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记述的蛙蛇是泛指性和有尾类动物以及蛇、晰蜴鳄类。 全书共收录蛙、有尾类等两栖类动物14科34属50种,蛇、鳄、蜥蜴等爬行类动物14科38属52种,其中多为国内和国际贸易中常见的种类。以简明的文字和生动的图片,记述各物种的名称、分类地位、保护级别、分布、形态特征和习性等,通过对本书的查阅,可以较快地识别有关物种。该书将为各级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濒危物种和野生动物保护工作提供很好的参考,本书也可以用于科研、教学以及培训、宣传和科普等方面。
本书原著由美国微生物学会出版社(ASM Press)出版,经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的专家翻译为中文。全书首先扼要介绍肠杆菌科研究历史、分类学以及在医学和公共卫生领域的意义,接着依次阐述了各属及模式菌种的相关医学问题,体现了下列特色: 涵盖了肠杆菌科的所有属,除了临床常见和罕见的各属以外,还涉及了植物病原菌; 对各属肠杆菌的医学问题阐述比较到位,一般包括分类学、流行病学、实验室鉴定、发病机理和抗生素敏感性等议题; 介绍了许多鉴别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子方法,比如16S rRNA测序、分子探针等; 附录——肠杆菌科的生化鉴别表,可以帮助微生物学家在属、种的水平上鉴定出某种微生物。 本书是各级疾病预防和控制中心(CDC)以及质检部门的技术人员很好的案头工具书,也可供从事医学微生物的研究人
本书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依据中国、美国、欧盟、WHO等国家、地区和组织的相关要求,参考ISO等有关资料编写本书。内容涵盖洁净室微生物控制的概述、相关法规、洁净室相关微生物、洁净室微生物控制、洁净室验证等制药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书适用于制药行业中希望了解洁净室控制的专业人员。
《螺杆菌先驱者(英、汉)》收集了数10个国家不同学者关于螺杆菌的一手研究资料,详细描述了螺杆菌从1892年以来的发现过程和历史,如意大利病理医生Giulio Bizzozero在1892年首次发现和描述了狗胃黏膜中的螺杆菌;日本的微生物学家Kasai和Kobayashi在1919年发现了猫胃粘膜中的螺杆菌;美国学者Stone Freedberg于1940年观察到了溃疡患者胃活检标本上的螺旋体(Spirochete),但论文发表后却被医学界所否认;澳大利亚学者Adrian Lee于1968年就在洛克菲勒大学成功培养出螺杆菌,然而他当时却没有意识到该细菌属于新的种类,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我国的临床医生在上个世纪70年代就利用痢特灵(呋喃唑)胃溃疡,获得满意疗效,但当时却没有意识到胃部细菌感染的病因学机理,错失幽门螺杆菌导致消化性溃疡这一重大医学发现。
医学笔记系列丛书是魏保生医学复习考试方法--"两点三步法"的集中体现。本着"青春不能没有梦想,生活不能没有乐趣;学习不能没有方法,考试不能没有智慧"的宗旨,从枯燥中寻找趣味,在琐碎中提炼精华,到考
本卷是《中国淡水藻志》绿藻门、双星藻纲、鼓藻目、鼓藻科的第2册,它是根据作者多年所积累的研究成果,并参考外的资料编写而成。全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论述了鼓藻类的研究简史、形态特征、生物学、系统演化和分类系统、地理分布和生态分布,各论部分系统地对我国绿藻门、双星藻纲的鼓藻目鼓藻科中的3属、233种、168个变种和25个变型共计426个分类单位逐一作了全面的、详细的描述,对有的种类进行了简短的分类讨论,其中有72个分类单位是由我国藻类学家首先发现、命名和绘图的,只有10个分类单位是由国外藻类学家采自我国的藻类标本进行研究并首先命名发表的。绘制的精致细胞形态图版70幅,插图3幅,细胞的扫描电镜照片图版6幅。同时列述了目、科、属、种的检索表,以及附有译成英文的目、科、属、种检索表。书末附有中名和拉丁名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学:中医学与现代生物行为学和系统学》是一本旨在网络世界中“再现生命”的科学书籍,主要从系统学、生物行为学、计算机科学、信息化科学和新数学的视角,对生命科学、生物学和医学,包括中医学,进行新描述和新论述,并由此产生一门新的学科,即在网络世界中再现生命或生物体的新学科和新专业。 《网络世界再现生命学:中医学与现代生物行为学和系统学》由中医学理论框架概论、生命科学的现状与困惑、中医学与生命科学发展的新动力、经络系统是生物感受表达的基础网络系统、中医学的新理论基础、网络世界再现生命体系结构概论、生物学方法再现人体运行系统、中医学方法再现人体运行系统、生物世界的行为学概论和网络世界行为学概论等部分组成。《网络世界再现生命学:中医学与现代生物行为学和系统学》提出的现代生
