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向读者展示了位于柏林的包豪斯档案馆非常珍贵的收藏资料,包括文件、各种设计成品、研究手绘以及建筑模型等。通过对这些资料精美地编排,本书从包豪斯流派的起源到后期发展生动并成体系地介绍了包豪斯运动对艺术和建筑深刻的影响力,并对整个流派的重要人物如格罗皮乌斯、马塞尔 布劳耶、康定斯基和保罗 克利等都做了全面的诠释。 在魏玛建校距今已近100年了,包豪斯已然成为世界性的概念和标志。作为艺术设计的开创者,它所倡导的就是现在我们称之为 包豪斯风格 的纯粹的简约主义。包豪斯的教师蜚声世界,囊括了一个时代的艺术先驱,例如瓦西里 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列奥尼 费宁格(Lyonel Feininger)、保罗 克利(Paul Klee)和奥斯卡 施莱默(Oskar Schlemmer)。包豪斯的教学策略主要是由约翰 伊顿(Johannes Itten)、约瑟夫 阿尔博斯(Josef A
《走向新建筑》阐述了伟大的建筑师勒柯布西耶的机械美学理论,以及有关工业,经济,形式与功能的关系, 批量生产精神 等观点。柯布西耶从1920年起,在其主编的《新精神》杂志上连续发表论文,提倡建筑的革新,走平民化、工业化、功能化的道路,提倡相应的新的建筑美学。这些论文汇集为《走向新建筑》一忆,于1923年初版,1924年出增订的第二版。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流逝并未减损它的光辉。 这本书的*版出版之后,到处都产生了对与建筑有关的事情的兴趣。普通人因此而谈论建筑、喜欢谈建筑、希望有能力谈论建筑。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运动的后果。 这本书不企图说服专业人员,而是说服大众,要他们相信一个建筑时代来临了。建筑成为了时代的镜子,现代建筑关心的住宅,是普通而平常的人关心普通而平常的住宅,这是时代的一个标志。为普通人,"
路易斯 康,美国现代著名建筑师、教育家、哲学家,发展出一套崭新的理论和造型的语言,为现代建筑注入新的生命。 他不仅是当代建筑师重要的精神导师,还是影响安藤忠雄、改变世界美学的建筑大师。 他追求构筑合理性的设计思维,反对现代主义建筑隐藏构筑逻辑的表现形式。 他是建筑设计中光影运用的开拓者。 20世纪50年代后,路易斯 康的作品相继问世,分散于美国、英国、印度、孟加拉国等国家,例如耶鲁美术馆、理查德医学研究实验室、萨克生物研究中心、菲利普斯 埃克塞特学院图书馆、金贝尔艺术博物馆、耶鲁大学英国艺术中心等。 他的作品往往呈现出服务与被服务的空间组织特征,整合了结构系统、材料、光线、几何原型等于一体。 1971年获美国建筑师协会金质奖章。1972年获英国建筑师协会建筑艺术皇家金质奖章。 路易斯
《大拙至美:梁思成*美的文字建筑》是梁思成先生一本经典的通俗的建筑著作。梁先生的历史、文学、文化方面造诣极深,他有许多关于建筑和建筑人生的文字是非常易读和有教育意义,具有传播文化的作用。这是一本能给众多热爱文化的读者,尤其是青年人读的书。本书请梁先生的遗孀林洙女士编辑梁先生*美*通俗的建筑文字,还有大量珍贵的照片和历史资料,是一本具有很强社会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书。此次推出精装版本,值得一提的是随精装本会赠送一本《故宫测绘图笔记本》,这本笔记本里收录了营造学社当年测绘的故宫建筑图16幅,完全原汁原味呈现历经时光磨难的图纸原样。
《建筑师王大闳1942—1995》是台湾建筑史学者、评论家徐明松多年来对王大闳建筑成就的研究成果,不仅以专论形式收录了对其中39个建筑案例的评述,更以文献形式详尽记录了王大闳先生的所有建筑作品,以及他在文学方面的创作。读者从中不仅可了解到王大闳建筑实践的特点及演变、一些重大项目的前后始末,更可窥得一位建筑师在动荡大局下的人生际遇。
《空间时间建筑》初由吉迪恩的讲稿和课堂讨论稿汇集而成,并由人译成英文,于1940年于麻省剑桥脱稿,并于1941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刊印版。由于“内容丰富、妙笔生花,成了无可相匹的英文现代建筑史和现代建筑思潮的里程碑”。此后它历经多次修订、扩充、重印,并多次再版,译有多国文字。在此次*的第五版增订版本中,有一些大量的增补,全书共628页,插图五百多幅(含大量精美图照与大师手稿)。
