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版新版地图
经典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们之所以为“我们”的“来处”。阅读经典,可以进一步确认和巩固一直以来受到的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及影响。然而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越来越多的人苦于有读经典之心、无读经典之力,甚或有读经典之力,却寻不到亲近它的路径。因此,分别请各部经典的研究者(高校教授或专业学者)向读者总结、介绍正确的、通俗的经典阅读方法,传授他们阅读经典的经验和思考,有着十足的必要。 本书挑选中华传统经典如《楚辞》《尚书》《左传》《史记》等等一般读者足可想到的文学或历史经典,邀请领域内较为权威的教授或学者分篇撰写,既有阅读方法,又夹历史轶事,再兼趣意评论,实用性和可读性皆具。
余华,1960年出生,1983年开始写作。至今已经出版长篇小说4部,中短篇小说集6部,随笔集4部。主要作品有《兄弟》、《活着》、《许三观卖*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其作品已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在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荷兰、瑞典、挪威、希腊、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捷克、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波兰、巴西、以色列、日本、韩国、越南、泰国和印度等国出版。曾获意大利格林扎纳 卡佛文学奖(1998年),法国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2004年)、中华图书特殊贡献奖(2005年)、法国信使外国小说奖(2008年)等。《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这本书就是由余华所著的一部随笔作品集,收录其随笔作品13篇,括:《音乐影响了我的写作》、《音乐的叙述》、《重读柴科夫斯基》等。
内容简介 《爱的教育》是意大利作家德?亚米契斯的作品,是一部著名的儿童文学作品,被认为是意大利人阅读的十本小说之一,是世界文学目前经久不衰的名著,被各国认可为*富有爱心和教育性的读物。朱光潜、丰子恺、茅盾、夏衍等学者曾将此书列为当时立达学园的重点读物。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具有代表性的欧洲系列丛书》中。1994年被列入世界儿童文学*高奖――国际安徒生奖《青少年阅读书目》之中。2001年被指定为中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书目。《爱的教育》超越了时代和国界的,被译成数百种文字
内容提要 中华诗文鉴赏辞典类图书是一套重在普及、雅俗共赏的图书。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古典诗词源远流长,荟萃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从《诗经》算起的三多年诗史中,名家辈出,璨若群星;佳作纷呈,争奇斗艳,散发出永恒的艺术魅力。学习、赏析古典诗词是代代国人乐此不疲的幸事。20世纪70年代始,上海辞书出版社开始出版此类图书,极受读者喜爱,畅销不衰。此后,同类图书层出不穷。我社组织的这套鉴赏类丛书,部头稍小,选目更精,辞赏文字更注重原作内容的串讲,少一些枯燥无味的考据,在解释清基本内容的前提下再引导读者进行艺术欣赏。读者定位为大、中学生及层次稍低的一般读者。
暂无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华诗文选读丛书”中的一种,内容是宋诗选注解读。继唐诗的高度繁荣之后,宋诗依托其独特的时代,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上进行新的开拓和创造,出现了许多优秀诗人和作品,形成了诸多诗歌流派,对元、明、清的诗歌发展也产生了深远影响。本书选录宋代代表诗人70余家,诗作200余首,基本按照诗人生年排序,尽力呈现宋诗概貌。在诗歌原文、注释、解读之外,还精选历代名家对诗作的点评,力求循其文而申其意,为读者提供多角度多层次的赏鉴。
苏轼的词在其开创性方面,被人评价为\\\"以诗为词\\\"。本书作者通过以诗为对比来考察苏轼词的特点,挖掘苏轼的思想全貌,深入探究苏轼词里所表现的人生观。对苏词的各个阶段创作作了条分缕析,书中有《苏轼词编年考》及《历代苏轼年谱、词集苏词一览表》,可供参考。
本书是“中华诗文选读丛书”中之一种,选取五代蜀主孟昶以来294副对联进行赏析解读。对联是利用汉字特征进行创作的一种民族文体,讲究对仗,平仄协调,从古至今留下数不清的杰作。本书正文由原文、联话、解读三部分组成,解读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从创作背景、创作内容及艺术特色等方面进行全面阐释,有效帮助读者了解和欣赏对联这一独特的文学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