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希腊到爱因斯坦:物理学史父子谈》是一部立意新颖的科学史、科学哲学入门读物,内容涉及从古希腊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发展史。效仿柏拉图对话录的笔法,本书记录了阿加西博士和他的儿子艾伦间的一系列真实对谈。在不断地相互盘问,严格地检查彼此逻辑的过程中,父子二人试图理解物理学思想中的核心观念,并探究是哪些思想氛围或社会因素的改变,促成这些核心观念的发展和变化。
1945年8月6日8时16分02秒,人类历史上第一枚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在广岛上空被引爆,爆炸当量相当于1.25万吨TNT。3天后,原子的伟力降临长崎。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两枚不起眼的炸弹为死
1945年8月6日8时16分02秒,人类历史上第一枚用于实战的原子弹在广岛上空被引爆,爆炸当量相当于1.25万吨TNT。3天后,原子的伟力降临长崎。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两枚不起眼的炸弹为死
俄罗斯(并前苏联)中学物理竞赛理论试题在我国中学物理竞赛圈中流传甚广。这些试题立意巧妙,叙述精练,涉及的物理知识与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实际贴近,解题技巧注重于借助物理模型、思路与方法,用于训练有志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是不错的题材。很多题目也可以直接或稍作改动后用于高中教学。俄罗斯物理竞赛试题对问题情景的叙述十分简练,往往造成条件极其隐蔽或背景不甚清晰或不知所求,需要反复琢磨、仔细领会,深思熟虑之后,才能充分发掘隐含条件,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 作者在长期的优生培养及竞赛实践中,多有“俄为中用”之举。对借助俄罗斯物理竞赛试题平台,训练学生的机智、敏捷,自主思考与理解能力有颇多感受。非常愿意通过本书与“圈内”同行、同学分享。 本书共选用500道俄罗斯(并前苏联)物理竞赛试题,其中
本书为了方便广大命题研究人员查阅,分析、研究30多年来的高考命题趋势。同时,也为了满足热衷于高考试题的各界人士的需求,我们感到有义务、有必要将恢复高考以来的高考试题收集、整理、汇编成册,以便保存,并能助力于教研工作。意欲效仿太史公,以究“试题”之际,通“高考”之变,成一家之言。
本书以对爱因斯坦和相对论的介绍为主线,结合对其他科学家科学贡献的描述,展示物理学的重大成就和重要思想,一些重大科学发现的曲折过程,以及一些科学家的治学经历和珍闻趣事,同时融入了作者的部分研究成果,以及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在呈现方式上力求通过精当而浅显的比喻,深入浅出的文字和合适的图表,达到通俗易懂的效果,旨在在广义相对论发表100周年之际,呈现一本关于爱因斯坦和相对论,乃至物理学基本理论的科普读物。
《从古希腊到爱因斯坦:物理学史父子谈》是一部立意新颖的科学史、科学哲学入门读物,内容涉及从古希腊到爱因斯坦的物理学发展史。效仿柏拉图对话录的笔法,本书记录了阿加西博士和他的儿子艾伦间的一系列真实对谈。在不断地相互盘问,严格地检查彼此逻辑的过程中,父子二人试图理解物理学思想中的核心观念,并探究是哪些思想氛围或社会因素的改变,促成这些核心观念的发展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