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清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施工实践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建筑企业如何策划和实施清水混凝土精品工程。内容包括清水混凝土精品工程的发展历史和方向、清水混凝土精品工程的策划、实施与管理、主要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提出了以供参考的清水混凝土工程检查验收标准编制等。 本书可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及广大施工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的培训用书。
《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历程/天津大学社会科学文库》回顾了先辈们始自20世纪20年代的古建筑测绘历史以及延续80年的天津大学古建筑测绘教学史和发展史,同时展现几代人充满奉献精神及专业素养的技术传承与发展,是对文化遗产的忠实记录,是传统建筑文化研究与传承的坚实基础。
本书以清水混凝土工程的施工管理和施工实践为基础,全面系统地介绍建筑企业如何策划和实施清水混凝土精品工程。内容包括清水混凝土精品工程的发展历史和方向、清水混凝土精品工程的策划、实施与管理、主要施工技术、清水混凝土模板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提出了以供参考的清水混凝土工程检查验收标准编制等。本书可供施工企业管理人员、项目经理及广大施工技术人员参考使用,也可作为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监理人员的培训用书。
《全国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土木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新进展》共收录论文180篇左右,内容涵盖综述与动态;理论与实验研究;测试、检测及鉴定;新技术新材料;加固设计与施工等五个方面。《全国建筑物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第十二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土木工程检测鉴定与加固改造新进展》研究领域从房建拓展到港口、码头、桥梁、隧道等交通领域,以及大坝、渡槽等水利领域和输电塔架等电力领域,这充分说明鉴定与加固行业兴旺发达,社会需求量大,前景广阔;研究方向从前些年的校舍抗震鉴定与加固转向到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与鉴定加固的交叉融合,吸引更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投入力量研究,成果水平明显提升;研究目的从实现建筑物的安全性发展到满足使用者的舒适性,契合了社会发展需求。
本书围绕《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的内容展开,汇集了建筑桩基领域的技术和研究成果。针对实际应用的需要,在对《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条文进行了深度阐述和解析的基础上,本书既阐明桩基设计计算原理又剖析其工作机理;既阐明设计基本规定和原则又论述具体技术措施;既阐明设计先进理念又分析对比传统设计理念及其问题;既阐明计算方法与公式又给出具体应用案例。本书从桩基设计基本规定、桩基构造、桩基竖向承载力、桩基水平承载力和位移、桩基沉降计算、桩基结构承载力计算、桩基础抗震、桩基施工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论述。同时,本书对未列入规范、处于发展中的新技术和某些特殊条件下的桩基设计等问题的机理、设计、原理和方法也进行了简要介绍;对工程应用中提出的大量疑难问题也作了简要释义,以供桩基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由于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具有应变率敏感性,在不同的动态荷载作用下材料会表现出不同的力学和变形性能,进而影响由这两种材料构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态,甚至改变构件和结构的破坏模式。本书从地震动的多维性出发,考虑钢筋混凝土材料和构件的多维非线性动力特性,研究空间结构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反应。 本书共7章。第1章概述加载速率对钢筋混凝土材料、构件和结构性能的影响;第2章论述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多维动力本构关系;第3、4、5章从构件层次分别论述钢筋混凝土梁、柱和剪力墙的非线性动力特性;第6章论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维非线性动力特性;第7章论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多尺度建模与数值分析。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的师生及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高校高年级本科生
本书为中国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和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锚固与注浆分会联合举办的“2009年全国地基基础工程与锚固注浆技术研讨会”的论文集。包括地下连续墙工程、桩基工程、喷锚工程、注(灌)浆工程、隧道工程、基坑工程、路基工程等方面的论文和典型工程实例报告155篇,基本反映了2007年以来我国建筑工程领域地基与基础工程中锚固注浆技术和其他施工技术的主要成果。反映了我国当前岩土工程发展的新水平。本书内容丰富,资料翔实珍贵,实用性强。可供水利水电、土木建筑、交通运输、地下采矿等相关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和院校师生参考使用。
由于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具有应变率敏感性,在不同的动态荷载作用下材料会表现出不同的力学和变形性能,进而影响由这两种材料构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态,甚至改变构件和结构的破坏模式。本书从地震动的多维性出发,考虑钢筋混凝土材料和构件的多维非线性动力特性,研究空间结构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反应。本书共7章。第1章概述加载速率对钢筋混凝土材料、构件和结构性能的影响;第2章论述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多维动力本构关系;第3、4、5章从构件层次分别论述钢筋混凝土梁、柱和剪力墙的非线性动力特性;第6章论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维非线性动力特性;第7章论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多尺度建模与数值分析。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的师生及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高校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
由于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具有应变率敏感性,在不同的动态荷载作用下材料会表现出不同的力学和变形性能,进而影响由这两种材料构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态,甚至改变构件和结构的破坏模式。本书从地震动的多维性出发,考虑钢筋混凝土材料和构件的多维非线性动力特性,研究空间结构在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反应。本书共7章。第1章概述加载速率对钢筋混凝土材料、构件和结构性能的影响;第2章论述混凝土和钢筋材料多维动力本构关系;第3、4、5章从构件层次分别论述钢筋混凝土梁、柱和剪力墙的非线性动力特性;第6章论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多维非线性动力特性;第7章论述钢筋混凝土结构多尺度建模与数值分析。 本书可供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海洋工程、工程力学等专业的师生及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作为相关专业高校高年级本科生和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