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依据《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6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板式楼梯)》(16G101-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筏形基础、桩基础)》(16G101-3)、《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 18306 2015)、《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015年版)》(GB 50010 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2016年版)》(GB 50011 2010)、《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 50105 20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 2010)等规范编写。本书共分为四章,详细地介绍了平法钢筋识图基础、施工图识读、标准构造详图以及识图实例等内容。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同时附有相关联的识图实例,便于读者加强理解。可供设计人员、施
《建筑构造(第2版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理念教材)》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际出发,以民用建筑构造为主,重点突出,并注重实用性。本书由理论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编写,内容体现了新标准、新工艺及新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所用资料力求新颖、正确且具有代表性,并结合高职学生特点增加了图、表的比例。 本书具有编写精炼、深入浅出、适应面广的特点,包括民用建筑构造绪论、地基与基础、墙体、楼板和地面、屋顶、楼梯与电梯、门窗、变形缝、工业建筑概述、单层工业厂房的构造、轻型钢结构厂房构造11个单元的内容。推荐学时数为60~70学时,各院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内容的取舍。 《建筑构造(第2版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新理念教材)》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材
本书在*版的基础上,根据国家现行的行业标准《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 107 2016)、《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 18 2012)、《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JGJ/T 27 201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应用技术规程》(JGJ 355 2015)等进行编写,内容围绕着钢筋连接技术而展开,主要分为七章:钢筋材料、混凝土结构对钢筋连接的要求、钢筋连接机具、钢筋绑扎搭接、钢筋机械连接、钢筋焊接连接与钢筋连接施工安全技术。本书简明扼要、通俗易懂,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与可操作性,可供广大施工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技工学校、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村镇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技术手册》介绍了地震的基本知识和国内外古今砌体结构,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对村镇砌体结构的材料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讲述,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论述了村镇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施工方法与验收标准,专门论述了编写组对节能自保温砌块砌体工程的研究成果,给出了村镇砌体结构的设计计算实例,在附录中,还给出了村镇砌体结构材料的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村镇砌体结构抗震试验方法、全国抗震设防标准和采暖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限值。 《村镇砌体结构建筑抗震技术手册》语言朴实、易懂,图文并茂,是一本具有鲜明特色的村镇建筑结构技术人员用书,用于指导村镇建筑的材料试验、结构设计、施工与验收,部分内容也可用于城镇建筑。
陆伟东和刘杏杏和岳孔和程小武和孙小鸾等编* 的《村镇木结构建筑抗震技术手册》在介绍地震基本知识和我国木结构建筑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整理等工作,对我国村镇木结构建筑的地域分布及类型样式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对地震作用下村镇木结构建筑的震害特征及部位进行了总结;依据国家现行规范及相关文献,对村镇木结构建筑常用木材的树种特性及其力学性能进行了梳理;总结了木结构民居常用的结构形式,对各结构形式的受力特点及抗震性能进行分析和对比;根据国家现行规范,对村镇木结构的抗震计算方法进行了阐述,并详细介绍了木结构梁柱节点、墙体、屋架等抗震构造措施;结合*新研究成果,提出了村镇木结构建筑新型的抗震加同和增强措施,并对加固增强后的结构性能加以论述;结合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介绍了村镇木结
《建筑结构设计误区与禁忌实例(第2版)》笔者针对目前结构设计中常见的失误,展开阐述了错误“主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正解”,分八章着力讲述了各类混凝土结构,钢结构与加固改造设计中的失误与“禁忌”,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常见失误与优化实例,通过类比与工程实例,深入浅出,力求把复杂的概念设计说深讲透。除此之外,笔者在各章节中,还提供了结构师需要掌握的不同于规范的简化手算法和需要记忆的一些经验数据与其内在规律,以及记忆这些数据的窍门。 本书适用于有丰富或工程经验的结构设计师与刚跨进设计院的年轻结构设计人员以及一些在读的学生使用。
