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中精心筛选了 35 个品种 174 种纯种猫,详细介绍了每种猫的原产地、祖先、起源时间、外貌特征、性格和饲养技巧等方面的内容。每个品种统一使用中文学名,方便读者辨识、查找。 部分品种的猫咪,其幼猫与成年猫在外观上有较大的差异,书中对这些品种的幼猫外形也进行了细致的特征描述,并配上了幼猫和成年猫的对比图片,为读者提供直观的参考。 书中收集了 166 种 人气宠物犬 ,详细介绍了每种犬的别名、寿命、主要用途、基本特征、性格特点、身高、体重、喂养常识、饮食护理等,以加深人们对犬类的认识,让人们既能了解犬类的基本常识,又能从中收获无限乐趣,相信读完此书的你一定会大有收获。
这是一本科学专业又富有情怀的中国13种野生猫科动物科普笔记。 虎、豹、雪豹、云豹、云猫、欧亚猞猁、亚洲野猫、兔狲、金猫、丛林猫、豹猫、荒漠猫、渔猫,这是中国有分布的全部13种野生猫科动物。本书不仅整理了它们的物种科学信息、介绍了它们所生活的生态系统,还讲述了我们的研究和保护故事。 从发现、研究到保护,通过地图、手绘图、红外相机照片等素材,了解这些野生猫科动物的真实生活;通过科学家、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讲解和研究及保护故事分享,认知猫科动物存在、生物多样性于我们人类是一件多么重要且美好的事情。 书中有跨页的生境手绘大图,更有扫码可看的中国猫科动物野外生活红外视频,可谓一本中国野生猫科动物物种全书。
BBC科普三部曲是一套经典的自然博物科普书,包括《地球:行星的力量》《海洋:深水探秘》《生命:非常的世界》,也是BBC标杆记录片同步书,入选《jiao育部基础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版)》,被科技部评选为 2019年全国优秀科普作品 之一。 三本书结合科考队的探险经历与故事,分别从地球、海洋和动植物的角度,呈现丰富多彩、全面动人的自然博物知识。遥望星空,向往海洋,探索生命,人类的浪漫不止于此,也永无止境。 其中《生命 :非常的世界》讲述了大自然中130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通过探寻那些海洋里、陆地上或天空中的动植物的生活,以及它们超凡的生存繁衍策略,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呈现地球生命的多样性和独创性。
玛格丽特·米不仅是一位享誉全球的植物学画家,更是一位勇敢的亚马逊雨林探险者、一位传奇的女性。 1956年至1988年,玛格丽特·米一直对神秘、瑰丽的亚马孙森林所魂牵梦绕,15次深入雨林,进行了动人而危险的探险。在《森林之花》中,她真实地记录这一次次的探险历程,讲述了她作为植物学画家的工作:如何在原始森林艰难寻觅美丽的“森林之花”,创作了大量的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具的植物学画作,同时对沿途遇见的花卉、树木、鸟类、动物、原住民做了诗意而细致的描述,生动再现热带雨林瑰丽的面貌、迷人的魅力与原始的风土人情。作为一个环保主义者,她在目睹急剧消失的热带雨林后,多次发表见解、表达自己的忧思,并因此闻名于世。 书中还收录了玛格丽特·米160幅精美的植物手绘、素描以及相关照片。
邢立达恐龙手记 系列包括3部作品 足迹篇、琥珀篇和特别篇,是古生物学家邢立达十数年研究生涯,一路成长、发现、探索的全记录。《足迹篇》记录了邢立达自2007年至今追寻恐龙足迹的历程。十数年来,华夏大地各恐龙足迹群陆续被发现,中国的恐龙足迹研究日新月异,正在向国际先进水平靠近,或许在不久的将来,由足迹化石绘制的恐龙分布图,将投影出中国恐龙时代的全貌。这本书便记录下这一史诗般的大发现历程中,一个个意义重大的闪光时刻。
