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养鹦鹉就恋爱了》是一本关于鹦鹉的饲养百科。全面介绍了饲养鹦鹉时需要掌握知识,包括日常照料、玩耍训练、健康检查等,还针对鹦鹉的常见疾病,给出了专业照护指南。超全的知识、超萌的插图,既直观实用,又温暖治愈。不管是饲养新手,还是资深鸟奴都很适用。 全书包含20个鹦鹉品种的介绍,70个饲养鹦鹉的实用方法,33个对鹦鹉行为的解读。书中介绍的养鸟技巧不仅适用于小型鹦鹉、中型鹦鹉、大型鹦鹉,也适用于文鸟。 一本书就能读懂关于养鹦鹉的全部知识,通过这本书开启和鹦鹉幸福生活的大门吧! 《第一次养鹦鹉就懂它》是一本深度解读鹦鹉叫声、行为的百科图鉴。也是超实用的 养啾 指南! 全书包含133篇鹦鹉 专访 ,24篇鹦鹉专栏,5则鹦鹉漫画剧场,2次鹦鹉学测验。鸟宝现身说 法 ,主人在不明白鸟宝的叫声或行为是怎么回事的时
《跟动物交换身体》系列图书是日本人气插画师、古生物研究者川崎悟司创作的一套以人体作为参照的 体感型 动物图鉴。全套包含三册,每册均用生动魔性的插画描绘二十多种动物(含乌龟、大象、鲨鱼、袋鼠、霸王龙、天鹅等)的身体结构及演化奥秘,通过将动物的特征与人类一一对比,将专业的生物解剖学知识转化成夸张、冲击力超强的画面,产生真实有趣的对照,带你走进一场跨物种体验的惊奇之旅!
本书是基于北京地区鸟类并侧重其野外识别的工具书,收录了北京分布的20目71科416种鸟类。本书对每种鸟从形态结构和生态信息两方面进行精简的描述,包括北京地区涉及的亚种、色型等。照片的选取均为北京本地拍摄的鸟类生态照,包含雌雄、成幼、亚种、不同季节的羽色甚至多角度的照片,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其在北京的生境。为突出北京的地域特色,本书以图示的方式呈现出每种鸟在北京的常见程度、居留时间、出现地点和生境,以及体型大小与本书的参照对比,方便读者对各种鸟的体型大小有更直观的感受。此外还选取了100多种常见或辨识度较高的鸟类鸣声,读者可以扫描二维码听取。
我们喜爱鸟类的形象,欣赏它们的身姿,甚至从它们的身体构造中获得技术进步的灵感。无论人类的足迹出现在哪个大陆,鸟类都出现在我们身边,它们是人类的好伙伴。本书选择148种常见的鸟类,从外形识别、生活习性、分布地域、生存现状等多方面进行科普,并在利用精美的摄影作品展现它们的美感的同时,配合图片故事和趣味科普让读者了解它们美丽背后的奥秘。 通过阅读本书,读者可以在欣赏美丽的摄影作品的同时建立起对鸟类的基本认知,激发对自然生物的好奇心,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水母、栉水母、被囊动物和管水母是散发着美丽光芒的神秘生物,拥有令人惊叹且各不相同的生命周期。这些简单而古老的生物出现在每一片海洋的每一个深度。它们在地球上已经生活了至少5亿年,是这个星球上*古老的多器官生命形式。本书展现了丰富且令人赞叹的海洋摄影,并探索这些奇异生物的生活史、解剖结构和生态特性。各个章节按照不同的主题组织内容,一共囊括了50多个独立水母物种的档案,并附有精美的图片。这些物种的故事精彩、奇异、新鲜,让人深深认识到生活在全世界*荒野中的这些漂浮生物是多么与众不同。
《飞吧!鸟中王者》是一本以风趣易懂的绘本和漫画形式全面介绍中国猛禽的原创科普地板书,猛禽是鹰、隼、鸮的统称,在生物界,它们处于食物链顶端,也是天空的霸主。这本书以8开的超大开本和100页全手绘插画和通俗的文字为形式,以猛禽自身为第一视角,详细介绍了我国的33种猛禽的趣味科学知识,此外,读者还可以了解到猛禽救助过程中的有趣故事,如何科学地帮助需要救助的猛禽,专业猛禽康复师们是如何救助和治疗受伤猛禽的,以及猛禽的历史文化知识,等等。 例如,怎样给骨头只有牙签粗细的红角鸮接骨?如何帮助羽毛短缺的猛禽快速 长出 羽毛,早日回归蓝天?意外落巢的红隼宝宝是如何学会飞翔和生存技能而最终通过 考试 回归野外的?同样被视为图腾的猛禽,在殷商文化和希腊神话中有什么不同含义?成为猛禽康复师需要掌握什么技能?这
