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灵感来源于作者五年中辗转于中国、丹麦、美国和日本的建筑设计及教学工作,内容安排像一个概念库,包括对形状的思考、立体空间形式特性的思考,以及为什么会存在、特点如何,意图颠覆 方案 现场=形式 的传统。后通过案例具体讲解了如何将创意适应实际转化为建筑项目。 书中不同的条目可以挑出来应用于不同功能,手绘的图式可以创造和预想一个更加多样化的未来。 本书对所有的设计工作者都非常有启发,同时提供了一种经常记录对形状的感受和思考的设计方法,对于个人积累及收获更多的创意灵感会大有益处。
《禅 庭:枡野俊明作品集》枡野俊明先生是日本国宝级的枯山水大师,曾被美国《时代周刊》杂志评选为当代值得尊敬的100位日本名人之一,现担任日本造园设计事务所总设计师,多摩美术大学环境学科教授,曾在多个国家设计并完成多个优秀项目。作为日本当代景观设计界*杰出的设计师之一,枡野俊明先生的作品继承和展现了日本传统园林艺术的精髓,准确地把握了日本传统庭园的文脉。本书收录了枡野俊明先生的全部庭院设计作品,其中包括日式传统园林、日式现代园林、日本境外作品三大板块,分别列举了枡野俊明先生相对应的作品。本书主要采用大量精心拍摄的照片和设计图片,来表现这些作品。每处园林作品配以各种细节照片,装帧设计风格清新简单。在本书中枡野先生这样说到, 作为禅僧的我一直是遵循建立在禅的精神基础上进行长年创作的, 作庭
由曾任包豪斯校长瓦尔特 格罗皮乌斯撰写,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格罗皮乌斯亲自撰写的文字简介;第二部分收录了大量包豪斯同时期的现代建筑照片。 该书简要概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世界各国的现代建筑的发展,表达了在一段时间内,建筑师们依赖学术美学,在建筑设计上受制于传统,与现代的城市设计脱节,而新型的技术、材料等正在引领一场建筑设计的革新。书中展示的现代建筑均由其精心挑选,呈现出同一时期不同国家代表性现代建筑之间的共性与差异。大量专业、精美的建筑照片,对研究当时的现代建筑有极大的学术及文化意义。
隈研吾,世界著名建筑师,日本当代建筑师代表人物之一,2020年东京奥运会主场馆设计师。1954年出生于日本神奈川县横滨市,1979年毕业于东京大学建筑系,1990年成立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曾担任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庆应义塾大学教授,2009年任东京大学教授。 1997年,作品森/舞台获日本建筑学会奖。2002年凭借那珂川马头町广重美术馆获芬兰国际木建筑奖。2010年,作品根津美术馆获每日艺术奖。2011年,作品梼原木桥博物馆获艺术选奖文部科学大臣奖。近年来,隈研吾在中国的项目包括长城脚下的公社 竹屋、瑜舍、三里屯 SOHO等。 肯尼思 弗兰姆普敦(Kenneth Frampton),1930年出生于英国,著名建筑史家及评论家,著有《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一书。曾作为一名建筑师在伦敦AA(建筑协会)建筑学院接受培训,现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研究生院威
“城市风景线·徒步上海”系列丛书是由专业建筑师创作的有关上海城市文化遗产的科普读物。每本书都以精心设计的特定城市徒步线路为线索,串联起一幢幢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代表着“老上海”风情的 近代历史建筑,内容涉及建筑风格、艺术鉴赏、背景轶事等方面。通过建筑师专业视角下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和图形描绘,还原日常庞杂景物遮挡中的建筑全貌,带领读者去尽情领略上海独特城市文化遗产的同时,以图文对应和附录小词典的方式传授实用的建筑专业小知识。 此次出版的丛书第二辑——《风月沉香一条街》涉猎范围是上海南京西路沿路的24栋近代历史建筑。 本系列书的读者群为广大热爱城市文化与建筑艺术的专业与非专业人士,以及所有希望漫步上海、深度体味上海城市文化的旅游观光者。
《都市印迹--中建西北院U\A都市与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作品档案(2009-2014)》是赵元超在中建西北院组建的都市与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也称U/A设计研究中心)成立五周年的纪念文集。书中收录了该中心近30位员工的文章约90篇,其中多为5年间所做项目的心得体会,既展示了该中心的发展历程与成绩,也展示了新一代年轻建筑设计师、工程师的成长过程。文章包括著名的西安南门改造工程、西安火车站改扩建工程、延安圣地河谷金延安项目、中国国学中心方案等,图文混排,内容丰富。