本书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依据中国、美国、欧盟、WHO等国家、地区和组织的相关要求,参考ISO等有关资料编写本书。内容涵盖洁净室微生物控制的概述、相关法规、洁净室相关微生物、洁净室微生物控制、洁净室验证等制药行业重点关注的内容。 本书适用于制药行业中希望了解洁净室控制的专业人员。
本书在初版结构的基础上,跟踪微生物基因组学和相关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及微生物学革命性的变化,并结合作者近年来教学实践中的经验,本着“精简、更新、求全和实用”的原则,对初版内容进行调整、删节和添新。全书仍然为l0章,内容包括微生物学概论、原核生物、微生物和古菌、真菌学、病毒学,以及微生物的生态学、生理学、生化代谢、遗传学和免疫学等。全书中的相关图表作了相应更新。 本书内容丰富、新颖,适合从事与微生物领域相关的广大研究生、教师和科技工作者参考使用。
本书是一部论述由蓝藻产生的一类毒性极强的天然的环肽肝毒素——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在水生动物体内的生物累积及其对人类健康的潜在威胁的专著,作者首先概述了MC的化学结构和性质、稳定性和致毒的分子机制以及动物体内MC的萃取与检测技术,接下来详细地介绍了外有关水生动物(鱼类、软体动物、虾蟹)对MC摄取、清除、生物富集规律的野外和实验研究,然后简述了MC在水生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过程研究以及MC在水生动物体内累积的一般模式,最后就MC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特别是为何人类等哺乳动物比水生动物对MC更加脆弱)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本书可供环境毒理学、食品安全、公共卫生、环境化学、水产、动物生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管理人员、大专院校师生参考。
《图解微生物实验指南》中的实验均用于说明和演示普通微生物学的基本原理,涵盖了微生物学学科概论及其分支。《图解微生物实验指南》的特色在于有很多引人入胜的图片和独立的习题,适合不同大专院校的师生使用。《图解微生物实验指南》分为十一个部分,分别为显微镜技术、细菌形态和染色、基础实验室培养技术、细菌的生化活性、快速多参数检测系统、未知微生物鉴定、影响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因子、环境和食品微生物、精选真核微生物概述、微生物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科学调查。每个实验均包括安全注意事项、实验材料、学习目标、原理、实验步骤,以及提示与警告和复习题,旨在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思考技能。 《图解微生物实验指南》适用于大专院校生命科学领域微生物学专业的师生参考使用。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它是从剑齿象动物群中残存下来的活化石,被视为自然保护的旗舰动物。它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由于栖息环境受到破坏和自身的退化,使它的家庭日渐衰微,为了使其家族繁衍壮大,科研工作者历尽心血,不断探索。 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科研人员通过近20年坚苦卓绝的科学研究。终于攻克了大熊猫繁殖领域里的“配种难、受孕难、幼仔存活难”难关,1991年至今已成功繁殖了大熊猫36胎、56仔、成活44仔,创造了大熊猫繁育史上的多项奇迹;为大熊猫的保护和科研作出了突出贡献。 本书对大熊猫的历史与现状、饲养管理、营养供给、发情配种、妊娠分娩、人工育幼、疾病防治、野外放归等方面都做了系统详尽的论述。它对充分发挥圈养大熊猫的繁殖潜力、提高初生幼兽和亚成体的