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轻松读懂建筑施工图》 本书共7章。第yi章主要介绍了建筑施工图识图基础知识,第er章为建筑总平面图识读,第三章为建筑平面图识读,第四章为建筑立面图识读,第五章为建筑剖面图识读,第六章为建筑详图识读。第er章到第六章从建筑施工图识图的组成部分着手,逐个进行介绍,并配以实例辅以形象的说明和讲解,每节zui后还增加了 识图小知识 模块,供读者阅读参考。zui后一章是建筑施工图识图综合实例,以几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展示了整体效果,有助于读者加强识图综合训练、掌握识图技巧并学以致用。 《零基础轻松读懂建筑结构施工图》 本书共五章,第yi章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基础知识的识图内容与步骤,第er章为砌体结构施工图识读,第三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第四章为钢结构施工图识读,第五章为建筑结构施工
本书介绍了60多座世界著ming的住宅建筑,包括31座掀起世界变革的住宅建筑、15座日本经典住宅,以及9种扎根当地环境的住宅,卷末集锦则介绍了日本建筑发展历程中11种建筑的由来。此外,本书的建筑家专栏收录了22位建筑大师的简要介绍。书中先对住宅进行总体介绍,然后分别就其具体的设计精彩之处进行解析,还搭配了平面图,分析住宅内部格局的布置,以供读者参考。本书图片采用手绘形式,图文精美,文字精炼,可阅读性较强。通过图文对照,读者不但可以看得见此住宅的内外设计,还可以感受到居住在其中的人文生活。
本书共7章。第yi章主要介绍了建筑施工图识图基础知识,第er章为建筑总平面图识读,第三章为建筑平面图识读,第四章为建筑立面图识读,第五章为建筑剖面图识读,第六章为建筑详图识读。第er章到第六章从建筑施工图识图的组成部分着手,逐个进行介绍,并配以实例辅以形象的说明和讲解,每节zui后还增加了 识图小知识 模块,供读者阅读参考。zui后一章是建筑施工图识图综合实例,以几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展示了整体效果,有助于读者加强识图综合训练、掌握识图技巧并学以致用。
北京中轴线 的概念最早由梁思成先生提出,是指北京自元大都、明清北京城以来北京城市东西对称布局建筑物的对称轴,北京市诸多其他建筑物亦位于此条轴线上。明清北京城的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是北京城规划、建造的主要依据。2018年,北京中轴线申遗确定了14处遗产点,《北京中轴线知识一点通》即以此为线索展开,对北京中轴线上大家关心的小问题给予深入浅出的解答,侧重于建筑营造与古迹保存,有助于读者更好地了解北京中轴线沿线的古建筑,了解古人如何通过规划布局来表达对政治理念、文化象征和生活空间的认识。
本手册按照一般规定,场地,建筑防火,建筑防、排烟,建筑防、排水,建筑防雷,建筑无障碍设计,楼梯间和楼梯,电梯,卫生间,门窗,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等建筑设计基本元素,对现行60余本建筑法规、建筑设计规范、规程的相关条文进行了分类整理和重新编排,便于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根据工作需要快速查询和使用。本次再版,重点依据《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GB 50180 2018)、《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 2016)、《铁路工程设计防火规范》(TB 10063 2016)、《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 51251 2017)、《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 36 2016)、《老年人居住建筑设计标准》(GB 50340 2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 50016 2014)、《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2019)等8本规范做了相应的修改和补充。 本手册是建筑设计相关工作人员的手边书,也是建筑施工图审图单
本书以仿古建筑设计为主题,对古建筑的构造与设计进行剖析,并结合现代建筑材料及工艺,以文字描述、图纸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述了仿古建筑设计与构造等相关内容。全书共分为八章。*章主要介绍了传统古建筑和仿古建筑的形式和特征、传统古建筑构件的名称、建筑设计制图标准等内容;第二章介绍了台基和台明的设计;第三章讲述了硬山、悬山建筑的设计;第四章讲述了歇山、庑殿建筑的设计;第五章讲述了装饰装修设计;第六章讲述了油漆、彩画的设计与做法;第七章讲述了亭子和廊子的设计;第八章介绍了垂花门、牌楼的做法。为了使读者更好地掌握仿古建筑设计与做法方面的知识,本书既介绍了传统设计的做法,又给出了在传统工艺指导下的现代做法,有些章节还给出了部分实例图纸,使读者通过实例的示范,可以自行模仿练习,以加深对
