集中附列引用文献、参考文献,旨在提供选词依据和研究资料。
本书主要采用描写语言学的方法,对安阳市区方言的词缀、重叠、等词法项目以及词类、体貌、处置句、感叹句等句法项目共19类进行研究。本书对安阳市区的词类和句式的描写和研究较为全面、详细,以期能较为完整地反映安阳方言语法的全貌。对地方特色尤为鲜明的代词、副词、语气词、处置句、疑问句、位移句等又着力细描,以此凸显安阳市区方言语法与众不同的点面。本书注重对方言现象共时层面的比较研究,安阳方言的重叠类型比普通话丰富。本书通过与普通话、各地方言比较希望 准确 清晰地呈现安阳方言语法面貌。
本书共收楷书单字60%26nbsp;370个,具有“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特色,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力求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字头下列字形、注音、释义、例句。在字形方面,于
1852年英文版《上海年鉴》由北华捷报馆编印,是目前可见的 早的上海年鉴,也是全国范围内 早的年鉴。作为上海的地方性年鉴,此书由当时在上海的英国人编辑,在20世纪之前中国年鉴稀缺的情况下,为后人保留了研究当时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情况的资料,弥足珍贵。本次出版函装二册,其中一册全书影印、原样复刻1852年版《上海年鉴》,另一本平装本由知名上海史学者周育民教授将原本翻译为中文,另附残本1853年《上海年鉴》及译文,令读者能够深切体察当时上海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情态,也是近代史研究者不可多得的社会学和历史系资料。
1852年英文版《上海年鉴》由北华捷报馆编印,是目前可见的 早的上海年鉴,也是全国范围内 早的年鉴。作为上海的地方性年鉴,此书由当时在上海的英国人编辑,在20世纪之前中国年鉴稀缺的情况下,为后人保留了研究当时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情况的资料,弥足珍贵。本次出版函装二册,其中一册全书影印、原样复刻1852年版《上海年鉴》,另一本平装本由知名上海史学者周育民教授将原本翻译为中文,另附残本1853年《上海年鉴》及译文,令读者能够深切体察当时上海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情态,也是近代史研究者不可多得的社会学和历史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