本书是已故美国著名城市规划师,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凯文 林奇的经典著作。书中包括对总体设计程序的论述,典型实例的分析和十章相关问题的研究,即用户分析、设计纲要、修建场所和总体设计、住宅建设用地使用权及规划含义、造价估算、发展中国家住宅建设的总体设计、设计战略和环境分析等,各部分都有照片、墨线图和旁注草图加以说明。书后的大量附录论述了专门的技术,提供了详尽的原始资料和标准数据简表。 本书条理清晰、资料丰富,适合建筑规划管理和设计人员以及建筑院系师生阅读,对基地开发、规划设计管理的策划组织以及社区维护管理者,则是简明的专业指引。
西萨 佩里被美国建筑师协会评价为当今美国*有影响力的建筑师之一;他设计的位于贝特里公园的世界金融中心也被评为1980年以来美国*秀的10件建筑设计作品之一。本书选取的15个建筑项目主要以剧场和表演艺术中心等公共建筑为主,十分具有代表性,集中体现其设计理念与主张:建筑物不仅仅是构造技术的外在轮廓,而且是城市生活的助推器。这些建筑作品展现出设计师为让城市生活更有活力而进行的不断创新与探索,并充分关注到使用者的需求、造价、技术和环境。
迪埃斯特是一名工程师。在迪埃斯特的时代,很少有人了解他选择的技术 配筋的砖结构,把它用于实践者更是少而 又少。他利用这一结构技术,大胆地创造出与之匹配的结构形式。作为一个建造者,创新是他在结构 科学领域的洞察力的必然结果。迪埃斯特勤奋而多产。虽然他的绝大多数作品是朴实无华的仓库或市 场,但是他把这些平凡的建筑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惊人的空间跨度是它们的典型特征,但并非 其魅力的全部。除了整体的比例、材料的经济性、优雅的表现力和丰富的细部,他的作品*重要的特 征是利用自然光塑造建筑。尤其当光线射入室内时,空间获得了神奇的力量。所有这些,正是一个高 超的建筑师的作品应有的品质。虽然只有寥寥几次机会承担建筑师的角色,但是无可否认,迪埃斯特 就是一位建筑师。
本书收录了建筑大师摩西?萨夫迪从1964年在麦吉尔大学的建筑学论文和他的个建成项目至今的遍布世界各地的共计72个特色建筑项目,显示了他在结构和空间上的敏感性的演化过程,分为八个部分,探讨了萨夫迪的建筑主题和区域性区域地理。附有丰富的细节图、原始草图、模型和令人感到震撼的摄影图片。这些项目均以公共空间的设计为主要对象,包括诸多文化、教育、市政机构,住宅、多功能综合建筑以及机场等,类型广泛,从而分析并阐述了萨夫迪在结构和空间等方面设计理念的演化过程,对于探索城市设计、可持续发展实践以及巨型规模人性化的问题有很大的启发性。
李强兴*的《拉索基本理论及应用》将 斜拉索 *名为 拉索 ,因为笔者证明了垂直拉索、水平 拉索、倾斜拉索的理论公式被拉索理论解全部统一, 所以定名为 拉索 ,它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并使主 题*清晰,内涵*具广泛性。 本书主要介绍了拉索的基本理论,证明了水平拉 索、垂直拉索和倾斜拉索同出于一体 拉索静力解 ,揭示自然界拉索的形态特征,阐明拉索的力学行为 ,从而为拉索工程设计和计算提供**结果,同时结 合工程实际利用基本理论拓展其应用,*终攻克世界 难题 导线舞动。此外,书中还包含很多首次面世 的内容,如无导数拉力误差计算、空缆索夹参数、多 集中力联解法、小垂度界定、含温度三点测索力等。
本书从设计方面入手,将 共享 空间的设计方法尽可能地展现出来,除聚焦于实践方面,同时也将各种项目具体的设计思想尽可能通俗易懂地展示给读者。近代建筑基本上是一个建筑对应一个功能,如办公室就是工作场所,图书馆只是读书的地方,而本书精选的49个案例则是将建筑的多重功能组合在一起形成的共享式空间,目的是为增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如和家人以外的人一同居住,在咖啡厅也能照顾到孩子,在工作场所和工作人员以外的人交流等。全书分为五部分,按大城市 城市中心、大城市 郊外、中小城市 城市中心、中小城市 郊外、超郊外 村落这样的地区进行分类,将同一地区中各种规模和用途的建筑划分到一起,为读者提炼出各种地区不同的人口总量、人口密度、经济状况下的共享相似性。