本书共五章,第yi章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基础知识的识图内容与步骤,第er章为砌体结构施工图识读,第三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识读,第四章为钢结构施工图识读,第五章为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综合实例。第er章到第四章从砌体结构施工图识读着手,逐个对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识读进行介绍,并配以实例,辅以形象的说明和讲解,还增加了识图小知识,供读者 参考阅读。zui后一章是建筑结构施工图识图综合实例,以一套完整的建筑结构施工图展示了建筑结构施工图的整体效果,以加强识图综合训练,让读者掌握识图技巧并学以致用。
《一个小家》是由著名建筑大师勒 柯布西耶撰写的回忆性作品,回顾介绍了他在1923年至1924年间在莱芒湖湖边给父母设计并建造的住宅。其中包含设计草图、照片和柯布西耶创作的一系列思想随笔以及对家人的爱。本书篇幅不大,但意义却十分重大。透过一个 私人项目 ,我们得以了解一代建筑大师职业生涯中的创作方法和创作观念的建立过程,并窥见其真实的成长足迹。 全书共分为三个部分,序、正文与后记。序由长期对勒 柯布西耶的生平及作品进行研究的法国建筑师和历史学家,巴黎美丽城国立高等建筑学院教授玛丽-珍妮 杜蒙所撰写,他向我们介绍了柯布西耶的成长历程,小家设计建设的缘由,《一个小家》出版的背景,引导读者了解柯布西耶及其小家。正文部分共分五个章节,从房子的设计建造,到父母搬进小家后的居住情况,以及日后小家的发展等,
由日本建筑资料研究社团队精心编写的《日式建筑设计资料图集》是一本介绍日本古典木结构建筑设计的专业参考图书,通篇文图结合,将日本古典木结构建筑设计元素进行专业分类汇总。全书共分为18个主题,共收录1000余幅精致的细部图样。编写团队通过对每个主题门类的归纳讲解,总结出日本古典木结构建筑设计的式样和设计方法,以百科全书的模式进行专业细致的论述,并通过概念性线条图的形式进行直观表现,将日本古典木结构建筑剖析得淋漓尽致,在宏观上可以使读者掌握日式古典木结构建筑的风格脉络,同时在微观上可以满足专业人士进行对照分析。本书作为一本经典的资料集类专业图书,可作为广大建筑设计师、学生的设计参考资料,极具借鉴价值,同时也是广大古典建筑爱好者增强审美情趣,加深建筑认知的优秀读物。
住宅,是安藤忠雄建筑的原点。本书精选安藤忠雄的十一个住宅建筑项目,每个项目由简要的概述、大量实景照片以及线稿图、草图和平面图构成,展现了安藤忠雄设计的思维过程,其中一些新近的项目是初次在书中呈现。 作为蕞有影响力的当代建筑师之一,他崇尚简约的美学风格,热爱玻璃和混凝土等自然材料,形成了 安藤式 的建筑风格,同时他在住宅中娴熟地运用光影,将光、空气、绿植、雨露引入室内空间,打造室内与室外相融合的住宅体验。本书由安藤忠雄作序,阐述了他对住宅设计的理念。菲利普 朱迪狄欧的前言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这位坚韧、不妥协的建筑师。
本书以多个小别墅的效果图及施工图为基本内容,共分为两部分,四色部分展示部分案例的效果图,单色部分展示对应案例的建筑立面图、剖面图、详图及其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电气施工图等。由于篇幅有限,本书只展示部分案例及其部分施工图,完整施工图及其他案例在本书二维码中。二维码不仅包含全部展示案例的可编辑电子图,还额外增加了22套小别墅的设计图,供读者参考学习。 本书可为自建房业主提供设计思路和施工方法参考,也可供建筑设计人员参考使用。
本书是伊东丰雄在3 11东日本大地震之后关于建筑设计所行所思的深刻回顾,他联合山本理显、妹岛合世、平田晃久、大西麻贵、曾我部昌史等日本知名建筑师发起灾后重建项目 大众之家 ,旨在鼓舞受灾民众,让他们在救灾应急建筑中也能感到舒服、得到安慰。书中详细记录项目实施过程并收集了项目平面图、剖面图及手绘图。全书分为五章:走向大众之家、什么是大众之家、大众之家,从东北开始、大众之家,在熊本、大众之家与熊本艺术城。
本书译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1952年出版的《20世纪建筑的功能与形式》(FORMS AND FUNCTIONS OF TWENTIETH-CENTURY ARCHITECTURE)的第二卷《构图原理》。以建筑形式美的十大原则为主线,包括建筑美学、统一、均衡、比例、尺度、韵律、布局中的序列、规则和不规则的序列设计、性格、风格、建筑色彩等10大美学原则,以精准的文字配以实物大图及剖析线图生动阐述了建筑美的内涵,讲解了各种结构、材料与建筑形式的关系。对建筑学具重要的普遍意义。