这是一本展示建筑界设计创意的专著,全书精选了80多个国内外优秀设计方案,从思维的高度和广度统领全书,从建筑外观、建筑材料、建筑结构等各方面展示了国内外设计名家在各类建筑上的新思维、新思路和新创意。 该书引领读者跟随设计师的思绪,踏上一次惊人的创意之旅,感受新创意在视觉层面和精神层面上给人的震撼,接受思维层面上的洗礼,从而开阔他们的视野,扩宽思路。
“城市风景线·徒步上海”系列丛书是由专业建筑师创作的有关上海城市文化遗产的科普读物。每本书都以精心设计的特定城市徒步线路为线索,串联起一幢幢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代表着“老上海”风情的 近代历史建筑,内容涉及建筑风格、艺术鉴赏、背景轶事等方面。通过建筑师专业视角下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和图形描绘,还原日常庞杂景物遮挡中的建筑全貌,带领读者去尽情领略上海独特城市文化遗产的同时,以图文对应和附录小词典的方式传授实用的建筑专业小知识。此次出版的丛书第二辑——《风月沉香一条街》涉猎范围是上海南京西路沿路的24栋近代历史建筑。本系列书的读者群为广大热爱城市文化与建筑艺术的专业与非专业人士,以及所有希望漫步上海、深度体味上海城市文化的旅游观光者。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作品集(2008-2012)》可以看到同济设计院近年来努力不断超越自己的新成果。从设计院大楼工程中,我们看到了同济设计人从我做起的精神。一个往日的大型多层公交停车场完成了向现代巨型时尚建筑师家园的华丽转身。废旧建筑改造再利用在这里得到了成功实践,绿色低碳、节能环保的理念在自身的工作空间中得到体现。从北川地震纪念馆工程中,我们看到了同济设计人的大爱之心。一个人类无法逃避的自然灾难,通过令人震撼的空间处理得到再现,让人对自然心生敬畏,更体现出在重大灾难面前的人间温暖。
“当代中国建筑集成II”收录了文化建筑、住宅建筑、酒店建筑、办公建筑、商业建筑以及教育、医疗、体育、交通建筑,内容较为丰富,涉及的地域广泛,仅就建筑设计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建筑思维的多样呈现 在建筑创作中,思维决定创作方向和成果,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等带来思维的多样性。不论是传统意义上的理性分析、感性处理,还是技术时代下的数字化设计;不论是传统技术,还是当代新技术,只要应用得当,都会给建筑创作提供思维的多样支持。多样的思维也体现于优秀作品之中,例如:宁波城庄中学的“相遇”空间,新江湾城上海音乐学院实验楼,孝泉民族小学,鄂尔多斯博物馆的时光洞窟,河北省图书馆的改扩空间等。概而言之:“有创无类,适宜为贵。” 建筑时空的多元关照 建筑设计须对建筑所依存的时空做出审慎的关
“城市风景线·徒步上海”系列丛书是由专业建筑师创作的有关上海城市文化遗产的科普读物。每本书都以精心设计的特定城市徒步线路为线索,串联起一幢幢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代表着“老上海”风情的 近代历史建筑,内容涉及建筑风格、艺术鉴赏、背景轶事等方面。通过建筑师专业视角下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和图形描绘,还原日常庞杂景物遮挡中的建筑全貌,带领读者去尽情领略上海独特城市文化遗产的同时,以图文对应和附录小词典的方式传授实用的建筑专业小知识。 此次出版的丛书第二辑——《风月沉香一条街》涉猎范围是上海南京西路沿路的24栋近代历史建筑。 本系列书的读者群为广大热爱城市文化与建筑艺术的专业与非专业人士,以及所有希望漫步上海、深度体味上海城市文化的旅游观光者。
“城市风景线·徒步上海”系列丛书是由专业建筑师创作的有关上海城市文化遗产的科普读物。每本书都以精心设计的特定城市徒步线路为线索,串联起一幢幢被列入重点文物保护、代表着“老上海”风情的 近代历史建筑,内容涉及建筑风格、艺术鉴赏、背景轶事等方面。通过建筑师专业视角下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述和图形描绘,还原日常庞杂景物遮挡中的建筑全貌,带领读者去尽情领略上海独特城市文化遗产的同时,以图文对应和附录小词典的方式传授实用的建筑专业小知识。 此次出版的丛书第二辑——《风月沉香一条街》涉猎范围是上海南京西路沿路的24栋近代历史建筑。 本系列书的读者群为广大热爱城市文化与建筑艺术的专业与非专业人士,以及所有希望漫步上海、深度体味上海城市文化的旅游观光者。
