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突出基本理论并注重与我国实际相结合,汲取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工作的实践经验,主要研究了地籍测量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方法,地上建筑物及附着物——房产的产权调查、测量、制图和房产面积测算等内容。全书包括土地分类、土地调查、地籍控制测量、地籍勘丈、变更地籍调查与测量、房产调查、房产图测绘与变更测量、房产面积测算等主要章节,努力体现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旨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本书根据建筑工程打桩施工人员的工作特点,重点对其上岗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知识进行了阐述。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桩工基本知识、桩工机械、桩的分类及选择、桩基础施工、挤密桩施工、基坑工程施工、深层密实地基施工、工程计量基本知识等。 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建设施工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以及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的理想教材。
本书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编写,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的理论知识 与方式方法。全书共分16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识图、建筑工程测量概论、工程测量工具与仪器、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测量误差、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地籍测量、摄影测量、房产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建筑物变形测 量、竣工总平面图的编制和测量常用数据等。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叙述内容一目了然,着重于对建筑工程测量人员技 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可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辅导用书。
本书结合工程实例介绍公路工程和建筑工程施工测量技术,突出共性部分,着重于应用。其内容有施工测量的任务及程序、建筑物定位测量及抄平放线、线路工程施工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测量仪器的检校及保养,又结合土木工程测量发展的新要求介绍了变形观测及其资料处理、竣工总平面图的实测与编绘,还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需要开发了袖珍电子计算器的常用程序,使得计算便捷、可靠。同时,对于反映测绘科技进步的新仪器、新技术和新方法也作了适度的介绍。内容充实,结构严谨,简明扼要,图文配合贴切,示例齐全,实用性强。可供工程测量、土木建筑业从事测量、施工、管理和监理等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建筑工程测量》共分为4个模块:模块1为建筑工程测量认知,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原理和要求;模块2为测量基本技能与支撑知识(项目1~项目5),阐述内容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点位测设、全站仪测量及GPs测量简介;模块3为行业通用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项目6~项目7),阐述内容包括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与应用;模块4为专业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项目8~项目11),阐述内容包括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建筑物的竣工测量及变形观测。 《建筑工程测量》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建设技术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使用。
《建筑工程测量》按照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能力渐进培养”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采用项目、任务驱动的教学方式,以实际施工的程序要求为主导,安排各项任务之间的连接,让学生既掌握测量的基本知识,又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同时形成专业习惯与专业思想,从而实现与就业岗位的零距离。全书共分为七个项目,主要包括工程测量基础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全站仪及应用、建筑施工测量、变形观测等内容。 《建筑工程测量》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类相关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建筑企业专业管理人员岗位资格培训教材和建筑施工人员参考书。
《建筑工程测量》共分为4个模块:模块1为建筑工程测量认知,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原理和要求;模块2为测量基本技能与支撑知识(项目1~项目5),阐述内容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点位测设、全站仪测量及GPs测量简介;模块3为行业通用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项目6~项目7),阐述内容包括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与应用;模块4为专业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项目8~项目11),阐述内容包括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建筑物的竣工测量及变形观测。 《建筑工程测量》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建设技术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使用。
本书根据建筑工程打桩施工人员的工作特点,重点对其上岗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知识进行了阐述。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桩工基本知识、桩工机械、桩的分类及选择、桩基础施工、挤密桩施工、基坑工程施工、深层密实地基施工、工程计量基本知识等。 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建设施工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以及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的理想教材。
《建筑工程测量及实训指导(第2版)》是编者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路,在总结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建筑工程测量及实训指导(第2版)》包括教材部分和实训指导部分。教材部分共分为测量基本技能、小地区控制测量技能、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技能、施工与变形测量技能等4个工作项目。具体包括测量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全站仪的使用、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小地区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与竣工测量、管道施工测量等14个工作任务。i实训指导部分包括测量基本技能实训指导、施工测量技能实训指导、测量技能大赛、测量综合实习实训指导4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包含若干实训