本套书包含有600种海水鱼、700种热带鱼及海生生物的高清彩色图谱,并详尽而细致地说明了每一种鱼的身体特点、习性、栖息地等。同时,还介绍了海水鱼和热带鱼以及在水族箱中,可以养殖的100种水草及其他小生物的特征及饲养方法和水族箱的设置和造景,饲养海水鱼和热带鱼需要准备的设备、工具、食饵及基本饲养、繁殖技巧和方法,并针对海水鱼容易患上的疾病详细介绍了对症治疗方法。是有指导意义的海水鱼、热带鱼饲养用书。另外还介绍珊瑚的养殖方法为中心,带领读者走进珊瑚养殖的世界。介绍了珊瑚的基本知识以及各种各样的喜阳性珊瑚和喜阴性珊瑚。里面既有棱角分明的鹿角珊瑚,形状迥异的脑珊瑚,又有晶莹可爱的气泡珊瑚,色彩绚丽的章鱼足珊瑚等。每种珊瑚都从分布地、养殖难度、照明、水流速度及温度等几方面做了详细的指导说明。另外
延续《博物学家的神秘动物图鉴》的奇幻风格,作者的笔端游弋于科学与想象之间,对经历变形的惊人生物进行了深入探究,并以生动的插画形式完全展现。 青蛙王子、月桂女神、蛇女、狼人、吸血鬼、半人马甚至天使 作者从神话、史诗、小说、电影以及真实自然中汲取灵感,构建了关于超自然变形生物的百科全书。它借助充满想象与典故的生物插画,栩栩如生地展现了变形物种的每一个变化阶段。 本书有关 变形 的内容极其丰富,令人震惊,从奇幻动物的超自然变化,到大自然中某些动物的变态发育,再到对未来人类发展变化的展望,作者充满幽默感的文字与图画的力量结合在一起,为你带来一场想象力与视觉的盛宴。
昆虫是我们非常熟悉的动物,也是很神秘的动物。许多昆虫本身就很美,而它们的历史远比人类要久远,很早就飞向天空的动物是昆虫(较翼龙要早 1 亿年),较早形成复杂社会结构的也是昆虫,开始改造植物的还是昆虫。昆虫的重要性远不止于授粉,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的其他角色同样可圈可点。正是因为它们与植物的协同进化才促使有花植物开遍天涯。一旦蜜蜂和其他传粉昆虫消失,地球上的生态系统会立刻分崩离析。同样严峻的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全世界昆虫的总体数量下降了70%至80%,物种数量则下降了约30%。 摄影师和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合作的这个项目记录了馆内收藏的40个珍稀物种(濒危、灭绝)的不可磨灭的图像,图像中的标本由科学家团队从多达2000 万枚昆虫标本中精挑细选而来。它们包括人们熟悉的濒危物种君主斑蝶和九星瓢虫,以及遥
每个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有过这样的时刻:你凝视一只鸟,目光随着它盘旋、摇曳、飞升、俯冲,一时间觉得无比自由,人与动物之间的界限开始消弭,尽管只有片刻。 博里亚 萨克斯将这样的共鸣时刻命名为 鸟的启示 ,事实上这样的共鸣古已有之,无形中塑造了人类的自我身份认同和人类文化。在《鸟类启示录:一部文化史》中,他将鸟类学、绘画、雕塑、历史故事、民间传说、文学、诗歌巧妙编织,描摹了人鸟之间这种精神亲密关系。这是一个人类文明与大自然命运交错、共生的迷人世界。从信使、神明、宠物,到缪斯、计时员、狩猎伙伴,从鸟类身上,人类寻找自己的影子,也看见了自己渴望成为的样子。这种联结如此紧密,以至于一个没有鸟的世界事实上意味着人类的末日。