自学院创编年鉴以来,已陆续出版了三期。在这些年鉴中,尽管内容有一些变化,但都坚持了一个特色,即以学生作品为载体,以反映学院的教学活动为主,表达学院对建筑教育新命题的思索与实践。 作为我国建筑教育的创始院系之一,天津大学建筑学院一直致力于建筑教育内涵的探索和创新,不断探索自身的教育特色。 自从1937年,其前身天津工商学院建筑系办学之初,就秉承注重工程实践、提倡创新能力的学风。经过1952年院系调整之后,徐中先生等执教天津大学建筑系,将国外优秀教学经验融汇到本土化的教学中,努力思索基本功与创造力、技术与艺术、传统与创新等辩证关系,奠定了天大建筑学人严谨、求实和不断创新的学术风格。
本书精选北京、上海、深圳、广州、香港、苏州、杭州、南京、沈阳、长春、青岛、成都、厦门、宁波等各大中城市*知名楼盘与景观的100个案例,以全面的类别(按功能和风格各有划分)、清晰的脉络、独特的视角深度挖掘当代楼盘成功设计背后的秘密。内容以国际*设计事务所和知名开发商的成功作品为主,全部以实景拍摄,全面展现已建成的知名成功作品,引领新时期的设计潮流,配以详细的总平面图、鸟瞰图、分析图、户型平面图、立面图等设计资料,给读者以很强的借鉴和启迪。全书大开度,整体专业大气,图片精美,资料丰富翔实,代表了国际*设计水准,是建筑景观设计行业不可多得的宝贵参考资料图集,值得建筑景观设计行业人员及开发商收藏品鉴。
在信息、理念、创意文化急速传播的时代.各种创意、构思需要一个巨大的平台去融合去研究去实施特别是在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巨大舞台上.澳大利亚柏涛公司和具有本土特征的柏涛咨询(深圳)有限公司正以它的国际化视野和理念以及设计于法和本土化的服务特征在澳大利亚和中国两国之问扮演着文化交流、创意交流、技术交流和经验交流的重要角色 澳大利亚柏涛公司成立于1889年.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柏涛公司一直是澳大利亚城市规划建筑设计队伍中的主力军是澳大利亚建筑设计领域中有影响力的设计公司之一特别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柏涛公司在城市规划、区域规划、大型体育综合设施商业设施、公共设施、文化设施、教育设施以及大型住宅区规划、景观设计等领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如澳大利亚国家网球中心ABC广播公司总部、墨尔本水上运
左靖主编的《平民设计日用即道(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国家馆)》是第15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中国馆的读物。作为世界上*重要的展事,本届中国馆的主题 平民设计,日用即道 聚焦于日常生活的智慧, 平民设计 服从日用即道,关注 本地、节约与责任 ,关注民族的传统、家国的环境。为此,中国馆策展人梁井宇先生选取了包括*名设计师马可、建筑师朱竞翔在内的九个参展人(组)集体发声,用自己多年的实践来阐述这一学术主题。 本书除了项目介绍、针对性访谈外,增加了 延伸阅读 单元。特别的内容编排使本书不仅是一本展览场刊,更是一部了解当代中国建筑新浪潮的重要参考读本。
《2007-2008同济都市建筑年度作品》收录了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都市建筑设计分院在2007、2008两年中承担的一百余项工程设计的案例。作为连续的年度性选集,《2007-2008同济都市建筑年度作品》依然力求通过作品来反映设计师的创作理念与思想,以供读者交流。愿更多的新老朋友都来继续关注同济、关注同济都市建筑。
近年来,随着中国房地产业的不断发展成熟,样板房设计几乎成为一个专门的领域,一些专注于样板房领域的设计师也因此声名鹊起,成为万人敬仰的明星人物。 样板房设计因为担负着引领大众居住潮流的功能,媒体和公众的高度关注、开发商充足的预算投入,这些都让设计师们有了更大的施展空间。他们不断进行风格创新,积极应用新技术、新材料,而这一切的试验都需要基于对未来居住者生活方式的预设和引领示范上。因此,样板房设计是艺术和生活的双重实验,这一领域的实验成果,将迅速投射到家居装饰甚至整个室内设计领域,成为设计行业的风向标。近年来流行简约、欧式、中国风、东南亚风格、混搭等室内装饰流行风潮,其初始实践,无不源自样板房设计。 但是,一间精心打造的样板房,它在现实中的生存,始于楼盘的销售,终于楼盘的售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