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头的鸡能活一年,章鱼可以辨识人脸,大猩猩内心脆弱敏感,鸭嘴兽具有杀死狗的……《奇怪的生物图鉴》是一本畅销日本、韩国、中国台湾的生物类科普读物。采用拟人化的图文解说,介绍40种生物不为人知的冷门知识。这40种生物来自空中、水中、陆地上、传说中,有熟悉的、也有第一次见的,有可爱的、也有匪夷所思且可怕的。还等什么!快来一起吐槽它们的迷惑奇葩行为吧,太好笑了!
本书是一本普及性知识读本。书中总结了作者30多年的研究结果和实践经验,遴选了我国常见的海洋软体动物,从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生态习性与地理分布等方面进行简明介绍,并配有原色图片。所选海洋软体动物以经济价值优选的腹足纲和双壳纲软体动物为主,另外增加多板纲、掘足纲、头足纲的种类,以期更为全面地展现我国海洋软体动物特色。
本书遴选了我国沿海常见的海洋鱼类2纲15目85科138属172种。其中,大部分种类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如日本带鱼、大黄鱼、镰鲳等;有一部分种类虽然食用价值不高,但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如豆娘鱼、镰鱼、狐篮子鱼等;还有很少种类,尽管经济价值不高,也不具观赏性,却是我国沿海很常见的种类,如犬牙缰虾虎鱼。书中每一物种都有简明扼要的形态特征描述与清晰精美的彩色照片相对应,方便图文对照。对每个物种的地理分布、生态习性和经济价值也做了简单介绍。同时,为了便于查询,还提供了别名(包括曾用名)。
观鸟是走进自然之门的钥匙,自然是抚慰人类心灵的良方。本书是资深观鸟者和环境教育者朱敬恩博士(山鹰)的野外日记选编。从观鸟到观自然,再到探讨人类社会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作者渊博的知识、敏锐的观察和动人的笔触不仅为读者呈现一个野性十足的鸟类世界,还精心勾勒出一个充满情感启迪的感性天地。这是一部对自然及生灵充满爱、妙趣横生的自然笔记,让人觉得回味无穷。 本书共分“城市观鸟”“深山相逢”“湖海听翼”“旷野对视”四个篇章。不同环境造就不同的观鸟体验,带来不同的人生感悟。读者跟随作者“上山下海”,将收获对泰戈尔名句“天空未留痕迹,鸟儿却已飞过”的深刻理解。
书中共收录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133种。其中,腔肠动物61种,包括水螅水母5种、钵水母11种、珊瑚纲动物45种;棘皮动物72种,包括海百合1种、蛇尾4种、海胆18种、海星25种、海参24种。本书绝大多数棘皮动物图片都是在我国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专项“中国近海海洋药用生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海洋间隙动物重要类群的多样性、生物地理格局与进化”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西沙群岛及邻近海域珊瑚礁区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调查”资助下获得的。
科普事业需要传承,需要发展,更需要开拓、创新!当今世界的科学技术在飞速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在迅速变化。新的形势要求科普创作跟上时代的脚步,不断更新、创新。 “中国科普大奖图书典藏书系”承载着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科普创作的历史——历史是辉煌的,今天是美好的!未来是更加辉煌、更加美好的。书系囊括新中国成立以来,科学、科幻作家经典获奖作品。本书是丛书系列之《田园卫士》,由王敬东编著。
《消失的动物》是自然手绘爱好者的科普读物。在这本书中,捷克科普作家拉德克·马利讲述了一些动物消亡的故事。除故事之外,书中还配有精美细腻的插图。在这些奇特的故事和精美的插画中,41种已经在地球上消失的动物变得栩栩如生、活灵活现。从这些插画和故事中,我们能感受创作者对这些动物消亡的真切的惋惜之情,同时也引导读者为这颗蓝色星球的未来进行一些严肃的思考。
本书介绍了海洋节肢动物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生态学意义和经济价值,收录的151个种均为中国沿海常见物种,每个种给出了中文名、中文别名、学名、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的描述、原色照片、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等信息,便于读者全面了解该种的情况。
《PNSO儿童恐龙百科》是有赵闯、杨杨编著的一套儿童恐龙百科,分别是《恐龙的诞生和灭亡》《恐龙为什么会长羽毛》《恐龙是如何捕食的》《恐龙怎么防御敌人》《恐龙是如何繁衍的》《恐龙是如何生活的》,赵闯结合了学界新的研究成果,使用全新的绘制方式,生动美妙地展现了一个新的世界。
《狗的情义》是一部描绘狗的情义与英姿的科普通识类图文书,由英国作家塔姆欣·皮克拉尔与动物摄影师阿斯特丽德·哈里森合著。 秋田犬八公在涩谷车站的人潮中痴痴等候主人,却不知主人已离开人世。它每天准时出现在车站,望眼欲穿地等待,一等就是整整十年。 二十组哈士奇犬用拉雪橇接力的方式,在暴风雪中昼夜不停地疾驰六百公里,将救命血清及时送达爆发白喉疫情的偏远小镇诺姆,挽救了上万名居民的生命…… 近200幅精致图片和细腻文字,述说着狗与人类相依相伴的历程,展现了狗美好动人的情义。并考察了90个犬种的发展历程,详细介绍每个品种的特征及相关故事、史实、传说,将它们的优雅与速度、灵动与睿智、坚定与勇气、奉献与忠诚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同时,知名动物摄影师阿斯特丽德为本书拍摄大量令人惊叹的精美图片,在翔实的
本书分为3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海洋鸟类,介绍海洋鸟类的特点、分类、取食方式、对天气的适应、繁殖、迁徙和生态意义等,重点介绍我国海洋鸟类的种类、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以及我国没有、但在水族馆常见的企鹅。第二部分为海洋爬行类,介绍了海龟和海蛇适应海洋生活的结构特征、鉴别、繁殖和保护等,重点介绍了主要种类的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地理分布和种群现状等,这两部分均由中国海洋大学刘云完成。第三部分是海洋哺乳类,讲述了海洋哺乳类的种类、食性、繁殖和面临的主要问题,介绍了主要种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等,这部分主要由中国科学院深海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海洋哺乳动物与海洋生物声学研究室张培君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