本书是关于研究中国当代民宿的著作,我们由它的前身 中国民居谈起,分析了民宿在中国的发展过程、精神内动力、多样性,以及影响民宿的相关政策和经济因素等等,以期令读者全面了解中国当代民宿的新风向。用尽3年时间,这本《中国当代民宿:艺术与设计》力求成为当代中国美民间旅行住居的写真集。它们,散落在中国11省2市的大地上,小而精美,浪漫诗意;它们,是2018-2020期间在中国大地上新建成的潮流民宿;它们,为海内外背包客、旅行发烧友以及一众文艺、摄影和建筑爱好者们,提供一种新的 探索 方式, 旅居 中国感受文化的方式。
前期设计可说是日本现代建筑发展的重要内涵所在,展现了日本的现代建筑设计专业中非常重要的知识整合及方法,对于中国建筑学习和从业者而言,非常值得参考。本书深入浅出地为读者讲解了前期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方法,相关理论不仅是学术研究的视点与方法,也可作为建筑设计的方法,其终的目的是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从作者的论述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个时代在空间场域、行为计划和文化知识之间,有了传统和激进的辩证和想象,他一面乐观地接受了现实功能和科学理性的系统逻辑;但另一方面也在行为、场所和经验上获得了更多可能。
理想的设计是基于场地的特殊性,这是建筑得以与场地特征进行连接的仅有方式,这就需要彻底了解环境结构与特征。建筑很大程度上归因于艺术,并非完全归属于科学。它在场景中如何表现,虽然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气氛和心情被认为是建筑认知的一部分,然而这当然并非重点。虽然建筑具有高度解析性和概念性,但这也不完全涵盖它。事实上,建筑是作为具体存在被感知和使用,用Dietmar Eberle教授的话来说,那就是物理现实。本书由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建筑设计系撰写,它提供了一种有趣的方式,以系统地明确繁复的设计框架,并将其用于各自的设计。
精品酒店是一种注重品味、体验及感受的建筑类型,本书作者以建筑师和旅行者的双重身份,将亲历体验的全球具有代表意义的近二百个精品酒店予以解析,梳理了精品酒店从策划、选址、定位、规划布局到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及要点,总结了从地理环境、功能布局、空间序列、场所营造、个性情感等全方位入手来打造一个度假天堂的方法和策略,是开发者和设计师把项目做到 精、独、特 的宝典。
景观设计师作为新的职业名称在西方得到社会公认不过一百多年的时间,但是百年之内,城市景观却得到了全新的改观。尤其是城市历史上出于不同目的和功用而建构的公共空间在经历了岁月的沧桑后具备了新的价值和意义,而新的功用齐全、形式多样的现代公共空间纷纷涌现,成为城市景观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公共空间在公众的城市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和作用,现已纳入现代景观设计的范围。我国近年来城市公共空间景观发展迅速,但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偏差,突出表现是没有形成自身的特色,既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本文提出公共空间景观设计本土化的两种思路,即是面对本土传统园林景观文化和西方现代景观设计先进的理论和经验如何取舍、吸纳、消化和变通。在批判地汲取和借鉴基础上,必须结合我国当前的现实状况和发展阶段,以理性
本书主要对观演建筑空间室内设计的结构性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进行探索。 具体分为两大部分。*大部分是理论论述,首先简述观演建筑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分类;然后结合设计哲学、设计美学、设计心理学、视知觉等学科知识梳理出观演建筑空间设计的结构性思维模型,暨 情、境、理、术 体系。第二大部分通过7个观演建筑的实际案例分析,采用 情、境、理、术 结构模型阐释演艺中心及剧院综合体、歌舞剧院、专业剧院、音乐厅、音乐剧剧院、秀场、多功能剧院等空间的设计特点和规律。 本书适合于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的学习者和从业者阅读参考。
手绘效果图是当今热门的实用美术技能之一,徒手表现环境空间需要经过深入且长期训练,在创意中进行手绘就更显设计者的功力了。本书从零开始讲授手绘效果图的各种技法,将马克笔与彩色铅笔的创造能力发挥至极,综合多种绘画技法,让读者在短期内迅速提高效果图的表现水平,同时融入个人的创意表现能力。*章手绘基础,第二章单体画法,第三章马克笔单体上色的方法,第四章马克笔效果图上色详解,第五章草图快速表现 ,第六章作品欣赏,第七章方案、快题作品。
本书记录了首钢三高炉博物馆设计的全过程。从 京西遗忘之地 到 复兴活力之匙 ,从 封闭工业大院 到 开放城市公园 ,《复兴引擎:首钢三高炉更新的可持续性实践》为读者呈现了沉寂的工业构筑重新 装载 生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