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海》是我国目前的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辞书。1915年开始编纂,1979年后确定十年修订一次的制度。后推出《辞海》第四版、第五版和第六版。2020年8月出版的《辞海》为第七版彩图本。为适合不同读者需求,2022年1月推出《辞海》第七版缩印本。缩印本在内容上与彩图本保持一致。总条目近13万条,总字数约2300万字。全书词目力求精当,释文力求精确,坚持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稳定性和简明性,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和文字关,继承历版《辞海》收词全面、释义准确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辞海》是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的主要功能于一体,以百科知识为主的大型综合性词典。1936 1937年出版,1958年开始修订,历经六次修订,此为第七版。《辞海》(第七版)彩图本总字数约2400万字,总条目近13万条,图片约18000幅。在第六版基础上,对学科设置适当调整,对条目增删反复论证,在内容方面进行大量与时俱进的修改和增补,学科架构更趋完善,知识体系更趋系统,定位是 守正出新 。其语词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一弱,百科条目约占全书三分之二强。字头、词目力求精当,释文内容力求精确,坚持辞书内容的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稳定性和简明性,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和文字关,不仅继承历版《辞海》收词全面、释义准确的特点,更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在产品形态上也不断创新,同步推出《辞海》网络版,更好地服务读者、
《辞海》是我国目前专享的一部以字带词,集字典、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辞书。1915年开始编纂,1979年后确定十年修订一次的制度。后推出《辞海》第四版、第五版和第六版。2020年出版的《辞海》为第七版。第七版计划推出彩图本、缩印本等版本,以适合不同读者需求。新增能源科学、材料科学、交通运输等学科,进一步完善了学科体系。总条目近13万条,总字数约2300万字。缩印本在内容上与彩图本保持一致,词目力求精当,释文力求准确,坚持思想性、知识性、科学性、稳定性和简明性,严把政治关、科学关和文字关,继承历版《辞海》收词全面、释义准确的特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本书是在多年来壮族古壮字古籍搜集整理工作取得重大成果的基础上编纂的,是集壮族古壮字大成的一部工具书。其特色是:第一,容量大。本书以单字为字目,所立字目共16500余条,90万字;第二,标音准确。每个古壮字都用拼音壮文及国际音标标注其方言读音,使不同壮语方言地区的读者或者不会壮语的读者也能正确读出字音。第三,释文精炼得当。每个条目下列举的义项相当全面丰富;追溯了不少古壮字的本源,理顺了它们义项之间的引申变化关系,并有所补充。尤其重要的是,书中给出的例句均表明出处。书中的每个字目都标明每个字的词性。第四,编有部首检字表和音节检字表,方便读者查考。显而易见,本书能为古壮字存字、存音、存义,能承担传承壮族优秀文化精华的功能,有利于建立古壮字语料数据库,形成信息化处理壮族古壮字的坚实基础,能为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 、形音义 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 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由川、鄂两省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历经十年编纂完成,首版于1990年出齐,广受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读者好评,被誉为“共和国的《康熙字典》”。 《汉语大字典》袖珍本是《汉语大字典》衍生品种之一,将1500余万字的原版浓缩为一册,便于使用。袖珍本第二版计450余万字,全部收录原版字头60000多个,根据近年来 研究成果进行了修订,除参照《汉语大字典》第二版九卷本对字头的归部、字音、笔顺、笔画等进行调整外,还吸纳了 的科技术语,并对人名、地名、释义、例证等,进行了 新,同时对照《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异体字、繁简字作了必要的调整,是一部 实用的中型汉语工具书。
本书共收楷书单字60370个,具有“古今兼收,源流并重”的特色,注重形、音、义的密切配合,力求历史地、正确地反映汉字形、音、义的发展。字头下列字形、注音、释义、例句。在字形方面,于楷书单字条目下收列了能够反映形体演变关系的且有代表性的甲骨文、金文、小篆和隶书等形体,简要说明其结构演变;在字音方面,对所收列楷书单字尽可能地注出现代读音,并收列了中古反切,标注了上古韵部;在字义方面,不仅注重收列常用字的常用义,而且注意考释常用字的生僻义和生僻字的义项,适当收录了复音词中的词素义。 徐中舒主编的《汉语大字典(第2版缩印本上下)(精)》是《汉语大字典》第二版的缩印本,对专家学者和审读者发现的第二版在形、音、义、例方面的讹误做了必要的 正,采用上下卷的形式,将音序检字表和笔画检字表调整到正文之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 、形音义 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 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由川、鄂两省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历经十年编纂完成,首版于1990年出齐,广受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读者好评,被誉为“共和国的《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袖珍本》是《汉语大字典》衍生品种之一,将1500余万字的原版浓缩为一册,便于使用。全书456万字,全部收录原版字头60000多个。第二版根据近年来 研究成果进行了修订,除参照《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对字头的归部、字音、笔顺、笔画等进行调整外,还吸纳了 的科技术语,并对人名、地名、释义、例证等,进行了 新,同时严格对照《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异体字、繁简字作了必要的调整,是一部 实用的中型汉语工具书。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 、形音义 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 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由川、鄂两省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历经十年编纂完成,首版于1990年出齐,广受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读者好评,被誉为“共和国的《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袖珍本》是《汉语大字典》衍生品种之一,将1500余万字的原版浓缩为一册,便于使用。全书456万字,全部收录原版字头60000多个。第二版根据近年来 研究成果进行了修订,除参照《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对字头的归部、字音、笔顺、笔画等进行调整外,还吸纳了 的科技术语,并对人名、地名、释义、例证等,进行了 新,同时严格对照《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异体字、繁简字作了必要的调整,是一部 实用的中型汉语工具书。
《汉语大字典》是当今世界上规模 、形音义 完备的大型汉语字典, 文化建设重点工程,由川、鄂两省三百多位专家、学者历经十年编纂完成,首版于1990年出齐,广受到社会各界和海内外读者好评,被誉为“共和国的《康熙字典》”。《汉语大字典?袖珍本》是《汉语大字典》衍生品种之一,将1500余万字的原版浓缩为一册,便于使用。全书456万字,全部收录原版字头60000多个。第二版根据近年来 研究成果进行了修订,除参照《汉语大字典》第二版对字头的归部、字音、笔顺、笔画等进行调整外,还吸纳了 的科技术语,并对人名、地名、释义、例证等,进行了 新,同时严格对照《通用规范汉字表》,对异体字、繁简字作了必要的调整,是一部 实用的中型汉语工具书。
1852年英文版《上海年鉴》由北华捷报馆编印,是目前可见的 早的上海年鉴,也是全国范围内 早的年鉴。作为上海的地方性年鉴,此书由当时在上海的英国人编辑,在20世纪之前中国年鉴稀缺的情况下,为后人保留了研究当时上海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情况的资料,弥足珍贵。本次出版函装二册,其中一册全书影印、原样复刻1852年版《上海年鉴》,另一本平装本由知名上海史学者周育民教授将原本翻译为中文,另附残本1853年《上海年鉴》及译文,令读者能够深切体察当时上海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情态,也是近代史研究者不可多得的社会学和历史系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