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为高等学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概论”课程,以及土木工程、工程管理、建筑学专业“建筑设备”课程的教材。 全书共分两篇十五章,篇为专业基础篇,包括的内容为:流体力学、工程势力学、传热学、建筑环境学、热质交换原理与设备和流体输配管网;第二篇为专业技术,包括的内容为: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制冷技术、供热工程、锅炉房工艺与设备、空气污染控制、室外及室内给水排水、建筑电气、建筑造化和燃气供应。 本书可供从事建筑行业、建筑公共高州行业相关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不是对历史成就的描述,而是结构工程师对有关专业问题的处理方式。17世纪伽利略首先将现代意义的科学引入结构计算,确定梁的破坏强度。18世纪工程师抛弃了“极限荷载”方法,并在19世纪初建立一个正式的设计原则——结构应保持弹性,并对分析的应力考虑安全系数。20世纪中叶以来,回到伽利略的极限强度计算,新定理为结构工程师提供了支持。本书涉及专业论题,采用非数学方式表达。它帮助工程师、建筑师和阅读爱好者了解结构设计原理。本书不是对历史成就的描述,而是结构工程师对有关专业问题的处理方式。17世纪伽利略首先将现代意义的科学引入结构计算,确定梁的破坏强度。18世纪工程师抛弃了“极限荷载”方法,并在19世纪初建立一个正式的设计原则——结构应保持弹性,并对分析的应力考虑安全系数。20世纪中叶以来,回到伽利略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