《DK蘑菇大百科》是由视觉工具书知名品牌DK打造的关于蘑菇的经典图文读本。配有2000多幅精美的多角度彩色插图,直观展示蘑菇丰富的形态。系统介绍了450多种野生蘑菇,涵盖常见品种和新发现:主要特征、生长环境、出菇季节、分布情况、可食用性、学名和俗名,以及分辨它们的切实可靠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邢立达恐龙手记 系列包括3部作品 足迹篇、琥珀篇和特别篇,是古生物学家邢立达十数年研究生涯,一路成长、发现、探索的全记录。 《琥珀篇》是一部关于琥珀的科普作品。远古时滴落的树脂,在沧海桑田中被凝结成了黄灿灿的琥珀,也将光阴封存在其中。在近亿年的岁月后,偶被发现,成了我们得以一窥亿年前恐龙时代的一道缝隙。这本书记录了作者如何与琥珀结缘,如何从琥珀中窥视到一个前所未有的神奇世界,并配以上百张独家照片,直观呈现琥珀中的世界。
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本身就是一个无穷无尽的知识宝库。 数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一个被大自然筛选的人种——智人,伴随着各式各样的匮乏压力,逐渐成为世界的主宰者。十万年后的我们,依然生活在巨大的历史惯性之中。 智人是如何顺利通过造物主的层层考验,很终拥有了主宰世界的力量?而同一时空的其他人种比如直立人和尼安德特人呢?为何会逐渐被大自然淘汰,成为智人在漫长进化过程中的陪跑者? 河森堡笔下的旧石器时代,充满了灵动的色彩,有混沌初开的蛮荒,有人性乍现的智慧,还有一种来自大自然的底层力量——匮乏,塑造着人类和历史。 匮乏的环境筛选出拥有足够脑力的智人,他们中的一部分走出非洲,来到亚洲大陆,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然而自然的匮乏始终存在,不同时空的人类又该以何种姿态应对,实现与大自然的交流和对抗
这是一本探索史前生命的科普书,也是一本权威的恐龙百科全书。本书以时间的演化为轴,探究从生命起源到人类之始关于进化的秘密。书中先梳理了生命发展的足迹,然后重点介绍不同种属恐龙的具体特征,*后带领读者走进哺乳动物时代,去认识人类*早的祖先。本书分为远古生命、古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恐龙探秘、恐龙大发现和恐龙知识趣味问答几部分,既纵向介绍了不同时期恐龙的生活状况,也横向介绍了每个时期存在的不同恐龙及其他物种;既有分门别类的对恐龙不同科属的介绍,也有对某一恐龙成员的详细描绘。 书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示神秘的恐龙世界,揭秘古生物学家对恐龙的考察、发掘过程,带领读者探寻世界各地的*遗址,解读从中挖掘出的珍贵化石,系统讲解形形色色的恐龙,以及恐龙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信息海
《与虫在野》是一个有丰富写作经验的作者嫁接其大学生物学素养的背景,当了一回“荒野侦探”。作者半夏拿人类的两只单眼与虫虫们的复眼对视后,察觉所有的生命都是自然的杰作,五年来作者俯身大地,同时也平视或仰观高处,她发现,虫虫的世界令她眼界大开。 这本“与虫书”绝不是一本科学的专业论著,给读者正而八经地讲述知识、搞科普,它用图文并茂、文图互证的方式,讲述自己寄情自然的亲历故事。作者特别强调自己不是生态摄影师也不是分类学家,她五年来只用手机近距离拍摄虫子,用镜头去看渺微的虫子们的一生,看它们如何生存,看它们的爱情和繁衍,看它们几亿年来生存在地球上的非凡技艺。万物皆奇迹。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在野阅微”是作者近年来累积的自然观察笔记;“ren虫对眼录”以图片和图说的形式,以日期为序,展示了作
本书以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及北京大学等单位和机构共同开展的科学调查与研究为基础,精选三江源国家公园及周边常见的、特有的、有代表性的700多种野生动植物,用1000多张精美图片和通俗的科学语言介绍这些物种的辨识特征、分布状况、生态角色,充分展示这片神奇而壮阔的土地上的缤纷生命。这部资料翔实的区域性图鉴既可以作为国家公园持续开展生态管护和生物多样性监测的基础工具书,也可以作为环境教育和自然体验的普及读物,增进公众对三江源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的了解。