人类只是进化链条上偶然出现的物种,是随机变异和自然选择的产物,与众多的原猴和类人猿存在着进化上的亲缘关系。不过,我们未必知道人类的来路,未必对人类的灵长类"表亲"有整体性的理解。 在这本风靡欧美的博物学普及读物里,世界著名灵长类专家联手巨献,以晓畅风趣的文字为我们讲述了灵长类动物的进化轨迹,它们的领地、社会组织、生活方式及交流方式等,并按大洲描述了它们在我们星球上的种类分布。全书配有著名博物画家弗朗索瓦 德博尔德历经十年野外写生心血而绘制的298种灵长目动物的四百余幅博物画精品,完美地呈现了各种灵长类动物的体貌、形态及生活方式。尤为难得的是,还包含妙趣横生、充满冒险的行为学家野外工作笔记,生动还原野外工作者探索的真实图景。 《人类的表亲》是名副其实的 灵长类百科全书 ,内容
本书作为 东亚鸟类野外图鉴 ,涵盖了包括中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在内的东亚地区的几乎所有鸟类的形态、习性、季节性栖息地和迁徙路线,以及每种鸟类的手绘彩图,为观鸟人提供了识别鸟类的直观参考,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了一份东亚地区现有鸟类的名录。 本书收录了东亚地区鸟类25目105科,已有记录鸟类共985种,外加源于其他区域但很可能出现在区内的19种,共描述了1004种。地理范围上则包括了俄罗斯远东地区、日本、朝鲜半岛,中国东部及台湾地区,涵盖国内的东北、华北东部,向南经华东直至福建,除上述区域之外,对在内蒙古中部、山西,乃至华中地区观鸟也会有所助益。
《群鸟嘤嘤:法国皇家植物园鸟类图鉴》是基于路易十五时期法国皇家植物园收藏鸟类标本的博物学巨制,由博物学家布封主持,鸟类学家、雕刻家弗朗索瓦-尼古拉 马蒂内绘制、雕刻。该项目得到了法国科学界许多学者的大力协助,如路易斯-让-玛丽 道本顿、菲利普 盖诺 德 蒙贝尔拉德等。 原版书首版于1765年,由巴黎出版商庞库克作为布封《自然史》鸟类卷的插画汇编,分十册陆续出版。全套共有1008幅图,包含973幅鸟类画、35幅其他动物画(28幅昆虫、4幅珊瑚和3幅两栖和爬行类动物),其中有些鸟类(大海雀、旅鸽等)已灭绝,我们可以通过两位大师的眼睛去了解这些已经不存在于世的生命。 这些鸟类画雕刻在42块手工调色木板上,每块木板上有24幅图。在当时,制作写实的彩色鸟类插图十分少见且制作困难,然而,这些鸟类画设计干练,色彩鲜艳,充满活力
本套书包含有600种海水鱼、700种热带鱼及海生生物的高清彩色图谱,并详尽而细致地说明了每一种鱼的身体特点、习性、栖息地等。同时,还介绍了海水鱼和热带鱼以及在水族箱中,可以养殖的100种水草及其他小生物的特征及饲养方法和水族箱的设置和造景,饲养海水鱼和热带鱼需要准备的设备、工具、食饵及基本饲养、繁殖技巧和方法,并针对海水鱼容易患上的疾病详细介绍了对症治疗方法。是有指导意义的海水鱼、热带鱼饲养用书。
本书从地理、生物、政治、历史、人文等方面,将大熊猫的进化史与人类的文明史紧密联系、并行讲述。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在地球上拥有八百万年的历史。人类迄今所发现的古老的大熊猫成员 始熊猫的化石出土于中国云南,地质年代为八百万年前中新世晚期。可见,从史前时期大熊猫就与人类相伴同行,一路走来,直到今天成为人类社会中独特、珍贵的动物伙伴。 本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精彩讲述了人类与大熊猫这两个物种从相遇开始,就注定拥有深深羁绊的故事。在八百万年的时光里,大熊猫和人类文明渐行渐近,人类给大熊猫种群带去过威胁,又携手拯救了这一珍稀物种,使其从濒危状态中走出,将其从可触摸的实际存在变成一种抽象的文化符号。从古猿到能人,从直立人到早期智人,再到晚期智人,从始熊猫到小
