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青主女科》又名《女科》二卷,傅山撰,约成书于十七世纪,而至道光七年(1827)方有初刊本:后收入《傅青主男女科》中,合刊本多《傅氏女科全集》,后附《产后篇》2卷。上卷载带下、血崩、鬼胎、调经、种子等五门,每门下又分若干病候,计38条、39症、41方。下卷则包括妊娠、小产、难产、正产、产后诸症,亦五门,共39条、41症、42方。《产后编》上卷包括产后总论、产前产后方症宜忌及产后诸症治法三部,分列为17症;下卷继之而分列26症,并附补篇一章。全书文字朴实,论述简明扼要,理法方药谨严而实用,重视肝、脾、肾三脏病机,善用气血培补、脾胃调理之法,故颇受妇产医家推崇。
《医学三字经》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全书共分为四卷。卷一、卷二简要介绍了从医学源流至临床内、妇、儿各科三十五种常见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采用三言歌诀的形式书写,附以注释,语言凝练,便于诵读记忆。卷三、卷四载临床常用方一百首,分析各方疗效与配伍,末附脏腑诸说及四诊应用。其小引云:“学医之始,未定先授何书,如人海茫茫,错认半字罗经,便入牛鬼蛇神之域,余所以有《三字经》之刻也。”《医学三字经》是一部较好的启蒙性、普及性医学著作,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对后世影响颇大,被尊为启蒙“四小经典”之一。本次校注,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年)南雅堂刻本(简称“南雅堂本”)为底本,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藏清光绪31年乙巳(1905年)文盛堂藏板(简称“文盛堂本”)为主
《医学三字经》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全书共分为四卷。卷一、卷二简要介绍了从医学源流至临床内、妇、儿各科三十五种常见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采用三言歌诀的形式书写,附以注释,语言凝练,便于诵读记忆。卷三、卷四载临床常用方一百首,分析各方疗效与配伍,末附脏腑诸说及四诊应用。其小引云:“学医之始,未定先授何书,如人海茫茫,错认半字罗经,便入牛鬼蛇神之域,余所以有《三字经》之刻也。”《医学三字经》是一部较好的启蒙性、普及性医学著作,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对后世影响颇大,被尊为启蒙“四小经典”之一。本次校注,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年)南雅堂刻本(简称“南雅堂本”)为底本,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藏清光绪31年乙巳(1905年)文盛堂藏板(简称“文盛堂本”)为主
《医学三字经》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全书共分为四卷。卷一、卷二简要介绍了从医学源流至临床内、妇、儿各科三十五种常见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采用三言歌诀的形式书写,附以注释,语言凝练,便于诵读记忆。卷三、卷四载临床常用方一百首,分析各方疗效与配伍,末附脏腑诸说及四诊应用。其小引云:“学医之始,未定先授何书,如人海茫茫,错认半字罗经,便入牛鬼蛇神之域,余所以有《三字经》之刻也。”《医学三字经》是一部较好的启蒙性、普及性医学著作,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对后世影响颇大,被尊为启蒙“四小经典”之一。本次校注,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年)南雅堂刻本(简称“南雅堂本”)为底本,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藏清光绪31年乙巳(1905年)文盛堂藏板(简称“文盛堂本”)为主校
《医学三字经》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全书共分为四卷。卷一、卷二简要介绍了从医学源流至临床内、妇、儿各科三十五种常见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采用三言歌诀的形式书写,附以注释,语言凝练,便于诵读记忆。卷三、卷四载临床常用方一百首,分析各方疗效与配伍,末附脏腑诸说及四诊应用。其小引云:“学医之始,未定先授何书,如人海茫茫,错认半字罗经,便入牛鬼蛇神之域,余所以有《三字经》之刻也。”《医学三字经》是一部较好的启蒙性、普及性医学著作,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对后世影响颇大,被尊为启蒙“四小经典”之一。本次校注,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年)南雅堂刻本(简称“南雅堂本”)为底本,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藏清光绪31年乙巳(1905年)文盛堂藏板(简称“文盛堂本”)为主
《医学三字经》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全书共分为四卷。卷一、卷二简要介绍了从医学源流至临床内、妇、儿各科三十五种常见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采用三言歌诀的形式书写,附以注释,语言凝练,便于诵读记忆。卷三、卷四载临床常用方一百首,分析各方疗效与配伍,末附脏腑诸说及四诊应用。其小引云:“学医之始,未定先授何书,如人海茫茫,错认半字罗经,便入牛鬼蛇神之域,余所以有《三字经》之刻也。”《医学三字经》是一部较好的启蒙性、普及性医学著作,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对后世影响颇大,被尊为启蒙“四小经典”之一。本次校注,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年)南雅堂刻本(简称“南雅堂本”)为底本,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藏清光绪31年乙巳(1905年)文盛堂藏板(简称“文盛堂本”)为主
《医学三字经》为清代医家陈修园所著。全书共分为四卷。卷一、卷二简要介绍了从医学源流至临床内、妇、儿各科三十五种常见病的症状、诊断与治疗等方面的内容,采用三言歌诀的形式书写,附以注释,语言凝练,便于诵读记忆。卷三、卷四载临床常用方一百首,分析各方疗效与配伍,末附脏腑诸说及四诊应用。其小引云:“学医之始,未定先授何书,如人海茫茫,错认半字罗经,便入牛鬼蛇神之域,余所以有《三字经》之刻也。”《医学三字经》是一部较好的启蒙性、普及性医学著作,一经问世,便不胫而走,对后世影响颇大,被尊为启蒙“四小经典”之一。本次校注,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的清嘉庆九年甲子(1804年)南雅堂刻本(简称“南雅堂本”)为底本,以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藏清光绪31年乙巳(1905年)文盛堂藏板(简称“文盛堂本”)为主
陈育智、曹玲主编的《哮喘病患者生活指导(第3版)》示范了如何与医生一起制订一个可行的哮喘管理计划及哮喘管理中的实际操作技能,如怎样使用吸入器、雾化器和峰流速仪等。内容新颖,深入浅出,图文并茂,反映了目前哮喘防治、自我管理、教育及治疗中的一些重要进展。
本书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讲解了流感与流感疫苗接种的知识,流感对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及老年人健康的影响,接种流感疫苗对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健康的保护作用,*接种流感疫苗的国内外相关诊疗指南,医务人员向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流感疫苗的沟通技巧等。希望本书的出版发行能使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了解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预防流感的关键信息,重视向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接种流感疫苗,推动医务人员主动向慢性病患者和老年人*流感疫苗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