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操作分类是医院病案信息加工、检索、汇总、统计的主要工具之一。无论是在医疗、研究、教学、管理,还是在医疗付款方面,手术操作分类与疾病分类具有同等重要作用。 ICD-9-CM-3中文编译包括两部分:类目表和汉语拼音字母顺序索引。类目标题大约90%为治疗性手术,10%为检查和治疗性操作。类目表共分为18章,除章、第5章和8章外,其他章均按解剖系统分类,按编码的大小顺序排列。由于手术操作发展迅速,新的手术层出不穷,ICD-9-CM-3每年均做及时修订,新的一些操作如介入治疗、内镜检查与治疗均收入其中,2011版收集了一些新发展的手术操作,将其编人类目17“其他各类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为便于读者使用,中文编译本将其扩展为第5章,原版各章序号顺延,共18章,《国际疾病分类第九版临床修订本手术与操作:ICD-9-CM-3(2011修订版)》的出版,
《病理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第2版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编著者孙保存。本书为 十二五 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医学院校教材,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本教材在2版基础上,根据近年来病理学5年制本科教学大纲以及教师和学生使用该教材的体会编写而成。
《病理学(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等医学类专业使用第2版)》内容充实、完整,既详述了病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规律,又对病理学的新理论和新进展作了介绍,充分体现本学科目前的学术水平。 本教材特点:1.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对疾病的发病机制、临床病理联系阐述精辟,解释清楚,体现了多学科知识整合。 2.注重实用,联系临床。重点描述有临床意义的病理改变,并与临床表现紧密联系,简化病理变化中纯形态学的描述。部分章节后附有临床病理讨论,以加深医学生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3.与国内同类教材相比,对肿瘤的发病机制、细胞凋亡的调控机制、端粒及端粒酶对老化的影响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更详细的介绍和诠释;淋巴瘤的分类更专业、系统地反映了淋巴瘤研究的新进展;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的编写更精炼并紧贴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