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完整地集中呈现近年来中国建筑创作的总体风貌,也为促进当代中国建筑作品与中国建筑师在国际上的传播与交流,中国建筑学会于2017年启动了《中国建筑设计作品选》的出版工作。 《中国建筑设计作品选》是由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学报》杂志社编著的具有年鉴性质的中英文双语系列图书,以期成为一部记录中国当代建筑完整且持续更新的档案,也将成为中国建筑学会用于国际交流的重要赠送礼品。 第二辑《中国建筑设计作品选2017-2019》沿用了辑的作品遴选方式,共收录2017-2019年间中国大陆(内地)、港澳台以及中国建筑师在海外完成的竣工设计作品100余项,地域分布广泛、内容涵盖丰富。按照所收录项目建筑类型将全书划分为公共建筑、建筑遗产修复及改造、居住 生产设施 其他三部分,以每项作品2页的形式呈现其重要图纸、室内外摄影以及中英文设计
《停车场规划设计与管理》是一部关于停车场设计与管理的理论专著,内容涉及停车调查、停车需求及特性、停车场规划方法、停车场设计、机械式停车场、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设计、停车政策等,适合停车场规划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学习。
《停车场规划设计与管理》是一部关于停车场设计与管理的理论专著,内容涉及停车调查、停车需求及特性、停车场规划方法、停车场设计、机械式停车场、自行车停车设施规划设计、停车政策等,适合停车场规划人员及管理人员参考学习。
《酒店设计》选取了近年来世界上的酒店设计作品,介绍了当前的酒店设计思路以及未来的设计趋势。而且也包含了很多新颖、先进的酒店设计技术与策略。总体上说,《酒店设计》集中地体现了设计师们对未来酒店的展望与期待,将会为设计师们带来新的思路与启发,以创造轻松与舒适的酒店空间。
《世界建筑大系:学校建筑(2)》是我社推出的“建筑系列丛书”之一,集中展现了44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学建筑项目,地域上涵盖了五大洲,以欧美为主。书中有世界建筑公司的作品(如KPF建筑事务所、FOA建筑事务所),且多数项目曾获各类奖项,包括国际的美国建筑师联合会大奖(AlA)、英国皇家建筑师协会大奖(RlBA)、芝加哥雅典娜神庙奖(Chicago Athenaeum)等。 在内容上,《世界建筑大系:学校建筑(2)》按照建筑的功能用途分为四章,分别是:教学楼、实验楼、综合楼、其他。每章10或12个项目,按照其英文原名的字母顺序编排。除了大量的图片、翔实的说明之外,每个项目还配有多张技术图,包括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透视图、详图等,具有丰富的专业参考价值。书后的索引中提供了设计师的及其收录项目所在页码,方便查找。
《寻找桃花源:绿城·杭州桃花源营造笔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从设计者、营造者和居住者的角度对桃花源的营造目标、营造思考及营造过程进行了回顾和解读,深度挖掘了绿城集团对于“居住“和”生活“的文化、工艺和审美的探索和实践历程。
《山东建筑创作 山东省第四届建筑设计方案作品集(4)》是第四届山东省建筑设计方案评选活动的作品集合《山东建筑创作 山东省第四届建筑设计方案作品集(4)》将2015年度评出的一、二、三等奖的获奖作品汇编成册,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各个设计项目的风采。其中一、二等奖按医疗文教、公共文化、办公交通、和其他类型梳理收录;三等奖按设计单位梳理收录。此外《山东建筑创作 山东省第四届建筑设计方案作品集(4)》还同时收录了评委语录,并对本次活动进行得了较为详尽的介绍。
《世界建筑大系:博物馆(1)》收录了来自全球42个由建筑设计事务所设计的博物馆建筑设计作品,以博物馆的建筑特点以及展示内容,细分了不同主题博物馆的造型与空间特点,并从材料的运用到地域文化的体现,系统剖析了博物馆设计的文化内涵与历史意义。《世界建筑大系:博物馆(1)》内容资料翔实,照片精美,能够为读者提供设计参考。
《中标建筑全程实录2》在前一本的基础上,挑选了当下有代表性和极高水准的中标建筑方案进行全程深度解读,从早期的策划及设计理念的提出,到整体的规划及分析,再到单体的建筑方案、景观方案及深度的技术图纸介绍,以及形象的效果图展示等包含整个中标过程的全文本深度展示。
《城市记忆:北京四合院普查成果与保护(卷)》追究了“四合院”称谓的来历,分析了传统住宅在规模、平面组织、功能等方面与宫殿、王府、寺庙的不同,又捎带看看不该被淡忘的其它旧京住宅类型,并非要为传统宅院“正名”,如同一些人愿意将港币叫做“港纸”,将“四合房”和“宅”合起来叫做大家喜欢的“四合院”也无可厚非。但称谓的由来和演变也是一部分历史,混淆视听的认识当有必要澄清。本文片语仅是从一个非正面的角度出发,提出一个增强、丰富、完善“北京记忆”的希望。这是做文物保护、名城保护、建筑史研究工作的人们不应忘记的。
《城市创新与建筑设计》介绍了美国建筑大师查尔斯·摩尔、约翰·乐伯、巴兹·约德在住宅建筑方面的的设计理念和策略,并列举了具体的设计作品。其事务所在建立之初就以一系列的公共和私人委托项目而引起关注,经过多年的实践,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设计理念和策略,《城市创新与建筑设计》就他们的这种理念和策略进行了详细的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