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次养鹦鹉就恋爱了》是一本关于鹦鹉的饲养百科。全面介绍了饲养鹦鹉时需要掌握知识,包括日常照料、玩耍训练、健康检查等,还针对鹦鹉的常见疾病,给出了专业照护指南。超全的知识、超萌的插图,既直观实用,又温暖治愈。不管是饲养新手,还是 鸟奴都很适用。 全书包含20个鹦鹉品种的介绍,70个饲养鹦鹉的实用方法,33个对鹦鹉行为的解读。书中介绍的养鸟技巧不仅适用于小型鹦鹉、中型鹦鹉、大型鹦鹉,也适用于文鸟。 一本书就能读懂关于养鹦鹉的全部知识,通过这本书开启和鹦鹉幸福生活的大门吧!《 次养鹦鹉就懂它》是一本深度解读鹦鹉叫声、行为的百科图鉴。也是超实用的“养啾”指南!全书包含133篇鹦鹉“专访”,24篇鹦鹉专栏,5则鹦鹉漫画剧场,2次鹦鹉学测验。鸟宝现身说“法”,主人在不明白鸟宝的叫声或行为是怎么回事的时
本书堪称各级中国观鸟者 的一本“行动宝典”, 在同类书中 为系统、全面、科学、 。书中鸟类绘画技法 ,逼真度极高,不同季节的鸟类羽毛颜色变化呈现得都很准确。作者约翰?马敬能为长期工作在中国的 鸟类学家。 该书按新的分类系统描述了中国境内及周边有分布的1329种鸟,采用了前图后文的形式,前半部集中为鸟图和分布图,后半部为文字说明。本书描述的1329种鸟,每种都配有彩色绘图和分布图,另描述了几百种亚种。分布图显示每种鸟在中国及邻近 和地区夏候、冬候及居留期的分布。对于各鸟种的描述包括外部形态特征、叫声、分布范围、分布状况、简要习性等,文字简明实用。英文版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中文版由中国动物学专家参与编写、翻译、审校。
每个人的位置都可以通过x,y,z坐标轴来表示,动物的位置也是如此。而随着卫星、雷达、DNA测序、红外相机、各类传感器和手机应用的出现,曾经只留在地上、空中和水里的物理痕迹,已经能通过这些设备传入计算机的硅基芯片。当野生动物研究者开始和工程师合作,人类对动物运动和去向的好奇心不再仰赖偶然事件和为数不多的人工记录数据点,而是能收集到数以十亿字节计的行为、生理和环境数据,再加以处理和分析。 本书由地理学家詹姆斯·切希尔和设计师奥利弗·乌贝蒂合作,通过可视化数据,带领读者见证进入信息时代之后,通信技术的兴起和计算机的小型化发展,如何让我们 近距离、 全面地追寻豹子、斑马、狒狒、鲨鱼、熊蜂和雪鸮等的行踪,又如何通过动物传回的数据认识前所未见的自然,并探索如何通过新技术 好地保护地球。
聊天是人们增进了解的常用方法,但假如是面对一只不会说话的动物呢?如何知道它的小脑袋里在想些什么? 坦普尔·葛兰汀,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动物科学教授,被业内称为能翻译动物语言的人,专业研究动物三十年心力之作。 书中有新奇好玩的前沿科学试验,如让鸽子学会分辨毕加索和莫奈的画作;也有贴近生活的实用技巧,如家庭挑选合宠物狗、训练猫咪指南。全书由表及里地阐释了动物行为背后隐藏的情感、思维及非凡的才能。
这部画册是奥杜邦经过了十几年的野外观察和苦心创作之后完成的。 全书共有435幅手绘的鸟类图画。这些作品中展现了臻于的水彩绘画技巧和精细的层次、卓绝的画工。被认为是有史以来最精美的鸟类绘画。
随着物种的诞生与消亡,生命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数亿年。然而,在 近的数百年间,大约有260种脊椎动物由于人类的活动而灭 。本书旨在通过69幅已经灭 的动物肖像敲响第六次大灭 的警钟。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若干小故事,配以荷兰莱顿自然博物馆珍贵藏品的高清照片,意在告知人们,灭 已经开始,维持生物多样性平衡迫在眉睫。
