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主要介绍了桩基的分类、单桩的竖向承载力和变形计算、群桩的竖向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桩基检测、桩的设计工程案例等。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穿插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 106—200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 63—2007)的部分内容,每章后均编有思考题,方便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
本书主要介绍了桩基的分类、单桩的竖向承载力和变形计算、群桩的竖向承载力和变形计算、桩的水平承载力计算、桩基检测、桩的设计工程案例等。本书在编写过程中穿插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D63—2007)的部分内容,每章后均编有思考题,方便复习和巩固学习内容。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本科专业的教学用书,也可供结构工程、岩土工程、交通工程专业研究生、
《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史1949-2000研究丛书:总论卷》全面回顾新中国中小学教材50年的发展历程,展现新中国中小学教材发展的历史全景。主要内容包括:各套教材编写的历史背景;教材编写依据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演变过程;各套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编写原则、人员组织和编写方式。
庞薰琹为20世纪中国现代美术运动的先驱者和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开创者。他广泛涉足绘画、工艺美术设计、设计艺术教育和装饰艺术研究等领域,并取得了卓著成就。庞薰琹的艺术实践是百年来中国现代绘画与现代设计开篇的缩影,无论是组织领导“决澜社”艺术运动,或是开创中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他的艺术探索始终与中国社会和文化变革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本书在研究庞薰琹个人的艺术活动和艺术成就的同时,也以他的艺术经历为线索,对中国现代美术运动和现代设计教育的开启与形成,对中国现代绘画和现代设计在中西融合基础上进行创新的文化特点等展开研究。 庞薰琹将自己的艺术理想坚实地建立于中国本土文化、中国现实社会和人民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他的艺术探索及理论研究开启了中国绘画与现代设计的东方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