韩永植著郑丹丹译的《昆虫识别图鉴》以地面、叶子、花、树、夜晚等6个昆虫栖息环境为区分,收录了21目221科共1004种昆虫。
恐龙曾是地球上的霸主,统治了地球约1.5亿年之久。虽然这种生物于约6500百万年前已经灭 ,但是恐龙依然散发着巨大的魅力,激发着人们的兴趣和想象。人们 是通过艺术的手段将恐龙的形象搬到了荧幕之上。 随着各类的不断被发现,人们与这种史前巨兽的距离越来越近了,我们已经不再满足于想象,而是希望从科学上 全面地了解恐龙,它们真实的样子是什么?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的习性是怎样的?《恐龙全书:世界恐龙完整指南》共包含11大类、170多种恐龙,238种史前生命,除恐龙之外,也对其同时代及前后时代的远古生物进行了介绍。书中不仅配有大幅彩色的恐龙复原图,还为每种恐龙建立了详细档案,包括它们的分布地、拉丁学名的含义、生活的年代、主要分类、体长、体重、化石产地、与1.8米高的成年人的体型比较,等等。同时,还根据新近的考古
地球上现存的生物已知的大约有150万种,其中动物占大部分,大约为120万种。在这些种类繁多的动物中,有生活在海洋之中、体形庞大的鲸类;有体形微小、寄生在其他动物体内或自由生活在水中的单细胞原生动的,也包括智力高度发达的人类。但动物界中最兴旺发达的大家族却是昆虫,现已知的处类就达100多万种。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新的昆虫种类还在陆续被发现。如果加上尚未定名的种类,存在于地球上的昆虫则可能多达300万种!,而其他所有的动物类群加在一起,也只占动物总种数的一小部分。 本书配有近3000幅精美珍藏图片,将世界珍奇昆虫尽收其中,另外加以概括性的文字介绍了昆虫各目的分类、分布、形态、生境、习性、繁殖等主要内容,并特别选取了大量的鞘翅目的各种甲虫、鳞翅目的蝴蝶等观赏昆虫,共200多种。全书是同类书中种类最
《狗的情义》是一部描绘狗的情义与英姿的科普通识类图文书,由英国作家塔姆欣·皮克拉尔与动物摄影师阿斯特丽德·哈里森合著。 秋田犬八公在涩谷车站的人潮中痴痴等候主人,却不知主人已离开人世。它每天准时出现在车站,望眼欲穿地等待,一等就是整整十年。 二十组哈士奇犬用拉雪橇接力的方式,在暴风雪中昼夜不停地疾驰六百公里,将救命血清及时送达爆发白喉疫情的偏远小镇诺姆,挽救了上万名居民的生命…… 近200幅精致图片和细腻文字,述说着狗与人类相依相伴的历程,展现了狗美好动人的情义。并考察了90个犬种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每个品种的特征及相关故事、史实、传说,将它们的优雅与速度、灵动与睿智、坚定与勇气、奉献与忠诚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知名动物摄影师阿斯特丽德为本书拍摄大量令人惊叹的精美图片,在翔实的
《MOVE图鉴 昆虫》是由日本*大出版社讲谈社制作的一本面向儿童及青少年读者的科普图鉴,以新颖的设计理念和一目了然的系统性编排呈现昆虫世界的知识。全书共收录了1200多种昆虫,有的是身边常见的,有的是世界闻名的。每种昆虫不仅有精美的全彩标本图片可供鉴赏,还附有习性、活动时间、栖息环境等信息的简要介绍。除了标本图片之外,本书还有许多生态图片,展现了各类昆虫的捕食、繁殖等令人惊奇的生活细节。通过这本图鉴,读者可以了解昆虫纲动物的全貌以及每种昆虫的特点,为它们多姿多彩的一生而感到惊叹。
本书分为“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两部分,共介绍了32种存在于我国的珍稀濒危两栖爬行动物。每一篇都是由文章和手绘构成,其中文字部分不仅提供了严谨细致的科普介绍,也包含了两位青年学者对自己野外实地考察 手资料的分享,以及围绕这些资料而来的见闻与思考。手绘图则打破了既往同类图书只采用照片素材的惯例,而是以 为人性化、艺术化的方式,将这些珍稀物种的形态特征全面展现。这一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科学与美感并具的呈现方式,足以为读者带去 为亲切、精细、全面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