\\\\\\\\\\\\\\\"《蛙蛙王国奇遇记》作者是 成都生物所研究青蛙的学者,《蛙蛙王国奇遇记》以生活在各种环境下两栖类物种——蛙类为主角,通过科普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解析蛙类的基本特点、物种多样性、生活史、生存策略、通讯方式、物种独特性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相关内容。通过一手的高清大图,风趣的科普内容加深青少年对60余种蛙和蟾蜍的了解,激发其对两栖动物领域及其生态领域的科学兴趣,同时加强其自然生态保护的自觉意识。 具体可分为三部分: 部分,主要讲述蛙类的基础知识,包括青蛙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青蛙的种类、青蛙和蟾蜍的区别、发育方式和通讯方式、生存技巧等内容;第二部分,主要讲述 外多种特殊蛙类的生物学知识,刷新大家对蛙类的固有认知,全面揭示蛙类的独特性;第三部分,主要讲述青蛙的生存现状和保护意义,包括交
《群鸟嘤嘤:法国皇家植物园鸟类图鉴》是基于路易十五时期法国皇家植物园收藏鸟类标本的博物学巨制,由博物学家布封主持,鸟类学家、雕刻家弗朗索瓦-尼古拉·马蒂内绘制、雕刻。该项目得到了法国科学界许多学者的大力协助,如路易斯-让-玛丽·道本顿、 ·盖诺·德·蒙贝尔拉德等。 原版书首版于1765年,由巴黎出版商庞库克作为布封《自然史》鸟类卷的插画汇编,分十册陆续出版。全套共有1008幅图,包含973幅鸟类画、35幅其他动物画(28幅昆虫、4幅珊瑚和3幅两栖和爬行类动物),其中有些鸟类(大海雀、旅鸽等)已灭 ,我们可以通过两位大师的眼睛去了解这些已经不存在于世的生命。 这些鸟类画雕刻在42块手工调色木板上,每块木板上有24幅图。在当时,制作写实的彩色鸟类插图十分少见且制作困难,然而,这些鸟类画设计干练,色彩鲜艳,充满活力
这是一本探索史前生命的科普书,也是一本权威的恐龙百科全书。本书以时间的演化为轴,探究从生命起源到人类之始关于进化的秘密。书中先梳理了生命发展的足迹,然后重点介绍不同种属恐龙的具体特征,*后带领读者走进哺乳动物时代,去认识人类*早的祖先。本书分为远古生命、古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恐龙时代、恐龙探秘、恐龙大发现和恐龙知识趣味问答几部分,既纵向介绍了不同时期恐龙的生活状况,也横向介绍了每个时期存在的不同恐龙及其他物种;既有分门别类的对恐龙不同科属的介绍,也有对某一恐龙成员的详细描绘。 书中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向人们展示神秘的恐龙世界,揭秘古生物学家对恐龙的考察、发掘过程,带领读者探寻世界各地的*遗址,解读从中挖掘出的珍贵化石,系统讲解形形色色的恐龙,以及恐龙生活的方方面面,包罗万象,信息海
本图鉴共列我国所曾记录的鸟类计21个目、81个科、1189种。每种均有彩色外形图和简要的形态描记、栖息环境、食性以及分布;并附有分布图。
本书也算是相当适时,因为它所诉说的故事并不只限于过去;同时它也能温和地引导我们探究那些令人迷惑的新思潮。现行这些观点的立场是什么,还有,它们彼此间的关联又是什么?本书所阐释的想法,都是最近在学术会议以及学术机构的回廊中,广被讨论的议题。 本书出发点之一在于描述新达尔文理论的世界。 有一道慑人的鸿沟,将达尔文之前的世界和现代世界分隔开来。用“慑人”来形容达尔文和华莱士的成就,并不算过分。自然选择(natural selection)理论革新了我们对生物世界的了解,使我们能领悟自身存在的道理,而那是早期科学无法解答的。《蚂蚁与孔雀》要颂赞这个雄伟的理论,以及它所衍生出来的兴旺后裔。 这是一本关于美丽、利益、智能的进化书籍;美丽、利益、智能,三者特别困扰过达尔文。这本书部分是历史,部分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