这不是普通的图鉴书! 这是一套集科普、鉴赏、疗愈于一体的图鉴百科。 本套书共分为4本:《小狗》《小猫》《鸟》和《企鹅》。 《小狗》 本书共介绍27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家养宠物犬,它们都是宠物犬人气排行榜上的佼佼者。你知道吗?幼犬长到1岁就褪去了稚嫩的外表变成成犬的模样了,如此短暂的激萌幼犬期是多么可贵呀!本书通过大量高清图片展现出幼犬才有的懵懂、好奇和纯净,配上简练的科普文字,让读者深入了解该犬种的历史、特征,以及幼犬期的独特魅力。 《小猫》 本书共介绍46种深受人们喜爱的小猫咪,包括美国卷耳猫、波斯猫、暹罗猫、短毛猫等。通过大量高清的图片展现出幼猫才有的可爱和乖巧,萌化你的心。每只猫咪除了配有2~6张的高清大图,还有简短的科普文字,能够让读者在被小猫咪吸引的同时,深入了解该种猫咪的历史和特征。
本书选取了43种在海关执法中查获的常见物种,也是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或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的物种,涵盖哺乳类、爬行类、鸟类、鱼类等脊椎动物以及多个门类的无脊椎动物。书中对43 种珍稀动物的档案、受胁因素、生存现状、国门救援、保护行动等进行了全面介绍,旨在以科学、专业的视角为读者普及我国进出境国门上备受关注的濒危野生动物知识,让读者身临其境领略野生动物的自然美、野性美、生命美,同时感受一线执法人员的艰辛,诠释保护濒危野生动物的重要性。 本书图文并茂、设计精美,语言通俗易懂、风趣幽默,图片全彩高清、丰富生动,兼具科学、美学价值,既权威实用又赏心悦目。
雌雄同体的鳞角腹足蜗牛,性别取决于沙子温度的玳瑁,仅存201只不会飞的鸮鹦鹉,生活在洞穴中没有眼睛的洞螈,遇到危险时只会捂住眼睛的暗色地鼠蛙,在地球上兴旺繁衍了3亿年的叙利亚豆娘 这些神秘而美丽的物种正逐渐从地球上消失。这本鼓舞人心的书,精选了全球面临同样境遇的69种濒临消失的神秘动物和植物,对它们的生存状态、物种特征进行了详细介绍,并配以繁复细致的插画。当你翻开书页时,一幅幅美妙的生活图景将在你眼前徐徐展开。 这是一场视觉飨宴,也是一场心灵的净化之旅,让读者了解世界隐秘角落中的物种之美,为在这个充满挑战的时代中生存的人们带来来自自然界的慰藉。本书是一封写给大自然奇观的情书,也是一份紧急呼吁,每种生物都值得在这大千世界占有一席之地,人类是时候行动起来保护这个世界上珍贵而美丽的东西了
一本鸭类的 成长图鉴 ,1500 手绘 照片,在入门阶段帮您观鸟,在进阶阶段助您更高效地辨鸟。 历时25年自然观察与插画积累,用1500 张插图,详解54种野鸭的 全羽衣 。全书以手绘和照片为主,辅以要点清晰的文字、举重若轻的叙述方式,包括雏绒羽、稚羽、非繁殖羽、繁殖羽等,涵盖了鸭类所有年龄和性别,以及杂交个体和性逆转的鸭类,带我们无障碍、系统地探索鸭类世界,从而体验观鸟的无穷乐趣。 何芬奇、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朱雀会)荣誉理事长钟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博物》编辑部插图主管张瑜联袂推荐! 这是一本无论初学者还是资深观鸟达人都会获益的实用观鸟宝典,几乎每位中国资深观鸟达人都曾购买过它的英文原版。现在,中文版首次发布! 本书从鸟类行为及其习性入手,将解决观鸟者去野外观鸟时会遇到的问题:当我们
《DK人体科学百科》对发生在人体内的、通常人们并不会意识到的奇怪又奇妙的过程进行了极富吸引力的探索。阅读本书可使我们了解身体如何正常运转并茁壮成长;此外,还可以帮助我们把一些琐碎的问题弄清楚,比如为什么我们会头晕、为什么我们会感到不舒服,以及为什么长途飞行后会出现时差综合征等。本书结合精美的人体解剖学信息图,针对身体及大脑如何工作的方方面面提供了全面、有趣、易于理解的直观描述。阅读本书还是一个具有启发性的过程,可使我们了解从皮肤到骨骼,甚至包括梦境和情绪方面的知识,实在是一种享受!