这本书通过演讲、论文和访谈等形式,强调了一些关于建筑的 重要的思考,而这些思考与瓦西利斯一斯古塔斯(Vassilis Sgoutas)自己在建筑领域的脚步是并行的。本书中还收录了一些日志,这些日志的重点并不在于作者说了什么或是写了什么,而在于他个人的经验与想法,而这些经验与想法全都来源于与建筑师以及建筑作品相关的事件。虽然这本书是由一个人编写的,但它同时也是映射出众多建筑师前行的一面镜子。通过这本书,读者朋友们可以了解到 建筑师协会(UIA)近代发展的历史。 建筑师协会是一个 的专业组织,汇聚了全世界的建筑师,他们都在追求着共同的理想和目标。 记忆是我们宝贵的财富。将这些文字和事件记录下来,有助于我们重新发现我们优先考虑的事项是如何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的。而且,这些优先事项在全世界不同的地方也是各有
《福克萨斯建筑设计作品集》是我社策划出版的著名建筑事务所系列中的一部,主要介绍了福克萨斯建筑事务所的25个享誉全球的建筑作品,如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米兰新贸易中心和法拉利研究中心等等,许多建筑的设计图纸和概念图纸都是*次在出版物中发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杰弗里 巴瓦堪称亚洲现代建筑奠基人之一,其建筑特点在于巧妙地根据气候、地理条件,将本土风格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融合起来。 本书旨在综合记录和鉴赏这位建筑师和他的作品。第Ⅰ部分的章节介绍了巴瓦的早期生活和影响。全书的核心(第Ⅱ和第Ⅲ部分)完整呈现了他*重要的作品,包括一些鲜少发表的项目,从他早期职业生涯,到*重要的建筑案例,再到两个持续多年的自宅项目(科伦坡33街自宅和卢努甘卡庄园)。附录部分包含了完整的巴瓦作品年表。
现在的建筑师们比以前有更多环球旅行的经历,许多国家委托外国建筑师在他们无名的土地上建设。倘若建筑变得越来越同那些形成建筑的局部与总体关系、形成建筑的内涵与感知的基本原理相断离,《锚》阐释的这些基本哲理就相当于阐明一个相关的、具有内涵的建筑概念。面临变化多端的土地、文化、气候以及它们的城乡环境等形成的挑战,对于如何能使建筑锚结于场地而言仍然是一项新的任务。
《安藤忠雄全建筑:1970~2012》本书为首次集结国际建筑大师安藤忠雄自1969年成立个人建筑事务所至2012年期间,设计及建成的228个建筑作品。每个设计均由安藤亲述其设计项目构思历程,并收录珍贵的构思草图、建筑总图与平立剖面图、施工详图及建成实景照片。本书适合建筑及景观设计专业人士,对了解安藤忠雄的设计哲学、设计思想及设计手法大有帮助。
《哈里里建筑设计作品集》是我社策划出版的著名建筑事务所系列中的一部,主要介绍了著名的纽约哈里里建筑事务所自成立以来的优秀设计作品。书中所展现的该事务所作品涵盖了城市规划、住宅、商业建筑、文化建筑、娱乐建筑、产品设计等领域,这些其充满创意的前卫作品为事务所赢得了包括美国艺术文学院颁发的建筑学奖在内的诸多奖项。
1853年,法国国王路易·拿破仑指派塞纳河省长乔治-欧仁·奥斯曼开启了一项庞大而雄心勃勃的市政改造公共工程。这项改造计划——尽管其间夹杂着战争、革命、腐败和破产——不但让巴黎的面貌焕然一新,还为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城市规划树立了一个典范,并开创了现代巴黎经久不衰的城市布局。 林荫大道、公园、广场、火车站、百货商店,以及全新的公共卫生系统,缀成了它的生命。这场历时十五年的城市革新项目背后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的城市建设者能从中吸取什么经验,让城市变得 宜居、 人性?本书作者鲁伯特·克里斯琴将带领我们回到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巴黎,看它如何从一个污水横流、贫民窟遍地、疾病缠绕的中世纪破旧城市,一跃成为了举世闻名的“光之城”。
《当代建筑的逆袭》为青年设计师邵唯晏多年来学习和工作的经验所得,重点介绍了当代建筑的十种特质:数字性、动态性、拓扑性、自相似性、模糊性、轻透性、多向连接性、地景性、地域性、永续性。并根据每种特质的特点,配以相应案例加以解释,使人更容易明白这些特制的应用形态,方便读者理解当代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