图纸是工程行业的通行技术性 语言 ,能够看懂图纸是每个进入建筑行业的 菜鸟 必须快速掌握的基础技能。本书根据建筑工程领域*基础的识图基础技能,只解决一个核心问题 会了就行!力求通过更为精准的知识点,直观的内容形式,将如何识读施工图纸介绍明白,能够根据内容思路尝试一步一步去看具体的施工图纸即可。全书主要介绍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的原理、规则、不同图纸的识读要点以及完整的识图解读,让您能够了解建筑结构识图的基本思路,必要的知识储备,从而能够以一个正确的方法开始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本书不求全面,所有的内容,都是建立在能够快速上手的基础之上,以介绍实用入门级的基础识图知识为主,并在每个识图阶段,总结出一些识图经验要点。作为贴近现场的实用性的图书,本书对于作用、原理方面介绍浅尝辄止,主要就是告
《建筑结构设计规范疑难热点问题及对策》本书基于2010版结构规范,通过大量工程实际案例对规范应用过程中遇到的疑难、热点问题进行解读。全书共分9章,包括综述、结构设计中重要设计参数的合理选取问题、建筑结构规则性如何合理界定及处理对策、结构设计主要指标合理控制、抗震措施与抗震构造措施合理确定、复杂结构设计方法及设计注意事项、隔震与消能减震设计、性能化设计、超限高层建筑设计等。内容涉及众多新版规范,解读通俗易懂,系统翔实,工程案例具有代表性,阐述观点精辟,有助于相关人员全面理解规范条文的准确内涵,提高设计水平。本书可供建筑结构设计、审图、咨询、科研人员阅读,也可供高等院校师生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按照我国*版《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等规范编写,共分五个部分内容:*部分为砌体结构概况及材料性能,主要介绍了砌体结构概况、砌体材料和砌体种类和砌体的力学性能;第二部分为砌体结构的承载力计算,主要介绍了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基本表达式、无筋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砌体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无筋砌体构件承载力计算和 网状配筋砖砌体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第三部分为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介绍了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墙柱高厚比验算和刚性方案、弹性方案、刚弹性方案房屋计算;第四部分为过梁、挑梁、墙梁;第五部分为砌体结构的一般构造要求和抗震构造措施。
本书主要介绍了钢结构的特点、分类、设计方法及应用远景,钢结构连接的构造与设计以及基本构件(轴心受力构件、受弯构件、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并加入了普通钢屋架的设计。书中附录给出了钢结构设计所需的各种数据以及系数,供参考及查用。为了便于学生对钢结构基本原理的学习和掌握,除各章列举了必要的设计例题外,章后还提供了大量的习题(填空、选择、简答以及计算等)。本书编写过程与《建筑结构荷载规范》(2006版)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2008版)等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同步,反映规范的修订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教育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亦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参阅。
本书是对《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6G101-1)、(16G101-2)、(16G101-3)》三本图集内的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标准构造详图及施工图实例进行导读。本书适合初学建筑结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造价人员、监理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大专院校学生学习。
本书是同济大学为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建筑结构试验课程编写的专业技术教材。内容包括结构试验概论、结构试验设计、结构试验的荷载设备、结构试验的数据采集和测量仪器、结构单调加载静力试验、结构低周反复加载静力试验、结构动力特性试验、结构抗震动力加载试验,结构试验现场检测技术和结构试验数据处理等。 本书可供高等学校土建结构专业和其他有关专业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结构工程专业研究生、从事结构试验的专业人员和有关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参考用书。
周臻编著的《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分析理论施工控制与优化设计》结合作者近年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针对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Prestressed Reticulated structures,PRS)的分析理论、施工控制与优化设计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与讨论,主要包括:基于初弯曲单元的有限元分析理论、典型PRS结构的非线性静力稳定分析、PRS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响应及其半主动控制、PRS结构基于时域分析的风振响应及其风振系数、 PRS结构考虑施工误差的可靠性分析、PRS结构基于索初始形变的张拉全过程分析、PRS结构基于张拉递推系统和结构响应观测的预应力施工控制、PRS结构的全过程优化设计理论及模糊优化与可靠性优化方法、基于多向误差可调节点的 PRS结构模型试验。 《拉索预应力网格结构的分析理论施工控制与优化设计》中针对提出的方法给出了具体的分析(求解) 过程和工程(数值)
