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生涩艰深的哲学术语,也不多谈有关国家社会的宏大问题,屡获殊荣的哈佛教授迈克尔?普鸣借用生动的生活故事深入浅出地带领我们体验中国古老思想的魅力,他的这门中国古代哲学课因而成为哈佛大学排名前三位的全校选修课。 从孔子、孟子、庄子到荀子,从礼仪之道、仁义之道、自然之道再到性恶之道,中国哲人们两千年前的哲学观念在依旧能告诉我们该如何用感情和智慧去处理生活中的各种事件,应对各方挑战。 良好的人际关系来自我们不断实践的礼仪,真正的影响力来自克制而非强权,是一种选择而非天性,幸福则需要我们精心对待生活中的每一个小的瞬间。这本书让看似高深遥远的中国哲学之道贴近了现实生活,提供了包含着丰富人生经验的思考工具。这些先哲的教诲将为我们打开新世界的大门,引导我们重新思考自我、思考我们未来的诸多可能
该书共收集了蒙古族常用人名500多个(另有衍生的复合人名近500个),常见地名400多个,各类物体名称近150个。从中可以了解到蒙古族的人名、地名、物名文化,探视蒙古民族厚重、鲜活的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领略蒙古族先人和当今蒙古群众的聪明智慧以及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品格追求!
我们的无知总是超出自己的想象。 人类建立了复杂的社会,掌握了艰深的技术:我们学会了生火,创建了民主制度,在月球上留下足迹,让基因对号入座……然而,我们每个人又都是犯错大王,时常做出愚蠢的行为,大多数人甚至连马桶的基本工作原理都弄不清楚。我们何以知之甚少却成就颇高? 《知识的错觉》指出,人类个体对世界的了解少得可怜,没有谁拥有大脑,所幸人类在一个丰富的知识共同体中各擅所长,相互依存。我们的日常需求几乎都仰仗着别人的知识与技能,我们擅长从周围的人、事、物中获取经验与智慧。所以,让人类从众生当中脱颖而出称霸世界的,并非个人理性,而是无与伦比的集体思考。也正因为他人的存在,我们认为自己无所不知,这就是知识的错觉。这也解释了为何我们常常高估自身的理解力,为何政治偏见与迷思总是根深蒂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