本教材为高职高专建筑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教学需要而编写。全书共有7个学习情境,主要内容包括学习情境1土石方工程施工测量、学习情境2基础施工测量、学习情境3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测量、学习情境4砌体结构施工测量、学习情境5钢结构施工测量、学习情境6特殊工程施工测量、学习情境7建筑变形测量与竣工总图编绘。全书还安排了相应的实训环节,学习情境1和学习情境7有8个技能训练的内容,而学习情境2、学习情境3、学习情境4和学习情境5以实训任务的方式来体现。 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建筑类专业的教材,也可以作为建筑或测绘行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建筑工程测量及实训指导(第2版)》是编者按照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思路,在总结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建筑工程测量及实训指导(第2版)》包括教材部分和实训指导部分。教材部分共分为测量基本技能、小地区控制测量技能、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技能、施工与变形测量技能等4个工作项目。具体包括测量基本知识、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全站仪的使用、小地区平面控制测量、小地区高程控制测量、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地形图的应用、施工测量的基本方法、施工场地的控制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建筑物变形观测与竣工测量、管道施工测量等14个工作任务。i实训指导部分包括测量基本技能实训指导、施工测量技能实训指导、测量技能大赛、测量综合实习实训指导4个项目,每个项目中包含若干实训
杨学锋、索俊锋主编的《公路工程测量(普通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共分8章,第1章介绍了公路工程测量的任务及公路工程建设的基本程序;第2章介绍了公路工程测量时常用的几种 测量仪器;第3章讲述了公路工程测量的基本测设工作:第4章至第6章分别讲述了公路工程测量的准备工作、公路路线中线测量及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测量;第7章和第8章主要讲述了公路工程结构物桥涵和隧道的施工测量。 本书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的目标为指导思想,兼顾工程测量、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等专业的教学大纲,编写时充分考虑了学生接受知识的自然规律,在内容安排上,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书中配有许多工程案例,便于读者自学和实践。本书可作为工程测量、道路与桥梁工程、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作为
《建筑工程测量》以《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为基础,结合建筑物的整个建造过程,将“工程测量基础”和“建筑工程施工”的理论、方法融为一体,形成较为完整的、适合高职高专土建施工类专业课程体系要求的“建筑工程测量”知识体系。在编写过程中,坚持“以应用为目的,专业理论知识以需求够用为度”的原则,重视与实际工程的联系,每个章节后安排有对应的技能训练项目和课后思考题。一方面注重理论教学的系统性,另一方面又突出工程测量的实践性,做到了“教、学、练、做”一体化。
本书分六章介绍地震勘探基本原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地质解释等内容。二章介绍地震勘探中的地震波理论,地震波的时距关系。第三章介绍反射地震资料的采集,即地震地质条件、有效及干扰波、地震波的激发、采集系统、野外观测系统、地震波的接收,及共反射点多次叠加法。第四章介绍反射地震资料的数字处理,即各种校正和叠加,数字滤波和反滤波,偏移成像,速度和波阻抗的提取,反射地震资料的实际处理。第五章介绍反射地震资料的地质解释,有各种速度概念及关系,反射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地层岩相解释、储层岩性解释,烃类检测技术。第六章介绍折射波地震勘探,垂直地震剖面法,多波多分量勘探,面波勘探。本书资料丰富且选择得当,脉络清晰,重点突出,适合于大学本科生学习和科技人员参考阅读。
《建筑工程测量》共分为4个模块:模块1为建筑工程测量认知,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原理和要求;模块2为测量基本技能与支撑知识(项目1~项目5),阐述内容包括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和直线定向、点位测设、全站仪测量及GPs测量简介;模块3为行业通用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项目6~项目7),阐述内容包括小地区控制测量、地形图测绘与应用;模块4为专业测量能力与支撑知识(项目8~项目11),阐述内容包括民用建筑施工测量、工业建筑施工测量、管道工程测量、建筑物的竣工测量及变形观测。 《建筑工程测量》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专业的教材,也可供工程建设技术管理人员阅读和参考使用。
本书由高等学校测绘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和组织编写,是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用教材。本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测量误差的基本理论,测量平差的基础方法,以及扼要介绍了近代平差的原理,加强和拓展误差理论知识,扩大测量平差的应用面,以适应现代测量技术数据处理的需要是本书的特点。全书共分12章。可作为测绘工程本科专业的基础课教材,也可供有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本书根据《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和《建筑变形测量规范 》(JGJ8—2007)编写,主要阐述了建筑工程测量与施工放线的理论知识 与方式方法。全书共分16章,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工程识图、建筑工程测量概论、工程测量工具与仪器、水准测量、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 测量误差、小区域控制测量、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地籍测量、摄影测量、房产测量、民用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工业建筑施工测量放线、建筑物变形测 量、竣工总平面图的编制和测量常用数据等。本书文字通俗易懂,叙述内容一目了然,着重于对建筑工程测量人员技 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培养,可供建筑工程施工测量人员使用,也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的学习辅导用书。
本书根据建筑工程打桩施工人员的工作特点,重点对其上岗操作技能和专业技术知识进行了阐述。全书主要内容包括桩工基本知识、桩工机械、桩的分类及选择、桩基础施工、挤密桩施工、基坑工程施工、深层密实地基施工、工程计量基本知识等。 本书资料翔实、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进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建设施工企业进行技术培训以及下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的理想教材。
《道路勘测设计》作为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交通工程专业以及土木工程专业(公路与城市道路方向)的教学用书,也可供从事公路、城市道路及有关道路工程设计、研究人员参考。全书共分十二章,为绪论、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横断面设计、线形设计、选线与总体设计、定线、道路平面交叉设计、道路立体交叉设计、道路沿线设施、道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现代道路勘测与设计新技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