本书是新世纪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系列教材之一,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本书共13章,包括绪论、钢筋混凝土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基本计算原理、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钢筋混凝土受压构件、钢筋混凝土受拉构件、楼盖结构、钢筋混凝土单层厂房、多层与高层、砌体结构、结构施工图识读、钢结构以及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基本知识。 本书根据应用型才培养的要求,基础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为主,以实际应用为重,力求做到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编写上采用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方式,文字表达上力求通俗易懂。 本书为应用型本科土木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材,以及相关职业岗位培训和有关的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或自学用书。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技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规划教材》共分8章,第1章简述建筑结构鉴定加固的必要性及发展情况;第2章讲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钢结构损伤的原因分析;第3章讲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钢结构的现场检测技术;第4章讲述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技术及实例;第5~7章分别讲述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钢结构的加固技术及实例;第8章讲述建筑纠偏与平移技术及实例。 《建筑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技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系列规划教材》根据建筑结构检测鉴定和加固行业的发展情况,基于建筑结构损伤的原因分析,以建筑结构和材料的现场检测技术为分析手段,以建筑结构的可靠性鉴定为分析依据,比较全面地阐述了钢筋混凝土结构、砌体结构及钢结构的
《混凝土结构原理(第4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系列 教材)》(作者王铁成)按照*大学本科专业目录 规定的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要求,结合《混凝土结构设 计规范》(GB50010-2010)编写,主要讲述混凝土构 件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内容有:绪论、混凝土结 构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基本原则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承载力、受压构件 和受拉构件截面承载力、受扭构件截面承载力、钢筋 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和裂缝验算,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延 性、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全书分10章。 《混凝土结构原理(第4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系列 教材)》可作为高等院校土建类(土木工程专业)本科 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和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混凝土结 构设计、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人员参考。
《结构力学(第2版)》是根据原国家审定的《结构力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10学时左右),在充分考虑专业调整后土木工程专业学科领域扩大的情况的基础上编写的。包括了基本要求规定的全部基本内容和部分专题内容,同时也包括了一些加深或拓宽性质的内容,供选学、提高之用。全书分为12章,其中第1~10章即绪论、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计算、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位移法、力矩分配法、影响线、矩阵位移法、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为基本内容,第11~12章即结构的稳定计算、结构的极限荷载为专题内容。《结构力学(第2版)》内容精练,重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讲授和基本方法的训练,兼顾工程实际应用和本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和新趋势的介绍,可作为高等学校本科土木工程专业(包括建筑工程、桥梁工程等专业方向)
对科技部 十二五 课题 村镇低碳型小康住宅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 研究过程中积累的技术资料和成果进行总结、提炼,崔家春、安亚东汇编形成了《村镇住宅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集成技术设计图集》。本图集在总说明中详细给出了村镇住宅抗震加固和节能改造的技术要求,主要鉴定与加固改造措施。在此基础上重点通过四种不同类型的案例进行展示,分别给出鉴定、加固验算过程,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的构造详图等。希望本图集的出版能为我国村镇住宅抗震加固与节能改造的工程设计提供技术支撑。
《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习题集》共分13章,主要内容有:点、直线、平面的投影,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相对位置,曲线与曲面,立体,组合体,轴测投影图,制图的基本知识,机械制图简介,房屋建筑图的基本知识,剖面图与断面图,建筑施工图,结构施工图,给水排水工程图等。其习题编排顺序与配套教材完全一致,并全部采用*的国家制图标准。 本习题集与《画法几何及建筑制图》教材配套使用,也适用于各高等工科院校土木及建筑类专业,也可供函授大学、电视大学及其他类型学校相关专业使用。
本书结合同济大学建筑、城规、园林、建筑管理、室内装潢等专业多年来教学改革的实践,将传统的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的内容加以综合、归类,去芜存精编写而成。全书共l6章,主要内容有:平面力系的合成与平衡,空间力系.轴向拉伸与压缩,扭转,平面体系的几何组成分析.静定结构的内力分析,梁的应力和变形,组合变形下的强度计算,压杆稳定.结构位移计算.力法.位移法与力矩分配法,影响线及其应用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的建筑、城规、园林、室内装潢、建筑管理、暖通、建筑材料、环保等专业及高等技术学院、成教学院等土建类专业的力学教材,也可供土建工程技术人员自学参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