每个人的位置都可以通过x,y,z坐标轴来表示,动物的位置也是如此。而随着卫星、雷达、DNA测序、红外相机、各类传感器和手机应用的出现,曾经只留在地上、空中和水里的物理痕迹,已经能通过这些设备传入计算机的硅基芯片。当野生动物研究者开始和工程师合作,人类对动物运动和去向的好奇心不再仰赖偶然事件和为数不多的人工记录数据点,而是能收集到数以十亿字节计的行为、生理和环境数据,再加以处理和分析。 本书由地理学家詹姆斯 切希尔和设计师奥利弗 乌贝蒂合作,通过可视化数据,带领读者见证进入信息时代之后,通信技术的兴起和计算机的小型化发展,如何让我们更近距离、更全面地追寻豹子、斑马、狒狒、鲨鱼、熊蜂和雪鸮等的行踪,又如何通过动物传回的数据认识前所未见的自然,并探索如何通过新技术更好地保护地球。
本书是一部以博物学视野观照《诗经》 鸟类 的专著。作者全面搜罗了《诗经》中涉及 鸟 的诗句文本,参照历代注释、解读《诗经》的研究论著,对《诗经》中出现的鸟以及与鸟相关的字词章句进行了细致考证和辨析,力图为《诗经》中的 鸟 找到现代科学分类体系中的坐标,揭示这些鸟类名称的演变过程、历史文化背景,甚至文学视野中相关诗歌的创作指归,展现鸟类物种本身的兴衰发展及人类与鸟类关系的变化过程。同时,本书还巧用心思地配合高清照片和手绘图画,让读者既能直观认识纸本之外的鸟的真实面貌,又能真切感受 诗 鸟 在文艺语境下的别样意趣,科普性与文学性并重,知识性与可读性兼具。 全书分26篇。前24篇大体以鸟的分类为原则,对《诗经》中涉及的所有鸟类进行了详细解读。第25篇《古人原来会观鸟》,列出了《诗经》鸟类清单,并对古
随着物种的诞生与消亡,生命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数亿年。然而,在近的数百年间,大约有260种脊椎动物由于人类的活动而灭绝。本书旨在通过69幅已经灭绝的动物肖像敲响第六次大灭绝的警钟。作者按照时间顺序叙述了若干小故事,配以荷兰莱顿自然博物馆珍贵藏品的高清照片,意在告知人们,灭绝已经开始,维持生物多样性平衡迫在眉睫。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是中国与世界各国交流的和平使者,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大熊猫又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对大熊猫的保护,可以有效带动其他受威胁物种、伴生动物及相关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几十年来,中国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进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不断强化栖息地整体系统保护,取得了积极的成效,大熊猫种群数量逐渐回升。作者张志和,博士、研究员 ,动物保护专家,大熊猫全球文化推广大使,从事大熊猫等濒危野生动物保护研究及管理工作30余年。本画册从作者累计拍摄的数万张资料照片中精选图片,图文结合,辅以相关知识点,集科普、趣味与审美于一体,独家呈现,为读者展示大熊猫的隐秘生活和世界,以期有更多的人来关心、保护它们,保护我们共同拥有的这个脆弱家园。The giant panda is China's national treasure and a p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