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王强、余承高、邓海英、陈栋梁主编的《医学微生物学助记图表与歌诀/医学助记图表与歌诀丛书》是一部新颖独特的医学基础课参考书。医学微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基础性学科,其内容十分丰富,需要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牢固掌握和记忆这些基本理论知识。本书以歌诀形式进行编写,结合总结性图表,内容简要,富有韵律,朗读上口;图表则提纲挈领,条理分明,便于记忆,可以起到良好的辅助学习效果。
酵母是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 密切的微生物。早在千年之前,人类就开始用它酿酒、发酵面团。在认识到它的“真面目”后,它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被细胞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用于探究生命的奥秘,成为 重要的模式生物之一。酵母还被用于制造拯救生命的药物如胰岛素等,以及生产有助于拯救地球免受 变暖影响的生物燃料。当然,由于某些种类的酵母具有致病性,人类与致病酵母的斗争也贯穿了人类的历史。 作者认为,我们对酵母如何重视都不过分,因为对它的发现和利用深刻地改变了人类历史。本书引人入胜地融合了科学、历史和社会学,探索了人类与酵母之间丰富、奇异且 共生的关系,以生动的叙述,引导读者认识这种既熟悉又陌生的微生物。
本书是7个国家专业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根据微生物菌种资源共性描述规范,对各自保藏的微生物菌种进行标准化整理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该书收集了各类微生物菌种约21000株,它是微生物菌种资源平台建设项目开展2年的阶段性工作成果的具体体现。全书共分“病毒”“衣原体和立克次氏体”“古菌”“细菌”“酵母菌”9部分,主要介绍了菌株的学名、来源、分离源、用途和特性、建议的培养基和培养温度和每个培养基的详细组成成分,以及按保藏中心名称缩写和菌株号编排的索引。该书适于工业、农业、林业、牧业,科研院所、高校、医院、制药、食品、酿造等科研、教育、生产单位利用微生物资源时使用。
多重耐药微生物的不断出现和播散,已成为全球关注的主要健康问题,且成为重要的医疗经济和精神负担。我国是多重耐药微生物的重灾区,加强多重耐药微生物的监测和防治策略研究,是摆在卫生管理部门和医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紧迫任务。本书系统介绍了多重耐药微生物产生的原因、的流行趋势,以及外多重耐药微生物诊治的典型病例和经验,全面阐述了耐药机制、标准的检测和监测方法及检测技术,提出了预防和治疗策略。本书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体现多重耐药微生物的监测、防治进展,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前瞻性和实用性。希望本书能够真正为医务工作者认识多重耐药微生物,并系统监测和规范防治起到指导作用。
本书主要包括绪论,原核微生物形态、结构与功能,真核微生物的结构与功能,病毒和亚病毒,微生物的营养,微生物新陈代谢,微生物的生长,微生物遗传与育种,微生物生态,微生物进化、分类和鉴定,免疫学概论,工业微生物,食品微生物学等内容。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现代微生物的发展方向和新知识。本书还着重介绍了遗传学和免疫学等方面知识。 本书可作为生物科学、生物工程、生物技术以及农学、医学相关学科专业的基础可教材,亦可供从事相关专业工作的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本书严格根据版本综合大学微生物学教材,参考医学、环境、农业和食品专业的微生物学教材,总结作者多年教学经验,归纳总结了各章的重点、难点及目的要求。每章分为五大部分,即名词解释(共800余题)、选择题(共近450题)、填空题(共近700余题)、判断题(共近450题)、问答题(共500余题),章后都附有参考答案;并设有考研疑难100解。本书内容丰富,层次清晰,习题覆盖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是一本新颖、系统、实用的备考书。 本书可作为大学本科学生微生物学课程学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的练习用书,同时对高职(专科)升本入学考试复习、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等也有的参考价值。
细菌之于人类,到底是对手还是盟友?本书为读者讲述了细菌与人类惊人的关系,以及细菌与人类文明发展息息相关的历史。作者安妮马克苏拉克是一位微生物学家,她为读者提供了有力而崭新的视角去看待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细菌。本书中详细讲述了细菌的生物特征、人类对细菌的认识和研究、细菌与人类文化和产业的发展等有趣的知识和历史掌故,既有生物学知识深入浅出的介绍与讲解,又有人类社会文化的扩展与延伸,内容丰富、涉猎广泛,阅读起来轻松愉快,是一本值得收藏的前沿科普图书。
本书以全新的框架和理论系统地论述了食品病原微生物的基本理论、新现病原和发展趋势。全书共分八章,分别对食源性微生物分类、分布,食品内外环境因素与微生物生长的关系,食物传播性微生物的致病性与感染,食物链中的各种人兽共患病病原风险,食物中毒性微生物,食物感染性病原微生物,食物感染性寄生虫,食品病原微生物检验的理论基础等内容做了系统阐述。在病原种类上,特别是新近发现的一些与食品安全相关的病原也做了相关介绍,丰富了食品安全的系统理论。本书采用了大量图片,使读者更能直观地、形象地理解病原的形态特征,便于识别和检验鉴别。 本书适合作为食品安全、预防医学、公共卫生、兽医公共卫生、动物医学、动植物检疫、动物科学、生物技术、环境保护、临床医学、医学检验、野生动物保护等相关专业研究生教材;同时也可
全书分上、下两篇,共十章。章明确了外来有害生物的概念及含义,并概述了外有关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研究的现状及进展;第二章详细分析了山东外来入侵有害生物、引入的潜在危险性外来有害生物、口岸截获的外来有害生物的种类与分布;第三章研究了山东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的各种途径及入侵机制;第四章综述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对山东的危害,建立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经济损失估值方法,并估算了外来有害生物入侵给山东造成的各种经济损失;第五章提出了山东外来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对策和建议;第六至第十章分别对入侵山东的12种有害病原微生物、65种外来有害植物、27种外来有害动物以及山东引入的22种潜在危险性植物、6种潜在危险性动物和山东口岸截获的4种有害病原微生物、52种有害植物、28种有害动物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寄主、危害、传播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